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根生
近年來,松陽縣高度重視重大建設項目前期工作,全縣上下初步形成了“抓發(fā)展就要抓項目,抓項目就要抓前期,抓前期就要抓重大項目前期”的工作態(tài)勢。2018年9月,松陽縣出臺了《政府投資項目管理實施細則》;2019年7月松陽縣出臺了《關于進一步規(guī)范和加強政府投資項目咨詢評估工作的通知》《重大建設項目前期工作經費使用管理辦法(試行)》,為確保重大建設項目前期工作有序開展提供了經費、制度保障和基本遵循。
前期工作體系日益完善。縣級層面,2012年成立了縣重大建設項目前期工作辦公室(設在縣發(fā)改局),負責全縣重大建設項目前期工作的綜合管理;部門層面,建立發(fā)改牽頭,建設、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財政、生態(tài)環(huán)境、水利、交通、文廣旅體等單位參與的工作例會制度,協(xié)調解決前期工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各項目責任單位層面,落實專班人員負責本單位項目前期工作的開展,配合縣前期辦做好相關前期管理工作。
前期工作程序不斷規(guī)范。一是規(guī)范下達計劃的程序,擬列入縣級重點建設項目和政府重大投資項目的,均先提交縣人代會或常委會審議批準后下達投資計劃;二是界定前期工作范圍和各部門單位職責,建立項目前期工作聯(lián)動機制,確保各項前期工作按規(guī)定程序進行;三是編制重大建設項目作戰(zhàn)計劃,科學安排節(jié)點計劃,實行“橫道圖”管理;四是完善月通報、季點評、嚴督查制度;五是出臺《松陽縣項目推進工作考核辦法》,將縣級重大項目前期工作納入縣委縣政府對各單位的目標責任制考核體系,獎勵先進,督促后進。
前期工作水平逐步提升。一是前期項目數(shù)量逐年增加。2019年松陽縣共安排各類重大前期項目44個,數(shù)量為近五年之最。二是前期項目類別逐年豐富。2019年44個重大前期類項目涵蓋綜合交通、生態(tài)環(huán)境和公共設施、高新技術產業(yè)、民間投資類項目,也有縣長項目,符合“4+1”投資新政。三是前期工作成效初步體現(xiàn)。從重點新開工項目開工率來看,2017年開工率為66.7%,2018年開工率為93.8%;從重點預備轉開工看,基本上每年都有預備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落地開工;從重大前期項目次年轉開工看,2018年重大前期項目次年開工轉化率為28.6%,明顯高于往年。四是前期項目謀劃盯引日趨重視。2019年2月,松陽縣出臺《深入推進縣長項目工程和建立一把手項目工程工作機制》,明確下達謀劃盯引項目的任務數(shù)。
學懂弄通項目前期工作內容。項目前期工作是指建設過程中的決策階段,其主要工作是對項目的可行性及必要性等方面進行研究??尚行匝芯孔鳛轫椖壳捌诠ぷ鞯闹攸c,是在項目投資決策前,通過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分析擬建項目有關的工程、技術、經濟、社會等各方面情況,對各種可能擬定的技術方案和建設方案進行認真的技術經濟分析和比較論證,科學地預測和評價項目建成后的經濟、環(huán)境和社會效益,在此基礎上,對項目在經濟上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技術上的適用性和先進性,以及建設上的可能性和可行性進行綜合研究。由此來確定該項目是否應該投資和為何投資,或就此終止投資等結論性意見。通俗而言,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等項目開工前的階段都屬于項目前期工作內容。
深化認識項目前期工作重要性。項目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經濟和技術活動,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等寶貴資源,而且一經建成,難以更改。而當今技術日益進步,市場競爭更趨激烈,投資環(huán)境又十分復雜,正所謂計劃趕不上變化,更加大了投資風險。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項目施工階段對項目投資的影響程度還不足40%,設計和計劃階段對項目投資的影響程度為60%-70%,可行性研究為項目投資者和決策者提供可靠的科學投資的影響程度為70%-90%,而前期工作費用只占建筑物全壽命費用的1%-2%,正是這1%-2%的費用卻決定了幾乎全部隨后的費用。所以,對于整個工程項目投資來說,建設項目的前期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重視研究、抓緊抓實項目前期工作,或者深度不夠認證不透時,將會加大工程項目的風險,失敗率高,同時會造成如投資費用超支過高、項目建成后長期閑置、重復投資建設等一系列不良后果。
堅持不懈抓好前期項目儲備。一要常抓不懈。項目是經濟工作的基礎和核心,也是經濟社會發(fā)展的“牛鼻子”,要堅持把項目謀劃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各單位“一把手”要帶頭親自謀項目、想項目,自覺養(yǎng)成謀項目、想項目的好習慣,定期舉辦如“一把手項目”謀劃大賽之類的活動,激勵、引領全縣上下共同參與謀劃項目,提高謀劃項目的能力和水平,爭取更多項目擠進國家、省市重點項目盤子,為今后發(fā)展積蓄動能、儲足項目。二要蹄疾步穩(wěn)。一方面,項目謀劃要敢于“異想天開”、善于“無中生有”,也要堅持聯(lián)系實際、循序漸進,在建設資金、用地以及相關設施配套等方面做好可行性分析研究,把握好建設的標準、規(guī)模、時機和次序,真正做到謀定后動。另一方面,項目謀劃要講究投入產出比、成本效益比,確保謀出來、能落地,并且最終經得起歷史的檢驗。三要因勢利導。立足實際、把握趨勢、吃透政策,提高項目謀劃的可行性、精準性。重點要聚焦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zhàn)略,圍繞省里“四大建設”布局,搶抓麗水國家生態(tài)產品價值實現(xiàn)機制試點及省級綠色發(fā)展綜合改革創(chuàng)新區(qū)機遇,緊扣松陽發(fā)展和老百姓的所需、所急、所盼,高標準謀劃重大交通、生態(tài)產業(yè)、環(huán)境保護、重大民生基礎設施等符合高質量綠色發(fā)展理念的項目,爭取擠入各類政策支持范疇,進一步增添抓投資、抓招商、抓發(fā)展的底氣。
理清思路抓好項目前期。一要深化和推進協(xié)調銜接工作。建立重大建設項目前期工作協(xié)調銜接機制,著力加強部門之間、項目之間、規(guī)劃之間的協(xié)調銜接工作,定期、適時召開項目前期工作協(xié)調銜接工作會議,科學研判、有效杜絕、研究解決前期工作問題。二要規(guī)范和加強項目咨詢評估工作。進一步深化投資審批制度改革,從制度上建立健全項目管理體系,對項目實施的必要性、規(guī)劃符合性、技術可行性、投資合理性等進行嚴格咨詢評估,從項目前期源頭規(guī)范項目的申報、立項、實施和投資控制。三要研究和破解制約因素。發(fā)展和改革局(縣前期辦)要牽頭抓總,研究如何有效防范和杜絕項目前期工作不深不透問題發(fā)生,厘清項目前期工作操作流程,引入競爭機制,嘗試推進全過程咨詢工作,著力研究和破解項目前期審查不嚴問題;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要著重做好土地利用、林地利用、生態(tài)紅線、中心城區(qū)等規(guī)劃的無縫銜接,著力研究和破解用地指標緊缺、報批慢等難題;水利局要著力研究和破解涉水項目快速審批問題;建設局要超前謀劃,著力破解重復建設造成巨大浪費問題;財政局要著力破解項目建設資金落實保障問題。交通局、文廣旅體局等要各施其職,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和憂患意識,制定行之有效的相應工作機制,共同抓好項目前期工作。四要優(yōu)化簡化相關工作程序。進一步提高政府自身對項目前期工作的辦事效率,在尊重項目規(guī)律的基礎上科學合理倒排項目推進進度,進一步強化城規(guī)、土規(guī)、生態(tài)紅線、水源地保護等規(guī)劃的科學性、嚴謹性和權威性,進一步深化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及時關注、推進施工圖審查的“獨家經營”及相關前置條件設置如安裝路燈、安裝排(污)水管道也需要地勘、無建設用地需求無法辦理施工許可證等重點改革領域。五要保障前期工作經費。
與時俱進抓好學習培訓。建立學習培訓長效機制,采取委托培訓和自學、交流等多種形式加強對項目前期推進與管理等知識的學習。一要熟悉項目組成的要件。也就是在把握總體投資導向的基礎上,謀劃項目還要明確項目的實施主體、建設內容、總體規(guī)模,搞清楚誰是業(yè)主、建成后要達到什么功能,以及相關的投資強度、約束指標怎么設定。二要熟悉項目審批的環(huán)節(jié)。包括要搞清楚項目選址是否符合城市總體規(guī)劃、控制性詳細規(guī)劃,建設項目用地是否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環(huán)境影響、能耗、安全等能否通過評估,主要設計經濟指標能否達到規(guī)劃要求,概預算規(guī)模和資金籌措是否可行,等等。三要熟悉項目操作的程序。政府投資項目與企業(yè)投資項目操作程序不同,各行業(yè)的投資項目操作程序也不盡相同,相同類型但不同條件項目的操作程序也可能不同,這就要求必須熟練地掌握項目管理的有關知識,包括謀劃一個項目,有哪些手續(xù)要辦、流程怎么走,相關的環(huán)節(jié)分別要多少時間,都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四要熟悉項目法規(guī)文件。務必要認真學習我國首部政府投資項目的法規(guī)文件——《政府投資條例》(國務院712號令)以及《關于規(guī)范政府投資項目資金來源落實和風險評估工作的通知》(浙財建〔2018〕104號)、《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嚴控地方政府性債務的意見》(浙委辦發(fā)〔2017〕88號)等文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