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智韻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武漢 430074)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環(huán)境下,隨著國家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很多的村灣消失了,而隨著農村一并消失的還有當?shù)氐奶厣袼谆曀?,將傳統(tǒng)民俗文化的過程以信息可視化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可以方便人們理解記憶,讓人們記住鄉(xiāng)愁,可以更好地傳播與傳承我國優(yōu)秀的民俗文化。
湖北黃陂地區(qū)農村的元宵節(jié) “僵獅子”活動是當?shù)貍鹘y(tǒng)特色民俗文化活動,以藝術化的表現(xiàn)手法,將簡潔有效的信息以最利于人們接受和記憶的創(chuàng)意圖形畫面表達出來,讓人們通過直觀的視覺了解這個本土的有意思的習俗,了解一個傳統(tǒng)習俗活動的背后從開始到結束到底是怎樣一個過程,以及里面所承載的文化內涵,同時這也是促進地區(qū)特色習俗文化傳播的有益嘗試。
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化、網絡化社會,信息傳播極其快捷,信息不僅僅是我們所說的言語文字、數(shù)字,還包括生活中的各種活動,比如地方民俗活動的信息,這些并沒有固定的記錄,只是在固定的時段、固定的人群中出現(xiàn),沒有記錄,不便于傳播。特格拉姆這位英國設計師最先提出“信息設計”概念,信息設計不同于一般的平面設計,這種設計要適合于現(xiàn)代信息傳播方式,需要有計算機圖形學、圖形處理技術等?!霸O計信息”是變被動信息傳播為主動信息傳播,其優(yōu)勢是以藝術的手段,將所觀察收集的材料,通過立意設計使之成為具有藝術性的一些載體,如視頻、物件、用品等,同時增加交互性等。這種通過視覺傳達抽象的信息或人們的思想活動內容的方式,便于流傳,能豐富我們認知生活的途徑。
將信息可視化還需要探討一些實際存在的問題。
1.受眾的經驗認知。在接受可視化的信息時,受眾都是帶有自身經驗去理解的,不同的生活經驗和文化背景都會帶給受眾對信息的不一樣的認知。
2.情緒與心態(tài)。在接收信息時,受眾者當時的情緒與心態(tài)也會影響到對信息的理解,這是一種主觀體驗。
3.文化期待。受眾看待問題總是會帶著自身的文化背景身份去理解,將一個圖形符號用自身的文化意義去解讀。
信息可視化作為一門剛剛發(fā)展的學科越來越受到關注,作為一門信息展示技術,有著輔助人類感知的功能,并且有著巨大的商業(yè)潛力,需要尋找好的途徑與載體、題材內容方便推廣與傳播,實施民俗文化信息可視化可以有所作為。
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qū)鬧元宵“僵獅子”民俗屬于獅子燈的一種,據(jù)《舊唐書》中記載獅子燈興于漢代,至唐代流行宮廷獅子舞,在歷史的長期發(fā)展中這種舞獅文化已經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系統(tǒng)。通過僵獅子活動人們表達祈望和平、幸福安康、國家繁榮穩(wěn)定富強;通過祈?;顒樱梢詭椭约好鎸ξ磥淼牟豢芍?,增加節(jié)日喜氣氣氛和增進人與人之間感情。
僵獅子這一民俗活動,按風俗習慣有規(guī)定的流程,首先是組織制作獅子燈,其次起燈(一般是正月十三上午,大的村子可以提前),第三是由輪值頭人宴請村民共慶,最后是獅子燈在鑼鼓樂器演奏、煙花爆竹聲中去每家每戶送祝福,場面熱烈歡樂,每一家每一戶在敬神跳獅時特別重視,大家認為這個直接關系到全家的福壽、安寧和收成,喊彩詞因戶主不同而變,貼切地表達出每一家的需求與盼望,促進了村戶和諧。在婁子匡的《新年風俗志》里就有描繪這一場景“元宵各村都有燈會,家家戶戶必須擺設香案,老人整衣戴冠分立在香案左右,祝福著吉利的言詞,挨家挨戶行去,然后鳴鞭炮,炮沒有完,舞不能止,熙熙攘攘的好像人和神都歡樂無窮了”。最后是送燈活動,是活動的高潮。
“僵獅子”是湖北的地方漢族民俗文化活動,主要流行在武漢黃陂及孝感市一帶,方言稱為“僵獅子”,書面稱呼“將軍和獅子”,別稱“將軍獅子”。是一種元宵節(jié)期間用于祭祀的具有祈福意義的活動,是每年元宵民俗文化活動的重要內容。每年的正月十三,黃陂區(qū)一帶的農村以村灣為單位就開始“啟燈”,于是僵獅子就活躍起來,村戶居民爭先恐后回到家鄉(xiāng),準備迎接獅子送來的祝福與祈愿,熱鬧賽過春節(jié),有句俗語“正月半大于年”,當?shù)氐娜藗兎浅V匾曉?jié)的獅子燈民俗活動。
作者想通過僵獅子活動可視化的流程圖,希望觀看后的人們可以了解到這個神秘又獨特的活動,讓大家知道黃陂地區(qū)還保留有這樣一種獨特的習俗,能夠了解這個活動中的時間地點、出現(xiàn)的人物以及各種用具的功能用途,最重要的是能夠了解到蘊含其中的祈福文化內涵。
1.做好調研準備工作。作者深入現(xiàn)場跟蹤記錄重要場景活動,并采訪參與活動人員的具體工作準備細節(jié)。對很多村灣進行了記錄活動,每個村灣的活動還具有各自的特色,這樣綜合調查的結果會更全面,更具普遍性。運用藝術設計手法,將黃陂這個僵獅子活動做成便于理解的圖片形式,有利于閱讀與傳播。
2.確定設計內容。一個好的設計表達就是要刪繁就簡,挑選出最核心最重要的內容,按時間順序選取前期準備、起燈、玩燈和送燈,能完整展示民俗文化活動流程。
3.確定設計風格。所有的組成流程圖的人物圖與用具圖都用簡潔清楚的偏扁平風格的大色塊繪制,用簡潔的圖形結合傳統(tǒng)的特色,顏色采用活動中出現(xiàn)頻率最高并最能體現(xiàn)活動特點和傳統(tǒng)意味的黃色、紅色、紫色和綠色等。
4.確定設計中具體的重要人物以及用具。重要人物和用具的選擇,是根據(jù)活動內容來決定的,挑選在重要場景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的人物和用具進行圖形再創(chuàng)意。最終選定的人物有馬角、唱彩人、花燈童、大刀神棍,用具有大鼓小鼓、大鑼小鑼、大小鋏子、花燈、獅子頭、大小香案、土地廟等。
5.確定具體的場景流程。整個“僵獅子”活動按時間順序從開始到結束簡單劃分的話可以分為四個大部分:第一是前期策劃準備,制作獅子燈與花童的花燈;第二是啟燈儀式,正式完成獅子燈制作;第三是玩燈,晚上花燈童們先為獅子引路,獅子隊伍跳著激烈的舞姿依次進入每家每戶進行祈?;顒樱蛔詈笫撬蜔?,所有祈?;顒咏Y束,全村人和獅子隊伍最后再次繞行村子一圈進行送燈儀式。
從人物與用具的角度來說,設計并繪制這些單個圖形時沒有選擇寫實的風格,主要是因為整個流程圖注重的是傳達這個活動的過程,而不是側重于單個人物或用具的細致描繪,并且復雜的圖形組合在一張流程圖上也不符合視覺美觀要求,顯得復雜擁擠。所以在單個圖形的設計上采用的是偏扁平風格的大色塊形式,在線條和造型上選擇圓潤偏可愛的風格,將其中的傳統(tǒng)中國元素與平面圖形設計進行創(chuàng)新融合,尋找到兩者的契合點。如其中的主要元素花燈,從實物花燈中提取最明顯的特征,再加上后期的再設計形成一個完整的花燈平面形象,在花燈的剪紙貼花上,運用了荊楚文化最具代表的圖騰之一的鳳凰形象進行設計,而花燈周圍復雜的吊花簡化為簡單的四瓣花圖形,使畫面看起來更協(xié)調。
從顏色的選取上來說,在設計稿中運用到的黃色、綠色、紫色還有紅色等均是從活動人物和用具中最常用的顏色里面挑出來的,這幾種顏色也是在中國傳統(tǒng)顏色中經常運用到的顏色。
相關的人物及活動流程設計,人物有頭人、舉旗手、將獅子成員、馬角、說彩人、鑼鼓人、花燈童、看燈人等,用具有獅子、旗子、花燈、大鼓、大鑼、大鋏子(簡稱:金鈸)、香案、煙花炮竹等。
1.擺盤設計
將僵獅子活動中最具識別性的獅子和花燈以擺盤的形式做出來,營造豐富的視覺效果。擺盤當成裝飾擺放在柜子上或者桌子上也是一種特色,彰顯出民俗文化特色,傳播傳承優(yōu)秀民俗文化。
2.抱枕
設計將僵獅子活動中最具特色的兩個物品,一個是獅子頭還有一個是花燈,用抱枕的形式做出來,能夠讓這種文化進入到普通日常生活中,變成可以經常接觸到的物品,將之普及化。
3.匙扣設計
鑰匙扣也是在日常生活中會用到的物品,設計的單個人物與用具也非常適合做成小型的鑰匙扣。因為圖形顏色不復雜,運用的都是大色塊,縮小以后不影響觀看效果,并且小圖會顯得可愛一些。
本人深入文化活動現(xiàn)場,體驗活動的過程,查閱資料,嘗試了多次草圖后確定合適的風格,運用平面設計理論,創(chuàng)新設計理念,傳播傳承舞獅子這個傳統(tǒng)民俗文化活動。中國是個多民族國家,民俗文化豐富,需要發(fā)掘,更需要好的傳承方式,可視化平面設計這種形式傳承自身民族文化,增強文化自信,豐富文化生活,豐富產品設計素材,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