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梅英
劉勰《文心雕龍·總術》:“才之能通,必資曉術”“術有恒數(shù)”,明確肯定了寫作有一定的法則。那何謂虛?《爾雅》:“虛,空也?!焙沃^實?真實,實在。虛與實是相對而言的。文學藝術里的虛與實,理解豐富——文章內(nèi)容為實,主題為虛;內(nèi)容上具體描繪為實,抽象議論為虛;眼見為實,心想為虛;形象為實,抽象為虛;當前為實,過去未來為虛;客觀為實,主觀為虛……正如清朝唐彪在《讀書作文譜》中所說的“文章非實不足以闡發(fā)義理,非虛不足以搖曳神情,故虛實常宜相濟也”,在初中生記敘文的寫作與修改上,教師若能引導學生參透虛實之術,靈活運用虛實,則文章充實而又靈妙。
一篇文章的全文構(gòu)思最最重要的是主題與內(nèi)容的構(gòu)思。主題與內(nèi)容,堪比一個人的靈魂與肉體。沒有靈魂,肉體就是行尸走肉;而沒有肉體,靈魂則無所附麗。靈魂是虛的,肉體是實的,但靈魂與肉體相依相存。文章的主題和內(nèi)容,也是這樣的關系。
文章主題,集中體現(xiàn)了寫作者對筆下所描繪的生活的認識與評價。中學生寫作的首要問題是:立意不清。很多學生提筆寫作,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表達什么,文章看似有內(nèi)容,但卻無意義。比如,一次毫無特色的登山,一場毫無異常的聚會,流水賬似的一天等等。因此,引導學生實中求虛,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從已有材料(無論是閱讀所得還是親身經(jīng)歷)中,尋找最有挖掘價值的點,從中提煉新穎觀點,這是寫作修改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中學課本中就有一些經(jīng)典的范例,比如莫懷戚的《散步》,尋常的一次散步,卻散出了美,散出了濃濃的親情與責任。又比如美國莫頓·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兒時一次爬懸崖的經(jīng)歷中爬出了受用一生的人生哲理。在作文課上通過反復的經(jīng)典引導以及材料訓練后,學生重新審視自己的文章,往往能透過自己文章的實在內(nèi)容而抽象出有價值的思想意義。比如曾有一學生寫《我學會了_____》的半命題作文,他寫的是《我學會了騎自行車》。原文如實地記敘了學騎自行車的過程,敘述沒有重點,也看不出主題。經(jīng)過了作文課上的指導和同學的提醒后,他在回思中,終于找到了一個有思想價值的關鍵點:自己學騎自行車的轉(zhuǎn)折點就是爸爸筋疲力盡,不得不放手的那一刻。他由此領悟到“父母放手,孩子才能真正成長”的道理,從而以此立意,重新調(diào)整內(nèi)容詳略,重點突出了爸爸“放手”的細節(jié)。文章修改后,主題鮮明了,內(nèi)容也詳略得當了。
確實,無論是寫文章還是修改文章,教師首先必須讓學生刻骨銘心地明白一個道理:好的文章絕不應該人云亦云,必須有思想,思想的新穎度往往與文章的質(zhì)量成正比。這是文章之魂,看似虛的,卻十分重要。
文章的題材是寫作者用以表現(xiàn)主題思想的材料。無論多么高大上的主題,終究是抽象的存在,必須要借助具體實在的題材才能得以表現(xiàn),才能打動讀者影響讀者。
初中生,尤其是寫作能力較弱的學生,在寫作中經(jīng)常犯的錯誤就是選材不當,主要表現(xiàn)為這幾個方面:(1)內(nèi)容虛化,泛泛議論,不具體。寫作者似乎是想把文章處理成議論文,但由于眼下的知識面、閱歷以及寫作能力所限,議論往往不能深入,內(nèi)在邏輯也未能理清,難以自圓其說。(2)所選題材不典型,不能表現(xiàn)主題,這是另一種形式的內(nèi)容虛化。從某種意義上說,記敘文的內(nèi)容和它想要表現(xiàn)的主題存在著證明與被證明的關系,如果文章內(nèi)容和主題完全不能印證,就是射箭脫靶,屬離題之作。(3)題材雖合適,但詳略不當,內(nèi)容半虛化。在文能對題的情況下,敘述中哪里該詳,哪里該略,是對主題準確把握的體現(xiàn)。詳略不當,就如隔靴抓癢,似乎是奔著目的去了,但又總不到位。教師在作文評講時,讓學生針對這幾種情況,對照分析自己作文存在的問題,就能對癥下藥。
總之,在記敘文的全文構(gòu)思中,教師既要指導學生實中求虛,提煉閃光主題,更要指導學生虛里求實,選擇和妥善運用典型的題材,二者不可偏廢。
清代吳喬的 《圍爐詩話》 中說道:“文章實做則有盡,虛做則無窮?!背踔猩洈⑽膶懽鞯囊粋€不足就是只會實寫,不能虛寫,故而行文經(jīng)常干澀無趣。文章中的虛筆,像是潤滑劑,運用得當,則能使文章靈動多姿,意趣無限。
郭楓的散文《空山鳥語》,虛實結(jié)合的運用十分靈妙:
在眾鳥默默之中,“咕——咕——”,從哪里傳來的幾聲鷓鴣呢?忽斷、忽續(xù)、忽近、忽遠,那縹緲的鳴聲,竟有些不可捉摸了。真的是鷓鴣么?在臺灣很少聽到鷓鴣呢!鷓鴣該是鳥中的詩人,不,或者便是詩人的化身吧!就那縹緲的幾聲,便會把人拉回到一個古老的世界?!肮尽尽?,我回到了江南?!肮尽尽蔽毅逯瓱熓栌辍J^城的苔痕,更加暗綠了哪!長檐飛角的小街,更加寂寥了哪!江畔的落日更蒼涼了哪!“咕——咕——”,奔馳在石板路上得得的馬蹄聲突然隱去了。
這一段文字,作者在對鷓鴣縹緲的叫聲進行了實寫之后,開始轉(zhuǎn)入寫聽了鷓鴣叫聲后的聯(lián)想想象,虛實結(jié)合,既拓展了文章的意境,又含蓄表達了自己回歸故鄉(xiāng)的愿望。
虛實結(jié)合的寫作手法不僅寫景中好用,記事中也好用,通過下面這三首古詩我們就可以具體感受到:崔護的《題都城南莊》,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李商隱的《夜雨寄北》?!叭ツ杲袢沾碎T中,人面桃花相映紅?!笔沁^去的景象,為虛筆?!斑b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是對當下遠方景象的想象,并非實見,也是虛筆。“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是對未來團聚景象的描寫,也是虛筆。這三首詩異曲同工之妙處是,都運用了虛實結(jié)合的方法來記事抒情,從而拓展了詩歌意境,使情感更加真實熾熱。
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虛實手法片段指導之后,多數(shù)學生都能運用。一學生《無言的母愛》中的一個片段:“放學回家的路上,我感到肚子餓得咕咕叫?;氐郊彝崎_門一看,家里沒有人,媽媽不在家?!边@一段文字雖然表達清楚,但語言不夠有表現(xiàn)力。更重要的是,這里是“我”對母親誤解的開始,對下面情節(jié)有推進作用,不宜如此平淡。上了虛實作文修改法后,該生將片段進行修改,改后不僅內(nèi)容豐富了,而且語言更生動有感染力了:放學路上,我餓得前胸貼后背。恍惚之中,我看到了媽媽正笑盈盈地在門口等我;廚房里的飯桌上,擺著我愛吃的鹵雞爪、可樂雞翅、紅燒豬蹄,都騰騰地冒著蒸汽……我咽了咽口水,加快速度往家趕去。可當我迫不及待打開家門,卻只有一屋子的空虛寂寞冷。
文章片段描寫中虛實運用得當,可無限拓展文章內(nèi)容的時空,讓思緒古今中外,任意馳騁,夢境仙境未來之境,隨心遨游。
我們知道,一篇優(yōu)質(zhì)的作文是離不開優(yōu)質(zhì)的語言的,而用語新奇永遠是最受歡迎的。參透虛實,運用虛實,往往可以化腐朽為神奇,起到陌生化的效果,讓文章的語言靈動多姿。當然,語言技巧是服務于主題的,陌生化是途徑而非最終目標。
秦觀的《浣溪沙》中有“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花兒自由自在空中飄忽飛舞是實,而美夢為虛,細雨如絲漫無邊際飄灑是實,而憂愁為虛。這兩句宋詞寫的是春天的美麗景色,但是契合了抒情主人公內(nèi)心的惆悵心情,虛實變化之間,更有纏綿之意。又比如“月色皎潔的夜晚,柳河像原野漏出的一綹思緒,默默地轉(zhuǎn)了一個彎,無言地流著”,將有形的河虛化成無形的思緒,可謂新奇。再看這兩句話——“曾經(jīng)的眼淚,被歲月的手研磨成一杯甜咖啡,回味無窮”“即使是住在地下室,我們也應該給自己畫出一扇窗,讓心靈照射到夢想的陽光”,“手”和“陽光”都是看得見的,但是加上定語“歲月”和“夢想”這兩個抽象的名詞之后,也就虛化了。
宋代賀鑄所作之詞《青玉案》中有“試問閑情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抽象的閑情化為可感可知的“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不僅形象、真切地表現(xiàn)出詞人失意、迷茫、凄苦的內(nèi)心世界,同時也生動、準確地展現(xiàn)了江南暮春時碧草如煙、柳絮如雪、煙雨迷蒙的情景,實在妙絕?!罢娴呐土?,原來友情的溫度還能烘烤化一塊凍僵的喜悅”,一個“凍僵”,就將“喜悅”實物化了,給人陌生化的感覺。又比如,云菲菲和冷漠對唱的歌《這條街》中的歌詞“好久沒有走過這條街,因為我不敢觸摸思念”,一個詞“觸摸”,就將抽象的“思念”實物化了,收到陌生化的效果。
教師用具體的例子,讓學生明白了虛實轉(zhuǎn)換在語句創(chuàng)新上的神奇妙用之后,很多學生在寫作中,在作文修改中,也寫出了很多虛實轉(zhuǎn)換的精彩語句,如:
爸爸就像一塊大海綿,肚子里吸滿了生活的苦水,卻還要在我們面前假裝自己被幸福撐得好飽。
小朵在回學校的路上感覺極好,滿臉春風得意,美妙的心情就像盛開的花兒,在暖風中歡顫,連蝴蝶也翩然降臨了。
進考場之前,他終于整理好文具盒,也整理好自己凌亂的心情。
小軍感到自己的尊嚴就像被粉碎機碾成了粉末,然后被一陣風掃蕩得無影無蹤。
劉勰說寫作有術,后人在此基礎上又提出了“文無定法”的觀點,從而完善了關于寫作技法、寫作規(guī)律的認識?!拔臒o定法”,確實,正如西方諺語“條條大道通羅馬”所說的,虛實法也只是寫作及修改潤色的諸多方法中的一種可行方法而已,是否運用,怎么運用,歸根結(jié)底要看文章主題是否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