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五蓮縣松柏鎮(zhèn)中心學校)
語文學科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而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正確的方法,同時需要一個一個詞語的積累、一篇一篇文章的閱讀、一個一個片斷的寫作,就像砌房子一樣,需要一點一滴地壘和砌,嫌麻煩是不行的。語文重在積累,如果您以為中高考還早,懈怠了對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到時必將后悔莫及。高考改革后,高考語文將會涉及小學內容。溫儒敏曾指出,高考命題方式正在進行很大的變革,主要體現(xiàn)在3個方面:閱讀速度: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現(xiàn)在是9000字,將來可能增加到1萬字;閱讀題量也增加了,2017年的題量,不是題目的數(shù)量,是你要做完的題的體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語文高考最后要實現(xiàn)讓15%的人做不完;閱讀面:哲學、歷史、科技什么類型的內容都有;閱讀深度:強調閱讀的思辨性、復雜性、擴展性。這意味著,高考語文的選文范圍將會遠遠超出高中教材和一般高中生的認知范圍。僅僅學習課堂、課本上的知識必然是一葉障目,很難應付高考。沒有閱讀積累,再高明的語文閱讀技巧也是空中樓閣。
1.一二年級是以拼音字詞句子為主,在這個階段,主要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如認真聽講、整潔書寫、按時完成作業(yè)、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習慣等,并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
2.小學三四年級,根據(jù)學生自身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能力的發(fā)展,是學生整個閱讀寫作能力的重要奠定期。這一時期,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態(tài)度,將直接決定學生將會更加親近或遠離語文學科。這一階段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讓學生不怕寫作文,覺得自己的作文寫得還不錯,甚至是喜歡寫作文,這將對他今后的語文學習產生極為重要的影響。三四年級最應著重和優(yōu)先解決的問題是寫作,而不是閱讀。不要讓學生跟著模板式的寫作老師學作文,得不償失。這個階段注意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方式、培養(yǎng)美好健康的情感與心理認知、完善和提升學生的自身人格。
3.五六年級,這個階段的學生,家長不應該再把他們當小學生看,作為家長,要轉變角色,學會和學生分享一些生活中的問題和話題,你將發(fā)現(xiàn)他們會給出非常積極的回應。閱讀能力方面,應重在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理解和表述能力,同時要兼顧對抒情性散文、說明文閱讀題的練習。不要把時間浪費在做同步練習題和訓練字、詞、拼音的閱讀題上。五六年級的作文學習,重點在于解決主題鮮明(最好略帶深刻)、立意新穎、重點突出、語言生動等問題。在作文學習過程中,建議學生適當參加一些征文比賽活動,通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個階段,只要時間允許,仍可讓學生適當多背多記一些古詩文和現(xiàn)代經典文章。但提醒一點,作文指導書不要多看,看一本還行,多了并無益處,不建議學生背誦現(xiàn)代文優(yōu)美句子。
新高考下,古詩文容量明顯加大。2017年啟用的小學新版語文教材中,古詩詞增加到128篇,比原來的69篇增加了87%;初中語文的古詩詞增加51%;高中語文新課標中,“課內外讀物建議”部分增加了《老子》《史記》等文化經典著作,明確規(guī)定“課內閱讀篇目中,中國古代優(yōu)秀作品應占1/2”,將原標準“誦讀篇目的建議”改為“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數(shù)量也從14篇增加到72篇,提高了學習要求。而這一切,都將最終體現(xiàn)在高考語文命題中。因此,要注重古文的積累、遷移和運用。重點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多讀。通讀文章,了解文章大意,把握主要內容。
2.積累。對古詩文常出現(xiàn)的特殊用語,尤其是多義詞、虛詞、古今異義詞等,一定要有意識地積累。
3.譯。準確、恰當翻譯。
4.準確背誦。不僅要能背,還要動手寫,確保準確。
除了古詩文,傳統(tǒng)文化也將頻繁出現(xiàn)在未來高考中,名篇名句、歷史典故、各類遺產等,也應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去親近、熟記,將其作為語文等科目的重要組成部分。
語文這門學科比較特殊,不像英語、數(shù)學等,上培訓班、刷幾套題,就能迅速提高成績。語文成績的提高是循序漸進的,只有從小打好基礎,到了高中,語文成才會優(yōu)秀。有的同學不能正確認識語文學科的特點。讀書的時間越久,語文學習的熱情卻越低,尤其是到了初中,更輕視語文學習,出現(xiàn)消極心理。今后,高考所有科目都將是對語文的持續(xù)性考察,不僅語文試卷會增加閱讀量,其他科目都將增加。伴隨著閱讀量的增加,各科高考的閱讀知識面也在悄悄變化,哲學、歷史、科技什么類型的都有。如果閱讀或者語文水平欠佳,其他科目的做題速度、理解水平都會受到很大影響,差一些的甚至題都做不完。可見,學好語文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