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橡偉,胡 勃,王向陽
陜西省咸陽市婦幼保健院內科(咸陽 712000)
慢性乙型肝炎是全球發(fā)病率最高的肝臟疾病,全球每年死亡人數(shù)高達100萬,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命健康[1-2]。隨著近年來我國居民飲食結構改變,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發(fā)病率亦呈現(xiàn)逐年增高的趨勢,已逐漸成為我國發(fā)病率僅次于慢性乙肝的第二大肝臟疾病[3]。大量臨床研究結果顯示,超過19 %的慢性乙肝患者同時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此時患者由于肝脂肪病變可直接影響患者的抗病毒療效,加劇纖維化的進展,而臨床對于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慢性乙肝的治療以抗病毒、保肝及護肝為主,但治療效果一般,故如何對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慢性乙肝進行治療是廣大臨床醫(yī)師亟需攻克的重大課題[4]。為此,筆者探討了肝蘇膠囊聯(lián)合水飛薊賓膠囊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慢性乙肝的臨床療效。
1 一般資料 將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22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慢性乙肝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一般情況均基本一致(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情況比較(n=113)
納入標準:采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診療指南》[5]及《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6]及中標準,診斷為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慢性乙肝的患者;總膽紅素<2倍正常值上限、血清HBeAg及HBsAg陽性大于6個月、ALT≤10倍正常值上限且HBV DNA載量≥105拷貝/ml的患者;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本人簽署知情同意書的患者。
排除標準:合并丁型肝炎及藥物性肝損傷等其他類型肝臟疾病的患者;疾病已進展至肝硬化的患者;合并晚期癌癥及嚴重腎損傷的患者。
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guī)治療,包括給予恩替卡韋抗病毒治療及適當運動等,兩組常規(guī)治療藥物種類及劑量均一致。對照組另口服給予水飛薊賓膠囊(國藥準字H20040299;規(guī)格35 mg/粒),4粒/次,3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同時口服給予肝蘇膠囊(國藥準字Z20050447;規(guī)格0.42 g/粒),5粒/次,3次/d。兩組的治療時間均為6個月。
3 觀察指標
3.1 兩組HBV DNA載量檢測:治療前后,抽取兩組患者靜脈血,對外周血中HBV DNA載量進行檢測。
3.2 兩組血脂指標檢測:治療前后,檢測兩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及總膽固醇(TC)。
3.3 兩組常規(guī)肝功能指標檢測:治療前后,檢測兩組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白蛋白(ALB)、總膽紅素(TBIL)及谷丙轉氨酶(ALT)。
3.4 兩組氧化應激指標檢測:治療前后,分別取患者上述血清,檢測其中氧化應激指標含量,主要項目為血紅素加氧酶(HO-1)、細胞色素P4502E1(CYP2E1)、8-羥基脫氧鳥苷(8-OHDG)及髓過氧化物酶(MPO)含量。
3.5 兩組超聲指標檢測:治療前后,分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儀檢測治療組與對照組超聲指標水平,主要項目為肝右Vmax、脾靜脈內徑、門靜脈內徑及脾厚度。
3.6 兩組不良反應觀察:治療期間,觀察患者不良反應。
4 療效標準[9]治療后,評價兩組臨床療效,其中顯效為臨床癥狀、肝功能及血脂均恢復正常,且HBV DNA<103拷貝/ml;有效為臨床癥狀、肝功能及血脂部分正?;蚓兴纳?,且HBV DNA<103拷貝/ml;無效為未達有效標準。有效率=(顯效+有效)/總數(shù)×100%。
1 治療組與對照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治療組顯效、有效及無效例數(shù)分別為46例、58例及9例;對照組顯效、有效及無效例數(shù)分別為37例、51例及25例,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2.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9%(P<0.05)。
2 治療組與對照組HBV DNA載量比較 見表2。治療前,治療組與對照組HBV DNA載量基本一致(P>0.05)。治療后,治療組HBV DNA載量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表2 治療組與對照組HBV DNA載量比較(拷貝/ml)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治療前比較,#P<0.05
3 治療組與對照組常規(guī)肝功能指標比較 見表3。治療前,治療組與對照組AST、ALB、TBIL及ALT均基本一致(P>0.05)。治療后,兩組上述指標均得到明顯改善,且治療組改善程度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
4 治療組與對照組氧化應激指標比較 見表4。治療前,治療組與對照組HO-1、CYP2E1、8-OHDG及MPO均基本一致(P>0.05)。治療后,兩組上述指標均得到明顯改善,且治療組改善程度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
5 治療組與對照組超聲指標比較 見表5。治療前,治療組與對照組肝右Vmax、脾靜脈內徑、門靜脈內徑及脾厚度均基本一致(P>0.05)。治療后,兩組上述指標均得到明顯改善,且治療組改善程度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
表3 治療組與對照組肝功能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治療前比較,#P<0.05
表4 治療組與對照組氧化應激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治療前比較,#P<0.05
表5 治療組與對照組超聲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治療前比較,#P<0.05
6 治療組與對照組不良反應比較 治療期間,治療組與對照組患者均未發(fā)生明顯不良反應。
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慢性乙肝是臨床最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之一,非酒精性脂肪肝可引起大量脂肪沉積于肝臟細胞,造成肝臟正常結構被破壞,并導致抗乙肝病毒藥物與病毒感染的肝細胞膜接觸面積降低,影響抗乙肝病毒的療效,而乙肝病毒則可引起患者肝臟出現(xiàn)微循環(huán)障礙,引起肝細胞缺血缺氧,降低肝臟中脂蛋白的合成作用,最終加劇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發(fā)展[8]。目前,各大指南對于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慢性乙肝的治療方法尚未形成統(tǒng)一意見,臨床常用的抗病毒、保肝及護肝均存在著部分患者療效不明顯等不足[9]。
水飛薊素是一種提取自植物乳薊的抗氧化劑,可加速肝臟細胞去氧核糖核酸的合成作用,臨床主要用于防治慢性乙肝、肝硬化、脂肪肝及肝癌等肝臟疾病[10]。肝蘇膠囊主要由扯根菜所組成,具有保肝及健脾等功效,臨床主要用于治療慢性肝炎、脂肪肝及肝硬化等肝臟疾病,現(xiàn)代藥學研究結果顯示,扯根菜水提取物可有效降低氧自由基的合成與釋放,抑制氧合酶等促進自由基合成蛋白的活性,從而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及慢性乙肝所致機體氧化應激紊亂及氧化性損傷;而扯根菜總生物堿則可有效改善肝臟內細胞外基質的過度沉積,降低肝臟纖維化的風險,從而達到緩解多種肝臟疾病所致肝纖維化的目的[11]。
AST、ALB、TBIL及ALT均是評判肝臟功能的重要指標,其中常用來判定肝功能受損程度,而TBIL則是臨床評價黃疸程度的關鍵指標[12]。另有研究結果表明,慢性乙肝及脂肪肝均可引起患者肝細胞變性及腫脹,從而引起門靜脈內徑增加、脾靜脈內徑升高,故對患者肝脾進行超聲檢查可有效反映出患者的肝功能[13]。本研究結果表明,治療后治療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HBV DNA載量等各項指標改善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肝蘇膠囊可有效提高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慢性乙肝的治療效果,改善患者肝功能,抑制乙肝病毒的復制,降低患者血脂水平。
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HO-1明顯高于對照組,而8-OHDG、CYP2E1及MPO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提示肝蘇膠囊能夠有效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慢性乙肝患者氧化應激紊亂,該作用可能是治療組效果較好的主要機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