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臨沂第四十中學)
學生作為國家的人才儲備力量,能夠更好的適應變化,需要有正確的價值觀為導向。語文課程作為學生學習的重要課程之一,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就顯得至關(guān)重要。
大勢所趨——滲透發(fā)展與新課程改革方向一致。新課程改革己進行了十余年,教科書的改革是新課改濃墨重彩的一部分。從《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主要內(nèi)容來看,明確提到,語文課程對于豐富學生的文化內(nèi)涵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在發(fā)揚我國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基礎(chǔ)之上,要突出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語文教材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與新課程改革的方向一致,使得滲透的這個過程有一個方向性的指導,加大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語文教材中滲透的可行性。
橋梁交匯——教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搭建載體。就目前語文教材的情況來看,在不同的年級中都有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體現(xiàn)。教材內(nèi)容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提供了一定的基礎(chǔ),為語文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一定的載體,加強了滲透的可行性,由此現(xiàn)有教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搭建載體。
本文在針對語文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現(xiàn)狀分析時,采用問卷調(diào)查的方法,針對本問題設(shè)計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情況》的問卷,問卷共發(fā)放105份,回收103份,問卷回收率是98%;回收部分中,有效問卷是101份,問卷有效率為96%。
學生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程度,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chǔ),本文對于被調(diào)查的學生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知程度進行調(diào)查。小學階段的110個人當中,能夠背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27人,占比是24.55%;熟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12人,占比是10.91%;不太熟悉有71人,占比是64.55%。在小學階段的情況來看,小學生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的認知程度主要集中在不太熟悉這個程度,對于小學生而言,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不夠深入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但是在表面的含義來看看,還是具有24.55%的比例可以背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當然是遠不如初中、高中階段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程度的。因此,學生對價值觀理解不夠深入,主要的原因還是在于教材的選取不夠全面。
閱讀,是學生通過一定形式的文字記載來獲取知識的一個過程。在閱讀過程中,可以積淀學生對于閱讀材料的觀點,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在語文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閱讀辨析這個途徑來滲透,是一個非常好的途徑。具體來說,在閱讀方面,要貫穿閱讀前、閱讀中、閱讀后三個層面進行解析。
在閱讀前期,對于一些閱讀的材料進行分類,提供給學生不同價值觀的材料,讓學生先針對自己感興趣的方面進行閱讀學習,在提供閱讀材料之前,教師要簡單的對材料進行介紹,使得學生在領(lǐng)取到閱讀材料之前,能夠?qū)τ诋a(chǎn)生的價值觀沖突有一個緩沖的階段。
在閱讀中期,要對學生的價值觀情感進行分析,可以體會到學生對于閱讀材料的價值觀取向,主要是對閱讀后期的辨析進行有效的評估。
在閱讀后期,對學生要有一個正確的引導作用,在了解到學生的價值觀以后,對于偏離課文原本的價值觀,要倡導學生進行辨析,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都德的短篇小說《最后一課》敘述了法國在普法戰(zhàn)爭中失敗,割讓了阿爾薩斯和洛林兩塊土地給普魯士,被迫棄法語改德語,飽含愛國之情的法國師生上了最后一堂令人難忘的母語課的故事。該小說長期被選為我國的中學語文課文,是“愛國主義”的名片,通過《最后一課》,我們了解到“母語是世界上最美麗、最清晰、最嚴謹?shù)恼Z言”這句話的內(nèi)涵,懂得了一個民族在淪為奴隸的緊要關(guān)頭,只有保護自己國家的語言,這個國家才有可能獲得自由。這體現(xiàn)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愛國理念,把它挖掘出來,使學生加以重視,展開討論,受到感染和啟迪,并能夠?qū)⑵浼{入自己的價值觀體系,為終生所用。
寫作,是學生對于事物觀點的情感表達,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溝通和交流,同時也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的板塊。在寫作方面的辨析,主要是在設(shè)定寫作目標的時候,要限定一個范圍,如在歌頌某位將士的時候,要在其愛國敬業(yè)、民族自信力方面進行弘揚,也要讓學生理解到,在戰(zhàn)爭時期,軍人的英勇殺敵是為了保護我們的國家,并不是盲目的殺戮。
通過寫作的辨析,確定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導向,可以使得學生對于觀點的表達更加正確。在寫作模塊方面的辨析,對學生進行核心價值觀教育,可以采用“隨筆”和“日記”的模式開展教育。
在“隨筆”這個教育方式來看,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相信學生的能力,給學生以最大限度的自由,使學生大膽地寫出所感所想,力倡“實事求是”“敢說真話,敢寫實事”。假若學生在隨筆中即使了書寫了片面的認識,甚至錯誤的觀點,或者涉及到某些“禁忌”話題,橫加指責是堅決杜絕的,而應站在學生的立場去認識、理解,更要做學生隱私的保密者。當然,這與姑息遷就、聽之任之是迥然不同的,而應同時輔以熱情的關(guān)懷,委婉的批評,平等的探討,以求提高認識,明辨是非,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另一種是“日記”的形式,這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磨練學生的意志品質(zhì),教會學生學會貴在堅持,同時,也可以完善學生的價值觀。魏書生將日記稱為“道德長跑”,他主張學生可以準備兩個日記本,一個公開的日記,讓老師檢查同學參考,一個上鎖的日記本,記不愿公開的事情,由自己掌管。在道德的長跑上,自然少不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導,學生在記日記時,自然而然的關(guān)注生活中的真善美,并有針對性地對新聞事件進行點評、分析新聞人物的言行是否得當、評論媒體焦點和社會熱點現(xiàn)象,進而引發(fā)對人生、社會、環(huán)境、價值的關(guān)注和思考。這樣就可以發(fā)揮日記中融入價值觀,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作用。
在語文教材中能夠積極的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學生的成長來說是非常有利的。通過本次課題的研究,本人認為,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完全的滲透在語文教學中還具有一定難度,這需要教育者轉(zhuǎn)變?yōu)榻逃刃姓?,共同研究探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問題,積極地行動起來,共筑青少年的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