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娟 吳志會 解文強 周廷斌 彭學文
(唐山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河北唐山063001)
香菇是近年來栽培量最大的食用菌之一。僅河北遵化2018年的栽培量就達3.2億棒。出菇結束后產生大量的菌糠,菌糠一般隨意堆放在路邊或焚燒,造成環(huán)境污染,不符合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標準,并且香菇菌糠內還含有豐富的粗蛋白、粗脂肪、灰分、磷等營養(yǎng)成分。如何充分利用香菇菌糠,變廢為寶,成為重中之重。利用香菇菌糠加棉柴等輔料栽培平菇既降低平菇生產成本,又能延長產業(yè)鏈,增加其附加值。筆者經過幾年的試驗,總結摸索出一套香菇菌糠加棉柴栽培平菇的高產配套栽培技術?,F將該技術介紹如下[1-3]。
栽培季節(jié)宜選擇在秋季或冬季,平菇菌株應抗病強、適應性廣、高產,通過菌株篩選試驗,蘇妍1號、4195等平菇菌株,表現好,不僅產量高,而且抗細菌性褐斑病。
香菇菌糠應無雜菌、無蟲害,且提前粉碎,晾干備用。所添加的棉柴等輔料也應新鮮、無霉變。
配方1:香菇菌糠50%,棉柴37%,麩皮10%,生石灰3%;配方2:香菇菌糠45%,棉柴45%,麩皮4%,玉米粉3%,生石灰3%。
輔料麩皮和石灰預先混勻,再拌入主料。加水,以培養(yǎng)料含水量60%~70%為宜。
將拌好的料堆成寬1.6~2.1 m,高1.2~1.5 m,長度不限的料堆,料堆走向以南北方向為好。堆好以后在料堆正上方打2排通氣孔,要求用直徑4~6 cm的木棍或鐵棍打孔,孔間距0.8 m左右。建好堆后覆蓋透氣的草簾,即保濕又保溫。待料溫達到60℃時開始計時,維持12 h,即可翻堆,翻堆時將里面的料徹底翻到外面,上面的料翻到下面。一般翻2~3次,發(fā)酵時間以5~7 d為宜。料發(fā)酵好后,手握成團,落地能散,并有料香味,pH在7.0~9.0為宜。
選用22 cm×45 cm的折角塑料袋,采用裝袋窩口一體機裝袋,枝條菌種中心軸接種,腈綸棉封口。該方法可顯著提高裝袋和接種效率,降低勞動強度,同時減少發(fā)菌時間,裝袋成功率達99.9%。
菌棒裝好后放入提前消毒、防蟲的發(fā)菌室,發(fā)菌室要求通風避光,溫度維持在15~25℃,空氣相對濕度在65%~75%。菌棒應合理擺放,氣溫高時可單層擺放,或“井”字擺放。發(fā)菌期間應盡量保持黑暗環(huán)境,接種7 d左右菌棒料溫會升高,當料溫超過30℃時就應進行倒袋處理,防止燒菌。整個發(fā)菌期都應嚴格注意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檢出污染菌棒。一般20 d左右菌絲即可長滿菌袋,長滿后再放置7 d即可進行出菇管理。
菇房提前消毒,用硫黃或甲醛熏蒸。采用泥墻式、墻式和層架式擺放出菇為好。將長滿的菌棒在菇房或溫室大棚中擺好,泥墻式和墻式一般擺放5~7個菌棒高,行距1 m。采用割口出菇,待菌棒菌絲達到生理成熟時,在菌棒肩部一端或兩端劃2~3個3~4 cm口,劃口只需要劃破菌棒塑料袋即可。該優(yōu)點是出菇朵型小、品質好,有利于菌棒保濕,產量高。
保證菇棚內空氣清新,每天通風2~3次。溫度保持10~25℃,并保持適宜的散射光照。待菇蕾出現時,保持空氣相對濕度85%~95%,約4~5 d即可采收第一潮菇。
子實體生長期間菇棚內空氣相對濕度應在85%~95%,適當通風,當子實體六至八分熟、菌蓋邊緣外展,孢子尚未彈射時及時采收。采收時手握菇柄下半部用力擰下整朵子實體,采收后,及時清理料面病菇、菇根和死菇,再繼續(xù)培養(yǎng)菌絲2~3 d,3~4 d后又開始進入下一潮出菇管理,一般可出4~5潮。
食用菌病蟲害的防治主要以農業(yè)防治為主,通過培養(yǎng)料的選擇、抗病品種選擇、栽培管理、栽培場所的選擇等創(chuàng)造有利于平菇生長的環(huán)境,抑制或降低病蟲害的發(fā)生。
培養(yǎng)料要選擇優(yōu)質原輔料,出菇場地遠離畜禽圈舍、生活垃圾堆放場等病蟲害源區(qū),并且避開熱電廠、造紙廠等“三廢”污染源1000 m以上;使用無污染的水源,防止水傳播病害,并且要科學用水,盡量采用微噴代替噴灌,霧化效果好,利于保濕,節(jié)約用水;栽培管理從發(fā)菌期抓起,按時翻堆倒垛,及時挑選出污染菌棒,保證菌絲健壯生長;菌棒長滿后及時劃口出菇,出菇期要嚴格按照科學的方法進行管理,每天及時揭、放草簾,給予菌棒足夠的散射光,按照平菇的生長發(fā)育需要增減水的用量,避免菇體上長時間存水;調整溫度,在適宜的溫度范圍內出菇。子實體成熟后及時采摘。
利用化學藥劑預防和殺滅病蟲的方法叫化學防治。但由于平菇從現蕾到采收時間短,因此化學防治只作為一種輔助防治方法。應選用殘效期短,使用對人、畜均無害的農藥。出現病菇要及時清除,減少水的用量,降低空氣相對濕度,并用漂白粉或石灰對全棚進行消毒殺菌。
生物防治包括以菌治菌、以菌治蟲和以蟲治蟲。例如防治細菌性褐斑病可以用100-200 mg/kg農用鏈霉素進行噴施。利用蘇云金桿菌制劑防治蚊蠅、螨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