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橫縣那陽鎮(zhèn)中心學校 黃銓仁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長城“長”、“高大堅固”,朗讀體會它的氣魄雄偉,理解長城是個偉大奇跡。
2.進行比喻仿寫、換詞、填詞的言語訓練。
3.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以及對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重難點:了解長城“長”、“高大堅固”的特點,通過朗讀體會出它的氣魄雄偉,從而理解長城是個偉大奇跡。
教學過程:
1.板題:今天我們繼續(xù)來學習《長城》一課。
2.欣賞圖片(PPT):學習課文前,我們先來欣賞長城的景觀。
3.談感受:欣賞了視頻,你有什么感受?作者又是怎樣評價長城?(學生說,教師板書:奇跡),(讀PPT: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1.從哪里看出長城是個偉大奇跡呢?引入學習第一自然段課文。
2.學習第一自然段
(1)朗讀讀文第一自然段
(2)遠看長城,作者看到了( )的長城?(師板書:遠看:蜿蜒盤旋)
(3)(PPT:蜿蜒盤旋:我們可以用換詞來解釋詞語,看看圖上的長城的樣子,我們可以用那個詞語來換呢?——彎彎曲曲)
(4)“遠看長城,像長龍”作者用了什么修辭來寫呀?引導學生仿寫比喻
PPT:仿寫:遠看(長城)像(一條長龍)
遠看( )像( )
(5)“一萬三千多里”的長城到底有多長呢?
PPT:長城資料:長城東起河北省渤海灣的山海關,西至內陸地區(qū)甘肅省的嘉峪關。橫貫河北、北京、內蒙古、山西、陜西、寧夏、甘肅七個省、市、自治區(qū),全長約6700公里,約13300里,在世上有“萬里長城”之稱。
長城經(jīng)過這么多個省,如果要日夜不停地走完,要用將近三個月的時間。
如果把這條長龍上的條石砌成寬一米、高五米的城墻可以繞地球一周。
看了這些資料,你看懂了什么?
PPT: 這樣(蜿蜒盤旋)的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奇跡 。
(6)小結:再次朗讀第一段課文,讀出它的氣勢。
3.學習第二自然段
(1)過渡:近看長城,又有怎樣的奇跡呢?
(2)朗讀第二自然段:
a.你選用哪個詞語來概括近看長城的特點呢?(板書:近看:高大堅固)
b.課文寫長城的高大堅固,哪些語句寫出了長城的高大堅固,選出來讀一讀。
PPT:近看圖:請看圖,指出出各個部位的位置(垛子、瞭望口、射口、城臺、)
c.PPT:這些構造的設計就是為了打仗時防守與進攻用的,這樣的構造設計說明了勞動人民真是( )??!
d.PPT: 這樣( 高大堅固)的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奇跡 。
4.學習第三自然段
(1)過渡:這樣蜿蜒盤旋的長城、這樣高大堅固的長城,是誰建造的呢?我們學習第三自然段。(板書:勞動人民)
(2)朗讀第三自然段:
a.找出作者贊頌勞動人民的一句話:(PPT: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板書:血汗與智慧)
b.為什么說長城是勞動人民的血汗與智慧凝成的呢?課文中那句話表現(xiàn)出來?
PPT:單看這數(shù)不清的條石,一塊有兩三千斤重。那時候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就靠著無數(shù)的肩膀無數(shù)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這陡峭的山嶺。
d、你能想象得出勞動人民修建長城付出多少血汗嗎?先看一段視頻。
e.練習:想一想,說一說(選一到兩題練習)
當夏日炎炎的時候,我仿佛看到無數(shù)修建長城的勞動人民 ( )
當寒風刺骨,大雪紛飛的時候,我仿佛看到無數(shù)筑城的勞動人民( )
當狂風大作,黃沙漫天的時候,我仿佛看到無數(shù)筑城的勞動人民( )
當山陡路滑,荊棘密布的時候,我仿佛看到無數(shù)筑城的勞動人民( )
f.小結:PPT: 這樣(凝聚血汗)的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總結全文,談感受
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