擰毛巾、咳嗽,這都是日常生活中再尋常不過的事情,卻成為一些老人骨折的緣由。數據顯示,全球每3秒鐘就會發(fā)生一起骨質疏松性骨折。而中國是骨質疏松第一“大國”,全球2億多骨質疏松癥患者我國獨占近一半。
骨折是骨質疏松的最大危害,也是老年人致死、致殘最常見的原因。骨質疏松發(fā)病率,60歲以上老年人占據56%的比率;絕經后婦女發(fā)病率更高,約60%~70%。
如何能不被骨質疏松纏上呢?原來,我們的身體內有一個骨量存儲的銀行,如果我們在年輕時能多多存儲骨量,年老時減緩骨量的流失,就可以遠離骨質疏松!
不久前,60歲的王阿姨得了急性支氣管炎,咳嗽得厲害,于是在社區(qū)醫(yī)院打針吃藥。那天她一陣劇烈咳嗽后,突感胸痛難忍,被家人緊急送醫(yī)。醫(yī)生一檢查,告訴她:“肋骨骨折了,所以會胸痛?!彼芗{悶:“怎么會無緣無故地骨折了呢?”
醫(yī)生告訴王阿姨,她患有嚴重的骨質疏松癥,受到輕微外力甚至劇烈咳嗽時,就會引發(fā)骨折。王阿姨恍然大悟,原來自己的骨頭那么脆!
骨質疏松癥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但多見于女性絕經后5~10年內和老年男性。某些疾?。ㄈ缣悄虿 ⒓谞钕偌膊。┘八幬铮ㄈ缣瞧べ|激素)也會引起骨質疏松癥。雖然不如心腦血管疾病、腫瘤等疾病高居致死疾病排行榜的前列引發(fā)關注,但骨質疏松癥這個殺手一點也不“低調”。
據估算 2006 年我國骨質疏松癥患者近7000萬,骨質疏松癥的“后備軍”——骨量減少者已超過2億人。骨折是骨質疏松的嚴重后果,是老年患者致殘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發(fā)生髖部骨折后1年之內,20%患者會死于各種并發(fā)癥,約50%患者致殘。
一個人一生骨量的變化趨勢是,從青春期開始的增長到90歲回到青春期的水平。我們能做的就是在骨骼到達骨峰值以前也就是20歲之前,通過營養(yǎng)補充、運動、保證睡眠等多種“掙錢方式”使“骨骼銀行”存款越多越好,在消耗的過程中,盡量通過飲食、運動、健康生活、抗骨質疏松治療等多種“理財方式”使“骨骼銀行”里存款貶值越慢越好,并盡量預防摔倒、外傷等導致骨折的“偷盜或打劫行為”。
我們在“骨骼銀行”存款的主要組成部分是——骨礦物質與骨有機質。骨有機質使骨骼具有彈性,增加抗沖擊力;而骨礦物質使骨頭變得堅硬和具有承受力。青少年時期,骨骼有機質較多,年齡越小,有機質的比例越大,所以幼兒骨骼的彈性和韌性較大,易變形,遇到暴力可能折而不斷。隨著年齡的增長,有機質慢慢減少,骨礦物質慢慢增多,兒童骨骼中含有有機物70%,青年人含50%,中年人為40%,到老年則為20%,因此老年人骨的彈性、韌性減弱而變脆,輕微外力或跌倒易發(fā)生骨折,且愈合緩慢。
我們可以將骨有機質理解為父母留給我們的“遺產”,骨礦物質理解為我們自己的“勞動所得”,成年前我們銀行存款里還有很多是父母給的錢,而成年后銀行存款則主要是看自己掙錢和花錢的水平了。通常我們做的骨密度檢查全稱是骨骼礦物質密度,是骨骼強度的一個重要指標,是骨質量的一個重要標志,反映骨質疏松程度,預測骨折危險性的重要依據,實際上查的就是我們自己“勞動所得”的那一部分。
增加“骨骼銀行”存款有兩個關鍵時期一定要把握住,第一個是嬰幼兒時期,也就是2歲以內,這是人生的第一次生長高峰期;第二個是青春發(fā)育期,也就是10~20歲,這是人生的第二次生長發(fā)育高峰期,這兩個時期決定了你一生的骨科銀行存款的峰值。但我們存款又不限于這兩個階段,因為以后花錢的地方多著呢,過了這兩個階段我們也應該隨時補充存款,不讓存款貶值的太快。
大多數人增加“骨骼銀行”存款主要方法有3個:吃、動、睡。
1.健康骨骼“吃”出來
補充足量的鈣及膠原蛋白,多進食含維生素D的食物。鈣是骨骼的重要組成部分,膠原蛋白是人體骨骼尤其是軟骨組織中的重要組成成分,而維生素D則可以促進鈣的吸收,從而增加峰值骨量。骨質疏松癥的防治,必須在“吃”上面下足功夫。概括來說,就是做到以下4點:
保證攝入足夠的鈣 研究表明,18~50歲人群每天需800 毫克鈣,50歲以上每天需1000毫克鈣。絕經后女性和老年人每日需1000~1200毫克鈣。然而,我國居民每天飲食中鈣攝入量約為400毫克,故每天需額外補充500~600毫克鈣。在供選擇的鈣劑中,碳酸鈣含鈣量高,吸收率高,易溶于胃酸,但可能引起上腹不適和便秘等。枸櫞酸鈣含鈣量較低,但水溶性較好,胃腸道不良反應小,且枸櫞酸有可能減少腎結石的發(fā)生,適用于胃酸缺乏和有腎結石風險的患者。需要注意的是,碳酸鈣在酸性環(huán)境下吸收更好,對于老年人,碳酸鈣與食物一起服用時,由于食物的刺激使胃酸分泌增多,可使鈣的吸收效率提高。而檸檬酸鈣為有機鈣,無需胃酸活化,不必與食物同服。
另外,超大劑量補充鈣劑可能增加腎結石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所以補鈣劑量必須遵醫(yī)囑。鈣劑是治療骨質疏松癥的基礎藥物,單純補鈣可以替代其他抗骨質疏松藥物。
還可適當吃些含鈣食物,如禽畜肉、蛋類等,每天總量約120~200克,液態(tài)奶推薦每天300克。綠葉蔬菜和豆腐干也含鈣,可適當攝入。
保證攝入足夠的維生素D 充足的維生素D可增加腸道的鈣吸收、保持肌力、改善平衡能力和降低跌倒風險。一般成年人每天需200IU(國際單位),60歲以上老年人需400~800IU。然而在我國,維生素D不足狀況普遍存在。
動物的肝、蛋黃、海魚、蘑菇等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以及添加了維生素D的牛奶、豆?jié){等飲品,可適當攝入。但這遠遠不夠,曬太陽才是最好的獲得維生素D的方法——人體皮膚含有7-脫氫膽固醇,經日光中的紫外線照射及體溫的作用,可將其逐漸轉化成維生素D。因此建議每天至少戶外活動半小時,盡可能多地暴露皮膚于陽光下曬30分鐘左右為宜(注意夏季謹防曬傷)。如果出現維生素D不足或缺乏時,以及某些骨質疏松癥患者,需在醫(yī)生指導下口服維生素D制劑。
保證蛋白質攝入 蛋白質是合成骨組織的重要原料,也可增加腸道對鈣的吸收。在無腎臟病的情況下,推薦成人每日蛋白攝入量為0.8克/千克體重;對于老年人,每日攝入蛋白1.0~1.2 克/千克體重。合并腎病時,需低于上述蛋白質攝入量。奶制品、魚類和肉是主要的蛋白質來源,大豆及其制品也是攝入蛋白質的途徑,每天可攝入相當于大豆25克的豆制品。
低鹽飲食 過量的鹽會導致鈣流失,造成骨質疏松癥。食鹽每天攝入應小于6克。
糾正不良習慣 煙酒、過量飲用咖啡會抑制骨細胞形成新的骨組織,過量的碳酸飲料會造成骨鈣流失,均造成骨質疏松癥。
2.動起來,骨骼更強健
適當運動能夠促進新的骨組織形成,提高骨密度,提高女性體內雌激素的水平,從而預防骨質疏松癥。即使患上骨質疏松癥,也應進行運動。動起來,而且要持之以恒,骨骼才能強健。運動可參考下列條件進行:
運動強度 推薦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較好,即運動時心跳呼吸加快但不急促,可以說話但無法唱歌,無明顯疲勞感為度,避免劇烈運動。
運動方式 可選的運動方式分3類,A類包括步行、快走、自行車、慢跑等;B類包括踏板操、單足站立等;C類包括八段錦、五禽戲或太極拳等。
運動時間和頻率 A、B類運動每周3~4天,每天20~50分鐘,可配合C類運動,每周4~6天,每天20~80分鐘,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3.充足睡眠,睡睡更健康
在運動的前提下,充足的睡眠時間也同樣有利于骨峰值的積累。
這里需要特別提醒的是,鈣的攝入并不是越多越好,每日鈣攝入量為兒童800~1200毫克、少年1000~1200毫克、成人為800毫克、老年人1000毫克、孕婦為1500毫克。如果食入過量的鈣,有結石形成的風險,同時會影響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還可能降低對蛋白質與脂肪的吸收。
講完了如何“存錢”,我們還應該知道,如何使“骨骼銀行”中的存款不那么快貶值。
首先,我們需要有多種的“理財”手段,比如結合運動、健康生活、抗骨質疏松治療運動等。飲食與運動根據上述方案以及年齡、身體等條件做相應修改;健康生活就是要杜絕煙酒、咖啡、濃茶等不良嗜好,積極鍛煉,規(guī)律作息等;抗骨質疏松治療基礎為補鈣與維生素D,藥物方面以促骨合成藥物或抑制骨吸收藥物為主。
其次,對于女性來說,圍絕經期也就更年期(絕經前1~2年至絕經后10年)是“骨骼銀行”存款貶值的主要階段,這段時間對于女性晚年的生活質量非常重要,因此應當早期干預。這時候如果自己拿不準“理財”方案,就需要到銀行(醫(yī)院)找您的理財經理(骨科醫(yī)生、婦產科醫(yī)生、內分泌科醫(yī)生),讓他們結合您的實際情況給出針對性的“理財”方案。
再次,對于中老年人來說,無論男女,都應該定期到醫(yī)院查查帳(查查骨密度),看看存款貶值的情況,有沒有什么理財產品適合自己延緩財富的貶值。
最后,還要規(guī)勸老年人千萬不要過于相信“民間融資”,這些“民間融資”雖然表面上利率高,但很可能是虛假信息或是片面信息。比如,以檸檬酸鈣和乳酸鈣為鈣源的某些含鈣產品,號稱有機鈣易吸收,但實際含鈣量低,并不適合所有人,投資這些可能回報率很低。
當然,避免“存款”丟失的另一大方面,就是要盡量預防摔倒、外傷等意外導致骨折的行為,這些意外事件的發(fā)生可能讓您的財富歸零。預防摔倒、外傷的方法:1.注意身邊環(huán)境,防止被腳下障礙物絆倒;2.站不穩(wěn)時要趕緊抓住身邊可以支撐的東西;3.選擇容易行走的運動鞋,特別是有防滑性能的鞋底;4.運動的時候注意把握力道,盡量保護自己,不做高難度動作。
存款和理財做得好,還要防止“不法分子”來盜取我們的財富。那么,哪些人容易被骨質疏松癥盯上呢?
絕經后女性:絕經后體內雌激素下降,雌激素抑制骨組織“被破壞”的作用減弱而發(fā)生骨質疏松癥,常在絕經后5~10年內發(fā)病。
高齡老人:指女性>65歲,男性>70歲,老人營養(yǎng)差、體內性激素紊亂,常合并多種其他疾病,引起骨質疏松癥。
過度飲酒或吸煙的人群:過度飲酒指每天攝入80克及以上酒精,飲酒8年以上;吸煙人群包括曾經有過吸煙史、目前仍吸煙以及吸二手煙的人。過量酒精或煙草使得鈣、維生素D及性激素減少,直接影響骨骼細胞功能,引發(fā)骨質疏松癥。
營養(yǎng)失衡人群:骨骼必需的營養(yǎng)物質,如蛋白質、鈣和維生素D等攝入不足,因而造成骨質疏松癥。
鹽攝入過多人群:過量的鹽促進鈣流失,影響骨細胞功能。
活動少或長期臥床的人群:適度運動及戶外活動、接受日曬有利于維持骨骼健康,不然也容易發(fā)生骨質疏松癥。
曬太陽少的人群:體內80%~90%的維生素D的生成,依靠皮膚接受紫外線照射,曬太陽少致其不足,引發(fā)鈣、磷代謝紊亂,引起骨質疏松癥。
消瘦人群:體質指數≤19[體質指數=體重(kg)÷身高2(m)],常常受到骨質疏松癥的“青睞”。
母親、外婆等母系親屬患有骨質疏松癥的人群:骨質疏松癥有遺傳傾向,有母系家族病史的人容易患上骨質疏松癥。
此外,患有某些疾?。ㄈ缣悄虿?、甲狀腺功能亢進、風濕疾病、胃腸疾病、腎病等)或長期使用某些藥物(如強的松、吡格列酮、奧美拉唑等)的人群,罹患骨質疏松癥的風險也大大增加。
骨質疏松癥初期通常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 因而被稱為“寂靜的疾病”。但隨著病情進展,患者會出現骨痛,脊柱變形,甚至發(fā)生骨折等后果。部分患者可沒有臨床癥狀,僅在發(fā)生骨質疏松性骨折等嚴重并發(fā)癥后才被診斷為骨質疏松癥。所以除了自己評估風險,如果有下列表現也應盡快看醫(yī)生,進行骨密度等檢查:
疼痛 骨質疏松癥患者可出現腰背疼痛或全身骨痛。疼痛通常在翻身時、起坐時及長時間行走后出現,夜間或負重活動時疼痛加重,并可能伴有肌肉痙攣,甚至活動受限。
脊柱變形 嚴重骨質疏松癥患者,因椎體壓縮性骨折,可出現身高變矮或駝背等脊柱畸形。多發(fā)性胸椎壓縮性骨折可導致胸廓畸形,甚至影響心肺功能; 嚴重的腰椎壓縮性骨折可能會導致腹部臟器功能異常,引起便秘、腹痛、腹脹、食欲減低等不適。
骨折 骨質疏松性骨折,通常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輕微外力時就會發(fā)生,也叫“脆性骨折”。骨折發(fā)生的常見部位為椎體(胸、腰椎)和髖部(股骨近端)等; 其他部位如肋骨、骨盆等部位亦可發(fā)生骨折。骨質疏松性骨折發(fā)生后,再骨折的風險也顯著增加。
還要強調的是,要避免自行服用容易引起骨質疏松的藥物,比如糖皮質激素等。如需使用,請遵醫(yī)囑,而且記得定期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