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蓓
活潑好動是幼兒的天性,戶外體育活動是最讓幼兒喜歡的活動之一。在活動中他們難免要奔跑、跳躍、鉆爬、攀登等,所以常常會遇到幼兒在活動中突然跌倒,拋接的物品落到自己或同伴的身上等情況。而且他們動作的靈敏性和協(xié)調性較差,又缺乏生活經(jīng)驗,因此,幼兒常常不能清楚地預見自己行為的后果,往往會誘發(fā)危險因素,對突發(fā)事件不能作出準確的判斷。同時也缺乏保護自己的能力。那么如何在戶外體育活動中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呢?在多年的保教工作中,結合我園的課題研究過程,淺談一些體會。
一、集中教育,正面引導,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前和幼兒一起分析容易出現(xiàn)的危險情況,并共同討論應該怎樣玩才不會出現(xiàn)危險。如:幼兒園的戶外場地很大,分為很多區(qū)域,每個區(qū)域的玩具,材料,場地都是不一樣的。為了避免幼兒發(fā)生意外事故,我們到了活動區(qū)域,應該先和幼兒一起分析容易出現(xiàn)的危險情況,應如何安全進行游戲活動,讓幼兒自己設定安全游戲的規(guī)則,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避免不安全事情的發(fā)生。
同時,由于幼兒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弱,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益采取正面引導。在教育活動中常常出現(xiàn)這種情況:活動中一名小朋友要求上廁所,就會有更多的小朋友跟著說:“我也要上廁所!”他們也許不是真想去廁所,也未必故意搗亂,而只是模仿別人以引起老師的注意。如果這時老師對其中一位坐的好的小朋友進行表揚,哪么其他小朋友就會向受表揚的小朋友學習,會坐得更好,而不再要求上廁所了。安全教育也如此。如果我們只是反復強調危險的不良后果,反而會讓孩子引起注意,難免去模仿危險的事。但如果我們多舉一些小朋友注意安全的例子,這些正面材料會引導幼兒正確理解安全知識,避免盲目模仿。
二、選擇多種形式,促進自我保護能力的發(fā)展
1.個別指導和同伴影響相結合的形式
個別能力較弱的幼兒對那些危險性強的項目,自我保護能力弱,無意識,因此在老師的個別指導下,那些孩子會逐漸養(yǎng)成習慣,從而對這些項目有防范意識。有時同伴的影響也是很重要的,特別是看到別人遇到困難或危險,自己便會從中吸取教訓,而去摸索和探究另一種保護自我的方法,從而也增強了自己的保護意識。
2.表揚和糾正相結合的形式
由于一些能力強的孩子有一些好的自我保護的方法,我們不斷的加以發(fā)揚、光大,使更多的孩子了解到了哪些項目應注意哪些是安全,孩子們的頭腦中會不斷出現(xiàn)哥哥姐姐在玩的時候的正確姿勢及安全玩的方法,從而有意、無意的提高了自身的保護意識。另外,在活動中,教師應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全面關注每一個孩子,當一旦發(fā)生險情或不安全的動作時應及時指出并幫助其糾正,這樣也提高了孩子們的自我保護的意識。
3.隨機教育,及時提醒
安全教育不僅要在集體活動中集中進行,還應在日常生活中隨機進行,應滲透在幼兒的一日活動中。結合幼兒在活動中出現(xiàn)的問題,給予必要的、合理的安全教育,安全教育也是一個長期、連續(xù)的過程。幼兒園的孩子年齡小,自我保護意識差,每次活動前的安全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幼兒原有的認識的基礎上,應適時、及時地提醒幼兒,讓幼兒鞏固已有的知識并獲得更深層次的認識。讓安全意識逐漸在幼兒心里扎根。
三、設計安全標志,強化安全意識
(1)發(fā)現(xiàn)危險情況,設計安全標志。在活動中,老師要做有心人,發(fā)現(xiàn)安全隱患,及時提醒幼兒,并引導幼兒討論應該用什摸樣的標志來表示,確定后引導幼兒制作安全標志。如我們在設計安全標志的過程中,經(jīng)過商量,決定用“紅色圓形”代表“禁止”,用“黃色三角”表示“警告”,用“綠色正方形”表示“提示”。結合戶外發(fā)現(xiàn)的危險情況,我指導幼兒制作了多種安全標志。如不要用手摸的標志,不要擁擠的標志,不要頭朝下滑的標志,不準攀爬等。
(2)張貼標志。制作好安全標志后,引導幼兒討論張貼在什摸位置最好?最能引起幼兒的注意?通過討論,我們把“不要擁擠”的標志張貼在走廊和樓梯口,把“不要用手觸摸”的標志張貼在繩區(qū),把“禁止頭朝下”的標志張貼在滑梯處等。這樣這些標志有效地起到了提示小朋友的作用。
(3)開展安全宣傳活動。如我把幼兒分成幾組,向全園小朋友宣傳安全常識。請他們在戶外活動時,到各個活動區(qū)域給小朋友講解安全標志的意思,提醒他們應該注意的事項。在宣傳活動中即提醒了別的小朋友,也提高了自己的安全意識。
四、運用有效的“危險后果”教育法
作為成人,我們經(jīng)常認為孩子年齡小,閱歷淺,什么也不懂。在教育他們時避開一切反面事物,生怕造成負面影響。特別是家長,生怕孩子受到傷害。每次送孩子只是反復叮囑,這件事情不能做太危險,那個東西不能吃會生病,恨不能將孩子裝進一個銅墻鐵壁的堡壘里,使之不受任何傷害。孩子一有出格的行為就非常擔心。但是,簡單說教并不能引起孩子的足夠重視,而且反復叮囑還會引起孩子的厭惡。此外,孩子整天關在教室或家里,對外面的世界一無所知,一旦放出他們就像久困的鳥兒出籠一般,什么都想去嘗試,這樣一來誰能保證不出危險呢?
以上這些都是很消極的做法,我們應適時適當?shù)貙ⅰ拔kU后果”告訴幼兒,通過各種手段和途徑來教育幼兒,讓幼兒從不同側面了解事物的本質。當然,讓幼兒了解的危險后果應有選擇,注意適可而止,更不能嚇唬幼兒,造成負面影響。只有這樣,才能讓幼兒真正學會如何去思考和分析事物,如何去面對這個大千世界。
五、讓幼兒學當“安全小衛(wèi)士”
我們成立了小小安全檢查隊,每周由幼兒輪流擔任“安全小衛(wèi)士”?!鞍踩⌒l(wèi)士”發(fā)現(xiàn)不安全的因素馬上報告老師或是插上一面小紅旗提醒大家注意,對個別小朋友不安全的行為也可以指出、糾正。
保證幼兒的健康和安全,是我們的職責,然而,健康與安全不能被動的等待給予,而應該讓孩子主動地獲得。這種獲得要從良好的環(huán)境中來,從各種教育實踐活動中來,從豐富多彩的游戲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