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桂英
(張家港市大新鎮(zhèn)農(nóng)業(yè)服務(wù)中心,江蘇 蘇州 215600)
為驗證江蘇邦盛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生產(chǎn)的26%茚蟲威·甲氧蟲酰肼懸浮劑、10%甲維鹽·甲氧蟲酰肼懸浮劑對水稻大螟的田間藥效,為科學應(yīng)用提供可靠依據(jù),2017年在水稻破口階段對3代大螟進行了藥效試驗。
試驗地點位于張家港市大新鎮(zhèn)段山村4組,地理位置為E120.53°,N31.98°。供試水稻品種為南粳52,5月25日播種,6月16日機械移栽。試驗田塊前茬小麥,水稻2代大螟發(fā)生較重。
26%茚蟲威·甲氧蟲酰肼懸浮劑(由江蘇邦盛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提供)、10%甲維鹽·甲氧蟲酰肼懸浮劑(由江蘇邦盛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提供)、200g/L氯蟲苯甲酰胺(美國杜邦公司生產(chǎn))為市售藥劑。
設(shè)7個藥劑處理,1個空白對照,共8個處理(見文述1),各處理3次重復,隨機排列,小區(qū)面積為29.8m2。
文述1:2017年水稻大螟田間藥效試驗處理設(shè)置
處理號:1—(26%茚蟲威·甲氧蟲酰肼);667m2用量20mL;懸浮劑。
處理號:2—(26%茚蟲威·甲氧蟲酰肼);667m2用量25mL;懸浮劑。
處理號:3—(26%茚蟲威·甲氧蟲酰肼);667m2用量30mL;懸浮劑。
處理號:4—(10%甲維鹽·甲氧蟲酰肼);667m2用量30mL;懸浮劑。
處理號:5—(10%甲維鹽·甲氧蟲酰肼);667m2用量35mL;懸浮劑。
處理號:6—(10%甲維鹽·甲氧蟲酰肼);667m2用量40mL;懸浮劑。
處理號:7—(200g/L氯蟲苯甲酰胺);667m2用量15mL;懸浮劑。
處理號:8—(清水對照);無。
水稻破口期(8月28日),各處理按667m2用水量50L的比例配制藥液,采用手動噴霧器對小區(qū)均勻噴霧。施藥時田間保持3~5cm水層,藥后保水3~5d。用藥當天晴到多云,南到西南風3~4級,氣溫30.0~36.7℃,氣候條件比較適宜用藥防治。藥后各小區(qū)大田管理措施同周邊大面積生產(chǎn)保持一致。
藥后不定期觀察各試驗藥劑對水稻的安全性;待大螟危害穩(wěn)定后,于9月28日調(diào)查各小區(qū)稻株白穗數(shù)、蟲傷株數(shù),同時剝查殘蟲數(shù),計算保穗效果與殺蟲防效。
防效計算方法:白穗率(%)=(調(diào)查白穗數(shù)÷調(diào)查總穗數(shù))×100;保穗效果(%)=(對照區(qū)受害株數(shù)-防治區(qū)受害株數(shù)÷對照區(qū)受害株數(shù))×100;殺蟲效果(%)=(對照區(qū)殘余活蟲數(shù)-防治區(qū)殘余活蟲數(shù)÷對照區(qū)殘余活蟲數(shù))×100
藥后連續(xù)觀察,各處理小區(qū)水稻生長無明顯不良反應(yīng),說明試驗藥劑對水稻生長安全。
各藥劑處理對水稻3代大螟的白穗防效與保穗效果見表1。表中看出,白穗防效和保穗效果,以10%甲維鹽·甲氧蟲酰肼和200g/L氯蟲苯甲酰胺比較理想,均接近或超過80%,而26%茚蟲威·甲氧蟲酰肼的效果則較低。10%甲維鹽·甲氧蟲酰肼以40g/667m2用量時效果較好,白穗防效達到85.56%,保穗效果達89.47%,超過200g/L氯蟲苯甲酰胺15g/667m2的81.95%和86.93%。
各藥劑處理對水稻3代大螟的殺蟲防效見表2。由表可看出, 各藥劑處理的殺蟲防效,以200g/L氯蟲苯甲酰胺15g/667m2處理為最好,10%甲維鹽·甲氧蟲酰肼次之,26%茚蟲威·甲氧蟲酰肼相對較差。
表1 各處理藥劑對水稻3代大螟的白穗防效與保穗效果
表2 各處理藥劑對水稻3代大螟的殺蟲防效
10%甲維鹽·甲氧蟲酰肼對水稻3代大螟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667m2用量30g、35g和40g時殺蟲效果分別可達74.72%、82.6%和94.44%,白穗防效分別為78.34%、79.46%和85.56%,保穗效果分別為80.68%、80.26%和89.47%。其中10%甲維鹽·甲氧蟲酰肼40g/667m2處理,白穗防效、保穗效果均超過當前生產(chǎn)上應(yīng)用的氯蟲苯甲酰胺,建議作為大螟新型防治藥劑在大面積上示范推廣。26%茚蟲威·甲氧蟲酰肼20~30g/667m2對水稻3代大螟防治效果相對較差,需加大劑量進一步試驗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