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艷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民族大學附屬民大醫(yī)院,湖北 恩施 445000)
陰道炎是婦科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此疾病在女性疾病中具有較高發(fā)病率,其臨床表現(xiàn)主要為性交痛、白帶異常、陰部異味及陰道瘙癢等,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1]。婦科陰道炎的主要致病機理有支原體、滴蟲、霉菌及細菌等感染所導致的病變,多數(shù)情況下是由個人衛(wèi)生不佳、同房衛(wèi)生較差及交叉感染引起,目前,臨床對于此疾病的治療方法主要為藥物治療,如:外用藥物與口服抗菌藥物等,但為了達到更理想的治療效果,還需為患者提供更優(yōu)質(zhì)的護理服務[2]。因此,本文就此分析對婦科陰道炎患者實施健康教育護理干預的價值,如下。
隨機選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婦科陰道炎患者14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干預)與觀察組(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各70例。其中,對照組年齡22~48歲,平均年齡(31.7±3.4)歲,病程3個月~4年,平均病程(1.6±0.3)年;觀察組年齡21~50歲,平均年齡(31.5±3.5)歲,病程4個月~4年,平均病程(1.5±0.6)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如:指導用藥、日常護理等。觀察組實施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包括:①心理護理:積極主動與患者溝通,時刻注意患者的心理變化,加以正確引導,并且對患者提出的問題耐心解答,以易于理解的方式解釋治療方法、檢查目的、預期效果及注意事項,并有針對性地說服和鼓勵她們引入成功的醫(yī)療記錄,從而提高患者治療信心與依從性,消除不良情緒,同時需注意保護患者的隱私,以建立良好護患關系,使患者更積極地配合治療與護理。②衛(wèi)生護理:積極主動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使患者充分了解疾病的相關知識,并重點講解保持個人衛(wèi)生的重要性。告知患者需勤換內(nèi)褲,以每日更換一次為宜,在清洗內(nèi)衣褲前需使用開水浸泡30 min后再使用肥皂清洗。另外,指導患者避免在公共場所沐浴,以防止交叉感染,同時在外陰存在瘙癢情況時,嚴禁用手直接抓撓止癢,以避免黏膜破損。③用藥指導:向患者耐心講解所用藥物的用藥劑量、作用機制及注意事項,并說明可能存在的不良反應及應對方法。④飲食指導:指導患者多食用新鮮水果、蔬菜、高蛋白及高維生素食物,嚴禁食用辛辣、刺激及生冷食物,可根據(jù)自身狀況進行制定合理的飲食方案,以提高抵抗力。
對比兩組的護理效果,評定標準:顯效:患者的各項臨床癥狀(白帶異常、陰道瘙癢及陰部異味等)均完全消失;有效:患者的各項臨床癥狀均得到明顯改善;無效:患者的各項臨床癥狀均無變化甚至惡化。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n),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護理總有效率為95.71%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4.2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護理效果對比(n,%)
如今,臨床對于婦科陰道炎一般采取口服抗菌藥物加用外用栓劑及清洗等治療方法,雖可取得一定的治療成果,但仍達不到理想的治療,且在治愈后還存在較高的復發(fā)率[3]。本文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的護理總有效率為95.71%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4.2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健康教育具有明顯提高護理總有效率的作用,與上文所述基本一致。這是由于健康教育可通過心理護理提高患者的治療信心與依從性,從而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使患者更積極地配合治療與護理;通過衛(wèi)生護理可有效避免交叉感染并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通過用藥指導以確?;颊哒_使用藥物,同時使療效得到保障;通過飲食指導可提高患者抵抗力,從而促進其快速康復。
綜上所述,對于婦科陰道炎患者而言,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具有積極影響作用,值得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