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在接"/>
于海娜 吳瑛琦 米長亮
【摘要】目的 探究通過治療內分泌輔助治療ER(-)PR(+)乳腺癌的臨床效果。方法 隨機挑選2016年4月~2018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156乳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通過免疫組化法對患者的ER、PR進行測定。將所有患者分成兩組,其中甲組為ER(-)PR(+)患者,乙組為ER(+)PR(+)患者,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分析。結果 甲組的淋巴結轉移數(shù)高于乙組,腫塊大于乙組,分期也晚于乙組。在接受內分泌治療前,甲組和乙組患者的生存情況無明顯差異(P>0.05);在接受內分泌治療后,兩組患者的生存情況均有明顯的提升,乙組的實際臨床效果優(yōu)于甲組,兩組數(shù)據(jù)存在差異性,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內分泌治療在ER(-)PR(+)乳腺癌患者的輔助治療中效果明顯不及ER(+)PR(+)患者的治療效果,臨床價值較低。
【關鍵詞】內分泌;ER(-)PR(+);ER(+)PR(+);乳腺癌治療
【中圖分類號】R737.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33..01
臨床上可以通過對雌激素受體(ER)和孕激素受體(PR)的檢測,得出腫瘤細胞內激素受體含量的水平,從而提示乳腺癌的預后信息和指導內分泌治療。如果乳腺腫瘤組織仍表達這兩類受體,表明該腫瘤細胞仍受內分泌調節(jié),仍可采取內分泌治療。嚴重程度要根據(jù)病情分期來決定,如果是早期乳腺癌,術后再加上合理的后續(xù)治療,一般治愈率比較高[1]。在本文中,通過對比兩組患者在接受內分泌治療前后的生存情況,探討內分泌治療對于ER(-)PR(+)患者和ER(+)PR(+)患者的臨床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資料
選中2016年4月~2018年8月在我院進行乳腺癌治療的患者156例。按乳腺癌類型分成甲組和乙組,甲組為ER(-)PR(+)患者,乙組為ER(+)PR(+)患者,兩組患者均通過免疫組化法對ER和PR進行測定。156例患者的年齡在25~8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8歲,腫塊中位大小為29 cm左右,相關數(shù)據(jù)經(jīng)過嚴格測定。在ER(-)PR(+)患者中年輕患者較多,且ER(-)PR(+)患者具有較多的淋巴結轉移數(shù),較大的腫塊,比ER(+)R(+)患者病情更為嚴重。在接受乳腺癌手術八個月后,對患者進行內分泌輔助治療(ATM3-5年),并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
1.2? 判定激素受體的性質
激素受體可分成兩類(陰性和陽性),ER和PR的資料和檢測結果都要經(jīng)過主治醫(yī)師進行復核,確保與初步診斷結果的一致性。采用免疫組化法在同一測定標準下對156例患者的激素受體進行測定,內容如下:細胞核呈現(xiàn)棕色,并且含有大于10%的該細胞,結果為陽性[2]。
1.3? 回訪
可通過微信、電話等聯(lián)系方式對患者進行訪問,一年以內的訪問率為95%,兩年以內的訪問率為65%,超過五年的訪問率為36%。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對相關數(shù)據(jù)采用x2檢驗,通過SPSS 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當不滿足x2時,采用Fishers法進行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兩組患者進行內分泌治療時的臨床癥狀
對兩組患者進行內分泌輔助治療都會有一定的臨床效果,但要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和生存情況的變化,需要對比接受內分泌輔助治療的患者和不接受內分泌輔助治療的患者的具體情況。對于不接受內分泌治療的患者,甲組患者生存率為79%,乙組患者生存率為84%,兩組患者無明顯差異(P>0.05)。接受內分泌治療的患者,兩組患者的生存情況均改善,其中甲組患者的生存率為81%,乙組患者的生存率為92%,甲組的改善情況不如乙組,因此內分泌治療在ER(+)PR(+)乳腺癌患者的輔助治療中有更明顯的效果,ER(-)PR(+)患者效果較低。
3 討 論
ER(-)PR(+)和ER(+)PR(+)是乳腺癌的免疫組化結果,ER、PR:正常乳腺上皮細胞內存在ER、PR。當細胞發(fā)生癌變時,ER和PR出現(xiàn)部分和全部缺失。如果細胞仍保留ER和(或)PR,則該乳腺癌細胞的生長和增殖仍然受內分泌的調控,稱為激素依賴性乳腺癌,可以做內分泌治療。PR狀態(tài)補充了ER預測的乳腺癌輔助內分泌治療有少數(shù)的患者為ER(-)PR(+),這說明了ER對于PR 的表達有激活作用[3]。ER可作為輔助內分泌治療的指標,但對于腫瘤的影響還沒有定論。在本研究中,對于接受內分泌治療和不接受內分泌治療的患者來說,都有著一定的臨床效果,但是內分泌治療輔助治療ER(+)PR(+)乳腺癌有明顯的改善效果,因此內分泌治療在ER(-)PR(+)乳腺癌患者輔助治療中具有較低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劉曉芳.乳腺癌化療患者輔助火針治療對ER和PR的影響觀察[J].現(xiàn)代醫(y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18(9):181-181.
[2] 王光輝,唐亞楠,陳? ?楠,等.新輔助化療對乳腺癌患者ER、PR、HER-2及Ki67表達的影響[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8,39(4):542-545.
[3] 秦雪云.乳腺癌新輔助化療前后分子標記物與療效的影響因素[J].海峽藥學,2018(1):105-106.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