周芳
一、滲透實驗在教材中的作用
滲透實驗,是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滲透現(xiàn)象進而認識半透膜的作用,理解滲透作用的概念及其發(fā)生的條件,為講述細胞的吸水和失水打好基礎(chǔ),本節(jié)內(nèi)容無論是在醫(yī)用化學教材或是中學生物教材中即是重點又是難點。
二、滲透實驗設(shè)計的背景和思路
學生沒有感性認識,使知識較為抽象。我又找來高中生物課本,第一冊第四章細胞的輸入和輸出,第一節(jié)物質(zhì)跨膜運輸?shù)膶嵗0凑照n本中實驗去做,即如圖所示在一個長頸漏斗的漏斗口外密封上一層玻璃紙,往漏斗內(nèi)往入蔗糖溶液,然后將漏斗浸入盛有清水的燒杯中,使漏斗管內(nèi)外的液面高度相等。過一段時間后,會出現(xiàn)如左圖所示現(xiàn)象。
按上述實驗操作復雜如滴管往球型漏斗加液體困難。玻璃紙不易固定在長頸漏斗上,易漏水。由于球型漏斗內(nèi)液體受到向下的重力。所以實驗時間長,現(xiàn)象不明顯,成功率低。后來我又查了很多資料,看了很多改進的滲透實驗,如半透膜用雞蛋膜代替,但雞蛋膜易破。用動物腸衣代替,動物腸衣較厚。實驗現(xiàn)象也不明顯,并且沒有滲透壓的實驗。針對上述現(xiàn)象,我用生活中廢舊用品設(shè)計了一個微型實驗裝置,可同時完成滲透及滲透壓實驗,現(xiàn)象明顯,成功率高。
一、實驗用品
1、眼藥水瓶(1個)
2、1ml的注射器(1支)
3、塑料杯子(1個)
4、乳膠管(1節(jié))
5、橡皮筋
6、魚鰾(1個)
7、食鹽水(0.3g/ml)
8、紅墨水
二、實驗裝置圖如下所示
三、實驗過程
1、先在眼藥水瓶身處剪一小方口,然后用魚鰾從瓶底包住至瓶口,并在瓶頸處用橡皮筋扎緊。
2、在注射器的尾部剪一小口,并把活塞拉到小口處,注射器頭部用膠管與藥瓶蓋管口相連接。
3、打開瓶蓋放入滴有紅墨水的食鹽水接近瓶口處,然后蓋上注射器瓶蓋,把安裝好的眼藥水瓶放入盛清水的小杯子中,注意杯中水的液面與眼藥水管口鹽水液面相平衡。
4、當水柱升到0.1刻度時,記下時間,3min后可觀察到注射管內(nèi),水柱上升約0.2ml,隨時間延長注射管內(nèi)液體逐漸上升,5min上升到0.25ml,10min約上升到0.4ml,15min上升到0.52ml,并可記錄下每分鐘水柱上升的體積,滲透現(xiàn)象十分明顯。
5、當注射器的水柱上升到一定高度時(假設(shè)水柱不在上升時),輕輕推注射器活塞,可以看到水柱逐漸下降,當水柱下降到與杯子液面相平衡時,停止推動,這個壓力就是滲透壓。
四、實驗原理
滲透實驗:由于眼藥水瓶中溶液的滲透濃度高于杯子中水的滲透濃度,水就會通過魚鰾(半透膜),進入眼藥水瓶中,即溶液中的溶劑(水分子)從低濃度一側(cè)透過半透膜進入高溶液一側(cè),使眼藥水瓶中液體上升。
滲透壓實驗:當推動注射器活塞時,增大壓強,使注射器內(nèi)的大氣壓大于外部的大氣壓,注射器內(nèi)的液體,從眼藥水瓶中排到了塑料杯中。
五、實驗創(chuàng)新點
1、實驗所需的用品是眼藥水瓶、小型注射器、魚鰾、橡皮筋、紅墨水、小杯子,簡單、易找、不易碎、易安裝。
2、眼藥水瓶從側(cè)邊開口,不是瓶底,減小向下的重力,可加快滲透速度。
3、從眼藥水瓶口加入食鹽水,避免用滴管加入食鹽水麻煩。
4、用食鹽代替蔗糖,可增加滲透濃度,加快滲透速度。
5、取下注射器活塞,可用于生物滲透實驗。加上注射器活塞,可同時完成無機化學中滲透及滲透壓實驗。
6、滲透實驗不僅可以定性還可以定量,測出液體隨時間上升的體積。
7、直觀呈現(xiàn)滲透壓的實驗,并可進行滲透壓的計算。
8、實驗微型,藥品用量少,操作簡單。
9、實驗時間短,5分鐘就可看到明顯現(xiàn)象,成功率高。
10、利用該裝置可進一步研究滲透壓與不同溶液、不同濃度、不同溫度的關(guān)系(即進行不同條件下,滲透實驗的定量測定)
11、本實驗既適于教師演示實驗,也適于學生實驗。
12、本實驗既適于醫(yī)藥化學課、無機化學課,也適于中學生物課。應用范圍廣,實用性強,有推廣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