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瑩 劉琦 歐三桃 吳蔚樺 甘林望
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腎內(nèi)科(四川瀘州 646000)
糖尿病腎?。╠iabetic nephropathy,DN)作為終末期腎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3]。研究發(fā)現(xiàn),長鏈非編碼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異常表達在DN等多種疾病中扮演著重要角色[4-5]。然而,LncRNA在DN的炎癥過程中的功能和作用機制仍未揭開神秘面紗。
LncRNA作為一類長度超過200個核苷酸的功能性RNA,LncRNA可在多水平調(diào)控基因表達,與miRNA、mRNA或蛋白質(zhì)結(jié)合發(fā)揮轉(zhuǎn)錄后水平的調(diào)控等[6-7]。研究表明,LncRNA的表達與許多內(nèi)分泌和代謝疾病密切相關[8-9],而在DN方面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課題組前期通過基因芯片發(fā)現(xiàn)LncRNA KCNQ1重疊轉(zhuǎn)錄物1(KCNQ1 overlapping transcript 1,KCNQ1OT1)在DN患者血清中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本研究擬進一步探討LncRNA KC?NQ1OT1在DN中的作用及意義,通過本研究為闡明DN的發(fā)病機制提供新的理論基礎,為DN的治療和預后分析提供新的生物學標志物。
1.1 研究對象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就診的137例糖尿病患者,77例Ⅱ型糖尿?。═2D)患者(無DN病史,無蛋白尿)中,60例T2D合并DN(30例微量白蛋白尿,30例大量蛋白尿),同時收集于我院體檢中心就診的60例非糖尿病健康者作為對照組,收集所有研究對象的外周血液標本同時收集樣本臨床資料,研究對象一般資料見表1。研究對象中包括77例T2D患者(無DN病史,無蛋白尿)作為T2D組,60例T2D合并DN(30例微量白蛋白尿,30例大量蛋白尿)作為DN組,60例非糖尿病健康者作為對照組,3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平均血壓、糖尿病病程、體質(zhì)指數(shù)(BMI)之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甘油三酯在DN組較T2D組及對照組明顯升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T2D組及對照組間甘油三酯的量差異無明顯差異(P>0.05);DN組患者的蛋白尿及血清肌酐較T2D組及對照組明顯升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DN組患者的腎小球濾過率(eGFR)明顯降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T2D組及DN組兩組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較對照組明顯升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通過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研究對象知情同意的同時采集靜脈血液標本5 mL,將收集的血液標本靜置于4℃冷藏30 min后,室溫下3 000 r/min離心15 min,留取上層血清,置于-80℃冰箱備用。
1.2 Real?time PCR分析LncRNA KCNQ1OT1的表達水平應用TRIzol(美國Invitrogen公司產(chǎn)品)試劑提取血清中總RNA。將提取的總RNA,參照AMV逆轉(zhuǎn)錄試劑盒[寶生物工程(大連)有限公司產(chǎn)品]說明書提供的方法將其反轉(zhuǎn)錄成cDNA。采用2×SYBR Green PCR Master Mix[寶生物工程(大連)有限公司產(chǎn)品],以cDNA為摸板,進行qRT?PCR。根據(jù)目標基因設計合成相應上下游引物進行PCR擴增,以P53作為內(nèi)參照。KCNQ1OT1上游引物5′?CCCAGAAATCCACACCTCGG?3′;下游引物 5′?TCCTCAGTGAGCAGATGGAGA?3′;P53 上游引物5′?TACATGGGCCGAGGCAAGATAA?3′;下游引物5′?ATAGCCCAGGGAAGTGAAGGTGTC?3′。引物由寶生物工程(大連)有限公司合成。PCR反應條件:95 ℃ 10 min;(95 ℃ 15 s、60 ℃ 30 s、72 ℃30 s)×40 個循環(huán)。以 2?ΔΔCt值表示 LncRNA KC?NQ1OT1的表達水平。
表1 研究者的一般臨床資料Tab.1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of subjects ±s
表1 研究者的一般臨床資料Tab.1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of subjects ±s
臨床特征性別(男/女)年齡(歲)平均血壓(mmHg)甘油三酯(mmol/L)空腹血糖(mmol/L)糖尿病病程(年)BMI(kg/m2)蛋白尿(mg/24 h)血清肌酐(mmol/L)eGFR[mL/(min·1.73 m2)]糖化血紅蛋白(%)T2D(n=77)39/38 60.2±10.0 86.0±12.0 1.5±0.7 8.5±1.7 15.5±5.0 25.7±4.8 6.7±3.4 65.7±9.0 95.7±9.0 8.7±3.0 DN(n=60)29/31 64.0±7.4 96.2±10.0 2.8±0.4 8.9±1.3 18.0±6.7 26.9±5.5 1236.7±49.0 120.8±35.0 65.0±12.0 9.4±2.2 Control(n=60)28/32 62.8±6.1 84.2±5.0 1.2±0.5 4.5±0.9 24.9±3.6 3.8±1.8 50.8±11.4 105.0±13.0 4.1±0.6 P值0.920 0.690 0.173 0.020 0.007 0.792 0.690<0.001 0.001 0.019 0.030
1.3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或One?way ANOVA分析,用表示;LncRNA KCNQ1OT1與各臨床病理參數(shù)之間的關系使用Chi?Square檢驗;ROC分析評估LncRNA KCNQ1OT1作為DN的生物標志物潛能的分析;Pearson′s線性回歸法分析KC?NQ1OT1與蛋白尿、腎小球濾過率及其他臨床病理特征的相關性。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LncRNA KCNQ1OT1在T2D、DN患者及健康對照組中的表達QRT?PCR檢測LncRNA KC?NQ1OT1在T2D組、DN組及健康對照組患者中的差異表達,結(jié)果提示與健康對照組比較,LncRNA KCNQ1OT1在T2D、DN患者中的表達明顯升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F=19.790,P< 0.001,圖1);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DN組患者LncRNA KCNQ1OT1的表達較T2D患者明顯升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5.570,P< 0.001,圖1)。
2.2 LncRNA KCNQ1OT1在不同量蛋白尿中的表達進一步檢測不同程度蛋白尿患者LncRNA KCNQ1OT1的表達,結(jié)果提示LncRNA KCNQ1OT1在DN合并大量蛋白尿患者血清中的表達較DN合并微量蛋白尿患者及T2D患者(正常尿蛋白)明顯升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F=17.630,P<0.001,圖2)。在DN患者中,合并大量蛋白尿患者的LncRNA KCNQ1OT1表達較合并微量蛋白尿患者明顯升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3.620,P<0.001,圖2)。
圖2 LncRNA KCNQ1OT1在不同量蛋白尿中的表達Fig.2 Association of LncRNA KCNQ1OT1 levels with the degree of albuminuria
2.3 LncRNA KCNQ1OT1的表達與析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蛋白尿及腎小球濾過率的相關性Pearson′s線性相關系數(shù)分析血清LncRNA KCNQ1OT1的表達與DN患者的蛋白尿中及腎小球濾過率的相關性,結(jié)果提示血清LncRNA KCNQ1OT1的表達與蛋白尿的表達量呈正相關關系(r=0.690,P<0.001,圖3A);而與腎小球濾過率呈負相關關系(r=-0.780,P< 0.001,圖3B)。
圖3 Pearson′s線性相關系數(shù)分析血清LncRNA KCNQ1OT1的表達與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蛋白尿中及腎小球濾過率的相關性Fig.3 Pearson′s coefficient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undertaken in patients with DN to determin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irculating LncRNA KCNQ1OT1 levels and albuminuria,eGFR
2.4 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分析首先采用ROC分析在DN患者和T2D患者間LncRNA KCNQ1OT1作為DN患者血清標志物的潛能。結(jié)果發(fā)現(xiàn),ROC曲線下面積(AUC)為 0.861(95%CI:0.786~0.935,P<0.001,圖4A);進一步在DN和健康對照組間分析LncRNA KCNQ1OT1作為DN患者血清標志物的潛能,結(jié)果發(fā)現(xiàn)AUC為0.914(95%CI:0.828 ~ 0.980,P< 0.001,圖4B)。
KCNQ1OT1,是一個位于KCNQ1位點的長鏈非編碼RNA基因[10]。KCNQ1OT1是一個印跡基因,只表達父源等位基因[11-12]。近年來的研究發(fā)現(xiàn),印記基因的異常表達引發(fā)伴有復雜突變和表型缺陷的多種人類疾病,印記基因的異常與惡性腫瘤的發(fā)生相關[13],也與炎癥及血管疾病相關[14]。
圖4 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分析LncRNA KCNQ1OT1作為判別DN患者血清標志物的潛能Fig.4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analysis was used to assess the biomarker potential of LncRNA KCNQ1OT1
本研究結(jié)果提示KCNQ1OT1在T2D及DN患者中的表達較健康對照組明顯升高。KCNQ1OT1在合并大量蛋白尿的DN患者中的表達明顯高于合并微量蛋白尿患者。KCNQ1OT1的表達與蛋白尿的水平呈正相關關系,與腎小球濾過率呈負相關關系。在T2D與DN患者中KCNQ1OT1作為DN患者血清標志物的潛能的AUC為0.861,在DN患者與健康患者中KCNQ1OT1作為DN的AUC為0.914。以上研究結(jié)果提示KCNQ1OT1的高表達與T2D患者DN的發(fā)展有關,有望成為預測DN患者預后的生物標志物。本研究首次報道了KC?NQ1OT1在DN患者血清中高表達,其表達與DN患者蛋白尿的量及腎小球濾過率相關,本研究將進一步豐富DN的發(fā)病機制,為DN靶基因治療提供新的靶點,為尋找DN診斷及預后的生物學標志物的研究提供依據(jù),為解決臨床棘手的DN提供一種新策略。但影響DN的因素很多,其具體的發(fā)病機制及診斷及預后療效評估尚需進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