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才
筆者有過多年當海員的經(jīng)歷,加上旅游和探親,到過歐洲許多國家,感覺歐洲國家有許多共性和習慣,與我們截然不同,這里僅列出三種日常不相同的習慣,也許對我們有所啟發(fā)。
歐洲人講究環(huán)保,綠化美化環(huán)境,例如像垃圾分類這樣的事,在我們還沒認識到它的重要性時人家早就做到了。歐洲人的綠化意識,早在一個多世紀前就形成了。居民大都有美化自家窗臺的習慣。
筆者先后赴西歐12國旅行、北歐探親、東歐觀光,拍了許多建筑的照片,無一例外都是花滿窗臺,而沒看到一家在窗外晾曬衣物的,更看不到高樓陽臺窗戶飄著“萬國旗”式的景觀。不論是城市樓房,還是鄉(xiāng)村別墅民居,他們的窗口也有設計美觀的鐵藝,不過那不是為了防盜,也不是晾衣架,而是放置花盆用的。歐洲人的窗戶是一道景觀,原因就是窗前百花爭艷、四季飄香。從小了說是美化了窗戶,清香了居室;從大了說,是裝飾了城市,美化了國家,給人一種心情舒暢愉悅之感。
旅游觀光時只注意了拍照,還沒想那么多,直到我飛往瑞典斯德哥爾摩的表妹家住了半個多月后,才深有感悟。表妹在天津上大學時,到我船上來看我,認識了我當海員外派時的同事——一位瑞典籍船長,兩人一見鐘情。畢業(yè)后,她遠嫁斯德哥爾摩創(chuàng)業(yè),這是題外話。表妹告訴我,在國內(nèi)還沒有洗衣機的時候,歐洲人早就用上了洗衣機,在我國能生產(chǎn)雙缸洗衣機時,歐洲人早就用上了全自動帶烘干的洗衣機?,F(xiàn)在瑞典人用的烘干機有的是與洗衣機一體的,有的是單獨的烘干機,居民樓公用洗衣房里就是單獨大型烘干機。洗過的衣物經(jīng)過甩干、烘干后,只需要吹吹風就基本是干的了。
全自動帶烘干洗衣機的特點就是一次洗的衣物不能太少,所以當?shù)厝硕剂晳T將換下的衣服積攢在一起,等到周末,才集中用洗衣機洗,而不是像我們習慣換下一件洗一件,洗一件晾到窗外一件。像我現(xiàn)在居住的大連市,每家窗臺陽臺的墻壁上,都釘有能活動伸縮的晾衣架。抬頭望去,每天都有人晾曬衣被,特別是雙休日,用“萬國旗”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而歐洲人則是將洗好烘干過的衣服晾掛在室內(nèi)的折疊式的晾衣架上,吹吹風就徹底干了?,F(xiàn)在歐洲人日常著裝幾乎都是休閑服,基本不用熨,干了拿過來就穿。
西歐國家由于環(huán)境好,少有沙塵,人們一周才洗一次衣服,外衣不常換洗,內(nèi)衣幾乎是一天一換,所以換洗的內(nèi)衣內(nèi)褲一定要多,好在著裝所花的錢對他們來說都是小錢。
由于民居窗口沒有晾曬衣物的功能,愛花的人們就爭相在窗前養(yǎng)花了,所以整座居民樓,乃至整個居民區(qū)到處窗前鮮花盛開。加上窗臺別致的鐵藝造型、精心搭配的墻體顏色,整座城市顯得優(yōu)雅浪漫,生機盎然。
歐洲人喜歡曬太陽,崇尚曬出來的健康。他們這種健康理念正好與我們中國人相反,中國人普遍怕曬黑,媒體一到夏季也反復強調(diào)要防曬防皮膚癌,商家也借機生產(chǎn)太陽傘、太陽鏡、太陽帽、防曬霜,仿佛太陽一曬就要得皮膚癌似的。同時,中國人是黃皮膚,一曬就黑,黑了就覺得自己不美。而歐洲人是白皮膚,越曬皮膚越發(fā)紅或呈古銅色,他們稱那才是健康的本色。
我當海員時,有一年五月初,船航行到保加利亞的瓦爾納港,船停泊的地方緊挨著海濱浴場,那天是星期日,下水的人雖然不多,但沙灘上卻是人山人海。我中午也下去體會了一把,海水還有些涼,不適合游泳,原來當?shù)厝说哪康牟皇怯斡?,而是曬太陽。隨后船開往法國的馬賽港,同樣海濱浴場人滿為患,全是曬太陽的人。
歐洲人曬太陽并不一定要到海灘上,草地、山坡、廣場等,凡是有太陽的地方,都可以曬。有時草地上簡單地鋪著一張床單,或一條毛毯,躺在上面的女郎一個個穿著比基尼,肆意地躺著,盡情地享受太陽的恩賜。在這種場合,不論男女,本國人還是外國人,不會緊盯著別人,頂多用眼睛的余光掃一眼,全都沒有歪念。
歐洲人幾乎是全民喜歡曬太陽。每年夏季各國幾乎都帶薪放假一個月,目的是讓大家充分享受陽光。有條件的家庭,就開著私家車全家出去度假了;有的結(jié)伴出國度假曬太陽。假期結(jié)束,人們自豪地比著誰的皮膚是微紅色、誰是古銅色、誰是深褐色,當然以深褐色為最自豪、最驕傲!那些沒機會、沒條件遠途出行的人,就得忙里偷閑,就地找機會趕緊曬,一個夏天要是不將自己曬黑,就會被別人瞧不起,人們嘴里不說,心里想的卻是經(jīng)濟條件不好才沒條件出去度假。說來也真是怪,歐洲人怎么曬,也曬不出像我們中國人一樣的黑皮膚。歐洲各國媒體宣傳的大都是曬出來的健康,很少有媒體報道曬太陽能將人曬成皮膚癌的。
我們中國的建筑總是將獨門與獨院相提并論,而這個獨院過去多指高墻深院,就是現(xiàn)在,別墅區(qū)、鄉(xiāng)下人家,雖然不能算是高墻深院,但也大都有各自的院墻,多是用石頭、磚壘成的,院墻開有大門,大門多為鐵皮制作。
歐洲各國民居之間是少有院墻的,即便有圍墻,也多是用景觀樹修剪成的綠化墻,也有用低矮木板做成的欄柵,這種欄柵前多是主街道。西歐各國居民區(qū)有時會看到金屬網(wǎng)狀很矮的象征性圍墻,那種高墻深宅大院幾乎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