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明
“風婆婆,送風來,送東風,桃花開,送北風,雪花飛……”冬姑娘在風婆婆的陪伴下就這樣拖著長長的白裙子,悄悄地來到了我們身邊。天寒地凍,她為大地蓋上了一層厚厚的棉被,給小樹們也穿上了潔白的睡衣。雪精靈輕盈地走入了他們甜美的夢鄉(xiāng),一切都沉靜下來了。雪姑娘帶走了詩人筆下的青山綠水,也帶走了萬物的勃勃生機,那么古代的詩人是不是就因此缺少了創(chuàng)作素材呢?是不是就無從下筆了呢?
其實并不然,詩人都擁有著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他們和我們一樣,也愛這雪花彌漫,寂靜而又祥和的雪景。因此冬天對于他們來說,正是搞藝術的好時候呢!
早在南北朝時期,文人劉義慶在《詠雪》一文中就寫到“未若柳絮因風起”,文中一個機智的小女孩說,不如把紛紛而下的白雪比作柳絮滿天飛舞。
同時,對于“詩仙”李白來說,雖然不能在寒冬舞劍了,但冬季的嚴寒根本無法阻擋他的浪漫,所以就有了他《冬日歸舊山》中的“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的問世。李白返回匡山時心情急切,爬滿青藤的山間小路,依然充滿生機,萬點雪峰,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
唐代詩人岑參也不甘示弱,《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將美麗的雪景寫到了極致。雪花飄落樹枝上,像一夜之間春風忽然吹來,千萬棵梨樹上,梨花競相開放。眼前景色,不似春光,卻勝似春光。
明朝文人張岱將眼前所見景物聯(lián)系到了一起。湖面上冰花周圍彌漫著白汽,天與云與山與水,渾然一體,白茫茫一片。于是就有了《湖心亭看雪》文中的“霧凇沆碭(hàng dàng),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冬季雖然寒冷,但依然擋不住調(diào)皮的孩子們出行游玩的腳步。孩子們可以堆雪人、打雪仗、看冰燈……那古人們在冬天除了圍著火爐飲酒會友、躲避嚴寒,還能做些什么呢?其實,江邊垂釣就是當時的娛樂項目之一,唐代柳宗元的《江雪》就寫到“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漁翁披著蓑衣戴著斗笠駕著一葉扁舟,獨自在江邊靜靜垂釣,享受冬日里獨處的清歡。除此之外,他們還進行一些冰上活動,取名為冰嬉。最受歡迎的莫過于滑冰,滑冰當然要穿滑冰鞋,那他們的滑冰鞋是怎樣的呢?相傳古時候滑冰穿的鞋叫作跑冰鞋,就是在一塊木板底部固定鐵條或鐵片,再將木板扎緊綁在鞋上。有了這樣的裝備,古人們就可以在冰上歡快地玩耍了。
冬季的寒冷讓它看似有些漫長,可是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伴隨著時間的腳步,新的一年即將向我們敞開大門。小樹又增加了一圈年輪,父母們的眼角又增添了一絲皺紋,小讀者們也即將年長一歲。這個冬天希望你們帶著愛與希望,在冬姑娘的懷抱中,快樂地成長、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