瑚洋 劉義國 常紅亮
摘要:針對某型飛機風擋玻璃加溫系統(tǒng)飛行過程中出現(xiàn)的故障,結合系統(tǒng)工作原理分析可能引發(fā)故障的原因,并進行相應的排查工作,最終進行了問題定位和排故總結。
關鍵詞:風擋加溫;故障分析;維修
中圖分類號:V2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9)11-0212-03
0 引言
為了保證飛行員關鍵視野區(qū)清晰,軍民用飛機都安裝有風擋加溫裝置。據統(tǒng)計,飛機風擋加溫系統(tǒng)的故障并不少見,而飛機風擋的結冰結霧,對飛行安全,特別是著陸時的安全危害很大,甚至會影響飛行員的判斷和操作,造成嚴重的飛行事故和安全隱患[1-3]。
1 故障現(xiàn)象
某型飛機飛行過程中,機組人員報告右前風擋玻璃內表面溫度偏低,與左前風擋相比差異較大,而CAS(機組告警系統(tǒng))上無相關告警信息。停機后地面測試,左/右前風擋內表面溫度一致,判斷為偶發(fā)故障再次飛行,該故障重新出現(xiàn)。
2 系統(tǒng)原理
飛機風擋加溫系統(tǒng)由加溫控制器、控制面板、玻璃內嵌的加熱元件、Pt1000溫度傳感器以及供電和控制線路組成。系統(tǒng)分為左右兩個完全相同且獨立的子系統(tǒng),分別為相應側的風擋玻璃加熱。如圖1所示,駕駛員根據需求選擇溫控開關的檔位,加熱元件通電后使玻璃溫度升高,從而防止前風擋外表面結冰,并消除前風擋、通風窗與側風擋內表面的水霧。
加溫控制器具有自檢測功能,用于控制玻璃溫度和系統(tǒng)故障隔離。系統(tǒng)工作過程中,控制器對溫度傳感器和加熱元件的工作狀態(tài)持續(xù)監(jiān)控,一旦出現(xiàn)故障,即發(fā)送故障信息至CAS。風擋具有強、弱兩檔不同的能量調節(jié)水平,每塊玻璃內嵌3個溫度傳感器,分別用于溫度控制、過熱監(jiān)控和備份。當加溫控制器監(jiān)控到無輸入電壓、傳感器短路或斷路、風擋超溫(≥60℃)、錯誤的電流閥值等情況時會切斷電源,同時CAS上會出現(xiàn)風擋加溫失效的故障信息。
3 故障原因分析
通過對風擋加溫系統(tǒng)的構型和原理進行分析,造成風擋空中“低溫”且CAS(機組告警系統(tǒng))無告警的故障原因有以下幾種,具體分析邏輯框如圖2所示。
4 故障排查
由于該故障在空中發(fā)生,地面測試時沒有復現(xiàn),因此不能通過對調左/右加溫控制器來簡化排故過程,需針對每一項故障原因逐一分析排查。
4.1 溫度傳感器故障
如果右前風擋內嵌溫度傳感器發(fā)生漂移,但并未達到超溫告警值60℃,可能導致采集溫度值比實際溫度值偏高,進而導致加溫控制器對右前風擋的實際控制溫度低于目標值32℃,玻璃內表面溫度偏低。對溫度傳感器阻值進行測量,環(huán)境溫度約27℃時,3個溫度傳感器的阻值分別為1105Ω(27.0℃)、1108Ω(27.8℃)和1110Ω(28.3℃),結果均在正常范圍內,排除了故障原因A。
4.2 加熱元件故障
玻璃內嵌的加熱元件阻值增大會導致回路電流減小,玻璃加溫功率降低,從而使風擋內表面溫度低于正常值。對右前風擋加溫元件極間電阻進行測量,結果均在合理的范圍內,排除了故障原因C。
4.3 加溫控制器故障
(1)如果加溫控制器的溫度采集模塊故障,即控制器采集溫度高于玻璃實際溫度,且采集點落在在目標值與60℃之間,就會造成風擋既不加溫也不報故。分別在常溫、高溫、低溫、振動以及低氣壓等不同環(huán)境條件下,使用標準電阻器模擬溫度傳感器,對控制器溫度采集模塊進行精度測試,試驗結果表明控制器采集精度滿足要求。采用目視和電鏡觀察采集電路,未發(fā)現(xiàn)有斷裂、虛焊現(xiàn)象,排除了故障原因D。
(2)針對控制器加溫控制模塊及CAN通訊模塊故障,開展控制器控制功能和告警功能測試。將風擋加溫控制開關分別置于“弱”檔和“強”檔,經測量前風擋溫度達到加溫目標值后,控制器無驅動電流輸出,試驗結果表明控制器控制功能正常。進行系統(tǒng)機上地面功能檢查,斷開右風擋溫控斷路器,將控制旋鈕置于“弱”檔,CAS上出現(xiàn) “右前風擋加溫失效”、“右通風窗加溫失效”和“右側風擋加溫失效”的故障信息,試驗結果表明加溫控制器CAN通訊模塊正常,系統(tǒng)故障可以正常報出,由此排除故障原因E。
(3)分析系統(tǒng)在地面和空中工作環(huán)境的不同,開展系統(tǒng)振動功能試驗。使用負載箱代替玻璃,電阻箱模擬玻璃內嵌溫度傳感器,試驗中調節(jié)電阻箱阻值,同時用示波器監(jiān)測振動前和振動中的負載波形。振動試驗條件按照圖3執(zhí)行,試驗軸向為X、Y、Z三個軸向,如圖4所示,試驗時間為1h。
振動功能試驗開始之前,示波器監(jiān)測波形如圖5所示,當試驗進行到Z方向時,波形出現(xiàn)變化,如圖6所示。針對圖5和圖6的波形幅值進行電流計算,在Z方向施加振動時輸出波形幅值減小,加溫電流明顯低于正常值。
將控制器拆開后發(fā)現(xiàn)某插座的D針和E針松動,一旦控制器振動,插針壓線處就會虛接。根據加溫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如圖7所示,插座的D針和E針分別連接前風擋玻璃供電的A相和B相,導線虛接將直接導致加溫回路的接觸電阻增大,加溫電流偏小,從而造成玻璃加溫功率不足,內表面溫度低。另外,由于故障電流并沒有低于加溫控制器最低電流告警閾值,因此控制器不輸出故障信息。由此確定加溫控制器內部加溫回路故障。
針對上述故障原因,對加溫控制器插座的插針重新壓接之后,對風擋加溫系統(tǒng)進行常溫和高低溫試驗、振動功能試驗,系統(tǒng)工作正常。更換維修后的加溫控制器,后續(xù)飛行過程中該故障不再出現(xiàn)。
5 結語
通過進行以上的故障分析及排查方案的實施,證明系統(tǒng)故障原因確實為加溫控制器內部加溫回路故障,導致右前風擋在空中加溫功率不足,內表面溫度偏低。此例故障為某型飛機試飛過程中首次發(fā)現(xiàn)的疑難故障,文中結合系統(tǒng)原理和故障原因邏輯框圖進行故障排查,為以后飛機風擋加溫系統(tǒng)的排故提供了思路和經驗,有一定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 裘燮綱,韓鳳華.飛機防冰系統(tǒng).北京:航空專業(yè)教材編審組,1985.
[2] 常士楠.飛機風擋防( 除)霧系統(tǒng)安全性能分析[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1998,8(4):35-38.
[3] 馮斌.EMB145風擋加溫故障的分析排除[J].江蘇航空,2011(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