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 堅
對于倫敦,我的一個印象是,這個城市到處是女王般儀表堂堂、高貴嚴肅又親切和藹的老人家。也有許多老婦人打扮得花枝招展、坦蕩磊落。他們?yōu)槭裁床焕碇睔鈮训靥故幚诼??這個偉大的城市是他們建造的,是他們用青春為這座城市的輝煌奠的基。隨處可以證明他們曾經創(chuàng)造了這個城市。倫敦沒有拆遷,所以92歲的設計師可以指著那座教堂的窗子說:這是我設計的!泥水匠可以告訴他的重孫:你的足球場是我砌的地基!
倫敦有許多老人用品商店,不是鳳毛麟角的一兩家,不是老氣橫秋專為敷衍老人賺幾個小錢的粗糙丑陋的專賣店,而是老人的時裝店、老人的日用器皿店、老人的手工皮鞋店、老人的雨傘店、老人喝下午茶的咖啡館、老人的手杖店、老人的體育用品店,哦,還有老人的首飾店!
我想給父母買點拿得出手的禮物,但在我所居住的城市買不到。市中心由青春靚麗者統(tǒng)治著,很難買到老人的用品。設計師們從來不為自己年邁的父母設計時裝。那種背街背巷委瑣自卑的老人用品店出售的次品,你好意思買給父母做禮物嗎?現(xiàn)在在倫敦買到了:一個繡花的專供老婦人用的小羊皮錢包,因為老人出門不會帶許多大鈔票;一個藥盒,里面可以陳列應急的藥丸,就像首飾盒一樣漂亮。
在倫敦,酒鬼有酒鬼的去處,流浪漢有流浪漢的蝸居,年輕人有年輕人的圣地,老人有老人的玩場。大家各美其美,互相鼓掌。而在我居住的城市,與老人有關的世界基本上已經銷聲匿跡了,這些“老怪物”大多數(shù)時候只能躲在公寓里守著一臺電視機。倫敦的老人們可能還占些優(yōu)勢,英國女王,那位引領英國高品質生活和時尚的老婦人,使得老人的地位也非同凡響,這種“頑固守舊”儼然內化為英國的民族性。在倫敦,舉目皆是老房子、老街道,地鐵也像古董一樣老舊,完全感受不到想象中工業(yè)國的煥然一新。難怪中國游客會大失所望:英國怎么如此落后而陳舊!
我曾經坐在泰晤士河畔的一個小咖啡館喝過一杯,跑堂的是位白發(fā)蒼蒼的爺爺,腰上拴著一個磨成了寶貝的牛皮夾。為年輕人端上一杯咖啡,并非恥辱。老爺爺跑堂60年,收杯擺碟的做工、風度已經是大師級的了。我盯著他腰上那個包漿深厚的皮夾子看,估計他是為了做好這工作專門定制了一個與咖啡館相稱的牛皮夾子,也說不定有的咖啡客來此喝上一杯,就是為了瞟一眼這夾子。哦,褲腰帶上的古玩店!坐在泰晤士河畔,有一位熱愛跑堂的大師為你端來咖啡,那不僅僅是享受,更是沉思:他一生有那么多跳槽的機會,有更好的工作可以賺更多的錢,為什么頑固保守得像泰晤士河那樣永不改道呢?
看得出來,他德高望重,來這里喝咖啡的許多老人是他一生的???,他們不必吩咐,他就知道他們要什么。或許他的人生理想遠沒有女王陛下那樣偉大深遠,也就是為這幾個老朋友端端咖啡,讓他們愜意一輩子;而在他們眼中,這位老亨利的恩澤未必小于女王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