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琦[寧波大學(xué),浙江 寧波 315000]
螢是一種晝伏夜出、散發(fā)微光的小型昆蟲。早在春秋時期,螢就已出現(xiàn)在詩作中,《詩經(jīng)·幽風·東山》寫道:“果臝之實,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蟏蛸在戶。町畽鹿場,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懷也?!蔽簳x之后詠物詩逐漸興盛,螢因此更加頻繁地出現(xiàn)在文人筆下。如南朝梁蕭繹的《詠螢火》:“著人疑不熱,集草訝無煙。到來燈下暗,翻往雨中然?!彪S著詠物詩的發(fā)展,文人注重賦予螢文化、人格等方面的涵義,如唐代虞世南在《詠螢》中借螢自喻:“的歷流光小,飄飖弱翅輕。恐畏無人識,獨自暗中明?!钡搅怂未灥暮x更加豐富,使用更加成熟。宋詞中的“螢”意象具有巨大的文學(xué)審美價值。
“螢”在《全宋詞》中一共出現(xiàn)了97 次。根據(jù)不同情感色彩,“螢”意象可被大致歸為三類,每一類都有經(jīng)典的用法。
這類“螢”意象所蘊含的憂思哀情具體可分為兩類:一是男女之間的相思離愁,二是對歷史故鄉(xiāng)的悲涼感慨。
(一)男女之間的相思離愁
男女之間的相思離愁是“螢”意象最主要的方面。柳永的《女冠子》、李甲《幔卷綢》、賀鑄的《雁后歸》等詞都包含了這一意味的“螢”意象。這類意象的經(jīng)典用法是,詞中抒情主體多是女性視角;抒情時間常是秋夜、深秋黃昏或月圓的中秋佳節(jié);抒情地點多是在庭院或者室內(nèi)。與“螢”這一意象相搭配的是主人公在庭院室內(nèi)所能看見的景物,上至銀河明月疏星輕云,下至莎階庭樹疏篁幽蛩。抒情地點在庭院的典型代表作有柳永的《女冠子》:
斷云殘雨。灑微涼、生軒戶。動清籟、蕭蕭庭樹。銀河濃淡,華星明滅,輕云時度。莎階寂靜無睹。幽蛩切切秋吟苦。疏篁一徑,流螢幾點,飛來又去。對月臨風,空恁無眠耿耿,暗想舊日牽情處。綺羅叢里,有人人、那回飲散,略曾諧鴛侶。因循忍便睽阻。相思不得長相聚。好天良夜,無端惹起,千愁萬緒。
這首詞中,“庭樹”“軒戶”“莎階”這些意象無不暗示了主人公身處在空寂的庭院中。小雨淅淅,秋風瑟瑟,夜晚的庭院冷冷清清。抬頭是遙遠的星河,身邊是寥落的流螢,苦吟的幽蛩讓夜顯得更幽靜。詞人通過生動的環(huán)境描寫刻畫出了主人公的寂寞和深情。
抒情地點在室內(nèi)閨房的典型代表作有李甲的《幔卷綢》:
絕羽沈鱗,埋花葬玉,杳杳悲前事。對一盞寒燈,數(shù)點流螢,悄悄畫屏,巫山十二。蕣臉星眸,蕙情蘭性,一旦成流水。便縱有、甘泉妙手、洪都方士何濟。香閨寶砌。臨妝處,迤邐苔痕翠。更不忍看伊,繡殘鴛侶,而今尚有,啼紅粉漬。好夢不來,斷云飛去,黯黯情無際。謾飲盡香醪,奈向愁腸,消遣無計。
這首詞中,“寒燈”“畫屏”“香閨”等意象說明女主人公身在閨房。長夜漫漫,黯淡的寒燈映亮閨房的一角,稀落的流螢安靜地飛著,女主人公就待在這空蕩蕩的閨房里畫屏以打發(fā)無聊時光?!镑鲼銮闊o際”“消遣無計”寫出女主人公飽受相思之苦。
(二)對歷史故鄉(xiāng)的悲涼感慨
對歷史故鄉(xiāng)的悲涼感慨在“螢”意象中占了不少比重。感慨可以是對美好故鄉(xiāng)的追憶,比如張先在《惜瓊花》中惆悵“何計歸得”;也可以是對破碎家國的悲憤,比如張元干在《石州慢》中高呼“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不管是什么內(nèi)容,詞人對這類“螢”意象的使用可大致分為兩種情況。
一種是最傳統(tǒng)的觸景生情。詞人先花大量筆墨描繪所見所聞,再抒發(fā)情感。比如張元干的《石州慢》:
雨急云飛,驚散暮鴉,微弄涼月。誰家疏柳低迷,幾點流螢明滅。夜帆風使,滿湖煙水蒼茫,菰蒲零亂秋聲咽。夢斷酒醒時,倚危檣清絕。心折。長庚光怒,群盜縱橫,逆胡猖獗。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兩宮何處,塞垣只隔長江,唾壺空擊悲歌缺。萬里想龍沙,泣孤臣吳越。
詞的上片,詞人寫泛舟見到的景象。“雨急云飛”的自然景象暗示當時國家形勢的危急;“暮鴉”“涼月”點名時令與時間;低垂稀疏的柳條與忽明忽滅的流螢像是不祥的征兆;蒼茫的水煙與凌亂的秋聲于人心頭更添幾分凄涼。詞的下片,詞人由破敗的秋景聯(lián)想到了破碎的山河。猖狂肆虐的金人群盜讓人心焦,衰弱無力的抗戰(zhàn)派更讓人悲傷。詞人的滿腔悲壯都灌注在“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的心愿里。
另一種是詞人通過古時和今夕/現(xiàn)實和夢境的對比,暗示巨大的心理落差,表達自己的感慨。舊日和今夕的對比比較常見,比如張先的《惜瓊花》和周邦彥的《丁香結(jié)》等。以《惜瓊花》為例:
汀蘋白,苕水碧。每逢花駐樂,隨處歡席。別時攜手看春色。螢火而今,飛破秋夕。旱河流,如帶窄。任身輕似葉,何計歸得。斷云孤鶩青山極。樓上徘徊,無盡相憶。
上片,白蘋碧水,春意旖旎;宴游歡聚,風發(fā)意氣。下片,寥落螢火,秋夕破落;獨自徘徊,苦苦追憶。故鄉(xiāng)艷麗的春光陡然變?yōu)榍锵K淡的流螢,昔日的縱情歡宴倏地成為當下的異鄉(xiāng)飄零,這種強烈的今昔對比更表現(xiàn)出詞人思鄉(xiāng)之情的深沉綿邈。
這類“螢”意象多用來營造甜蜜溫馨的氛圍,暗示主人公的愉悅心情。含有此意象的詩詞內(nèi)容主要是歡宴嬉戲、戀人繾綣、獨處自樂三方面。
(一)講述歡宴嬉戲
講述歡宴嬉戲的詞作有張先的《傾杯》、周邦彥的《南柯子》等。以《傾杯》為例:飛云過盡,明河淺、天無畔。草色棲螢,霜華清暑,輕颸弄袂,澄瀾拍岸。宴玉麈談賓,倚瓊枝、秀挹雕觴滿。午夜中秋,十分圓月,香槽撥鳳,朱弦軋雁。
正是欲醒還醉,臨空悵遠。壺更疊換。對東西、數(shù)里回塘,恨零落芙蓉、春不管?;\燈待散。誰知道、座有離人,目斷雙歌伴。煙江艇子歸來晚。
詞的上片,朗月高照,河水清淺,螢火蟲悠閑地棲息在草叢里。詞的下片,賓客喧嘩,觥籌交錯,眾人縱情歡宴享受著最后的春意。全詞將悠閑清麗的自然環(huán)境與歡快熱鬧的宴席氛圍相交錯。螢火蟲不再是凄清的象征,而是成為自然美景的一部分。
在這類詩詞中,“螢”意象常與宴會景物(如“雕觴”)、嬉戲用物(如“扇兒”)以及其他自然景物(如“圓月”)結(jié)合在一起,烘托一個明朗熱鬧的氛圍。
(二)講述戀人繾綣
講述戀人繾綣的詞作以周邦彥的《長相思》為例:夜色澄明。天街如水,風力微冷簾旌。幽期再偶,坐久相看才喜,欲嘆還驚。醉眼重醒。映雕闌修竹,共數(shù)流螢。細語輕盈。盡銀臺、掛蠟潛聽。自初識伊來,便惜妖嬈艷質(zhì),美眄柔情。桃溪換世,鸞馭凌空,有愿須成。游絲蕩絮,任輕狂、相逐牽縈。但連環(huán)不解,流水長東,難負深盟。
在此類詞中,“共數(shù)流螢”是詞中常見的景象?!拔灐边€會和其他景物一起構(gòu)建一個唯美安靜的意境。如在《長相思》中,除男女主人公共數(shù)的“螢”以外,詞中的意象還包括“澄明夜色”“微風”“雕闌修竹”,等等。詞中一切景物都是安靜的,它們似乎生怕驚擾到戀人之間的輕音細語。
(三)講述獨處自樂
講述獨處自樂的詞作有葉夢得的《卜算子》、張镃的《鵲橋仙》、張炎的《念奴嬌》,等等。具體來說,獨處自樂可以分作兩類。一類是小女兒似的輕快開懷,如葉夢得的《卜算子》和無名氏的《樓心月》:
新月掛林梢,暗水鳴枯沼。時見疏星落畫檐,幾點流螢小。歸意已無多,故作連環(huán)繞。欲寄新聲問采菱,水闊煙波渺。(《卜算子》)
手把新荷葉一枝。喚來池上只愁歸。流螢裹在紅紗袖,忽到持杯個個飛。(《樓心月》)
這兩首詞中,“歸意已無多”“喚來池上只愁歸”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起李清照的“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在閱讀詞作的時候,我們仿佛能看到一個靈動活潑的少女泛著小舟流連在水上。
一類是文人俠客類的豁達開朗,以張炎的《念奴嬌》為例:
瘦筇訪隱,正繁陰閑鎖,一壺幽綠。喬木蒼寒圖畫古,窈窕行人韋曲。鶴響天高,水流花凈,笑語通華屋。虛堂松外,夜深涼氣吹燭。樂事楊柳樓心,瑤臺月下,有生香堪掬。誰理商聲簾外悄,蕭瑟懸珰鳴玉。一笑難逢,四愁休賦,任我云邊宿。倚闌歌罷,露螢飛上秋竹。
“一笑難逢,四愁休賦,任我云邊宿”勾勒出一個恣意豪邁的云游浪子形象。我們似乎能看到這樣一個畫面——天地遼闊,浪人憑闌高唱,流螢似乎被其驚擾,紛紛揚揚飛上竹葉間。這類詞中,螢也好、竹也好,都只是蒼茫天地間渺小的點綴,真正讓人難忘的是其中仰天高歌的浪子俠客。
這類“螢”意象常以“囊螢映雪”這一典故的形式出現(xiàn),如辛棄疾《水調(diào)歌頭》中的“平生螢雪,男兒無奈五車何”和《菩薩蠻》中的“工夫螢雪邊”等。它往往暗示了士人清貧、讀書刻苦、胸有大志這幾重含義,如周邦彥的《齊天樂》“尚有綀囊,露螢清夜照書卷”;張炎的《木蘭花慢》“目光牛背上,更時把、漢書看……笑指螢燈借暖,愁憐鏡雪驚寒”等。以葛勝仲的《虞美人》具體分析:
三年曾不窺園樹。辛苦螢窗暮。怪來文譽滿清時。柿葉書殘猶自、日臨池。春秋新學(xué)卑繁露。黃卷聊堪語。家人不用寄龜詩。行看升平樓外、化龍歸。
“不窺園樹”表達寒門子弟一心向?qū)W、心無旁騖,“螢窗”暗示學(xué)習(xí)環(huán)境的艱苦,詞末“化龍歸”鏗鏘有力地表達出士人魚躍龍門的志氣。
古典詩詞多講究情景交融。景物憑其特點被詞人關(guān)注后,往往被賦予全新的情感含義,因而具有廣闊的審美空間。螢以其自然特性被載入詞中后,又陸續(xù)被當作感懷憂思的符號、歡愉情緒的象征與文人志氣的載體。它凝聚著宋代文人的靈感情思,折射著一個時代的審美觀念,承負著一個民族的文化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