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宏欣 河南物流職業(yè)學院
引言:經濟困難學生作為學校的特殊群體應該予以關注,在對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現狀進行客觀分析之后,我們不難發(fā)現現有教育模式并不能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因此需要教育工作者進行共同努力,幫助他們順利走出陰影。
高校中經濟困難的學生和普通學生之間,心理狀況存在著巨大的差距,而就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來看,并沒有有效地區(qū)分這一點,采用的教學方法和教材都是針對普通大學生的,因此并不能起到開導貧困大學生的心理的作用,也無法將對貧困大學生的重視程度體現出來。
雖然目前很多高校都會對經濟困難學生予以重視,但是采用的教育方法和形式都存在著單一化的現狀。幾乎大多數都是采用激勵法進行教育,雖然能夠在短時間內起到一定的作用,可是一旦學生遭受挫折很快就會失效,因為純粹的理論教育是無法實現深入人心的目的的,學生的實際情況并沒有得到解決,而單一的說教只會讓學生對這種理想化的說辭感到厭煩。
同時,我國對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還是存在著很大的不足。主要表現在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無法做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因此無法讓學生進行感同身受和領悟輸出。除了課堂講解方式以外,并沒有定期組織學生們進行校園內外的實踐活動。
在對高校經濟困難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主要參與對象是教師和學生,可是學生心理問題的產生往往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家庭因素是至關重要的。然而在教育過程中并沒有能夠體現這一點,其他群體的參與力度還有待提高。
學生作為學習和校園生活的主體,教學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開展[1]。因此,想要做好高校經濟困難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教育工作者就應該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正確意識,充分了解班級中困難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正在面臨的經濟難題,以及在學校生活中的學習狀況和生活狀況,才能切身實際地明白他們的真正需求。同時,面對經濟困難的學生應該給予必要的關愛和必不可少的尊重,在不傷害他們敏感的自尊心的前提下,始終保持著真誠和耐心去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和學習上的困難。
很多高校經濟困難的學生雖然學習上會非常努力,可是內心卻是極度的沒有安全感和自卑的,面對這種情況應該采取針對性比較強的思想政治教育進行優(yōu)化。一方面,需要向他們灌輸自立自強的正確價值觀,通過名人的優(yōu)秀事跡作為正面教材向學生表明,一個人的成功最終是取決于他的信心和努力,而金錢并不能決定什么。而另一方面也要對他們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幫助他們調節(jié)內心的緊張不安情緒和逐漸建立自信心,并且教導他們如何進行正確的情感宣泄和自我療傷。
很多高校目前都會有思想政治課堂和心理教育,可是在課堂上也只是根據教材進行解讀和幫助學生理解,可是心理問題較嚴重的學生的實際問題并沒有有效解決。因此,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育方法的創(chuàng)新和教育途徑的拓寬。
例如教師應該多學習各種教育方法,可以通過情感教育法和實踐教育法對學生進行鼓勵。而在教育途徑方面,應該充分將社會熱點和思政課堂相結合進行案例教學,一方面可以充分吸引學生的興趣,而另一方也能為學生提供更加具體的解決辦法。尤其是近年來校園暴力事件層出不窮,教師就可以通過分析馬加爵的心理狀況對事件進行客觀分析,從而讓學生們知道事情的嚴重性和開展思政教育的必要性[2]。
想要解決經濟困難學生的問題,首先要明確一個觀點: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因此,一方面需要凝聚社會公眾和國家的力量,為經濟困難的學生伸出援救之手,而校方也可以通過減免學雜費等方式進行補貼。而另一方面學校也需要為經濟困難的學生提供勤工儉學的途徑,通過和社會各大企業(yè)和相關機構合作的方式,讓經濟困難的學生通過在課余時間去兼職的方式實現收入的增加,也能夠有效緩解家庭的經濟壓力,而經濟困難的學生通過自己的雙手獲得收入,不僅能增加社會經驗,同時也能在實踐中逐漸增強自信心。
總而言之,加強高校經濟困難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至關重要的,不僅對于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是非常有利的,同時對于促進校園和社會的安全穩(wěn)定也是具有積極意義的。因此,在教育前線的教師和輔導員應該積極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從而更加了解他們的需求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