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 馮 成 遵義雜志社全媒體記者 陳 濤
一個共同的夢想、一個共同的目標,讓一群充滿青春活力的大學生,從各地匯聚到航宇社區(qū),選擇用一到三年不等的時間去換一個難忘的回憶。
有這樣一群人,做著平凡的事情,卻積累了許多有溫度的故事,彰顯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他們就是西部計劃志愿者。
作為其中的成員,服務于匯川區(qū)上海路街道航宇社區(qū)微笑小屋的王波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將上一屆志愿者發(fā)起的“愛在仲夏·為愛上色”志愿服務項目繼續(xù)進行,讓該項目榮獲第三屆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銀獎;由他們發(fā)起的“青春作伴夕陽紅”志愿服務項目,榮獲第四屆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銀獎。
“剛來的時候,很多東西都不太懂,就跟著之前的志愿者學習?!蓖醪ɑ貞?016年初到航宇社區(qū)時的情形,他們真的教會了我很多東西,讓我得以迅速進入到這個工作中,才能在他們離開后,把“愛在仲夏·為愛上色”這個志愿服務項目運行下去。
“愛在仲夏·為愛上色”是針對居住在航宇社區(qū)的孩子們的一個志愿服務項目,他們大部分是留守兒童,沒有一個適宜成長的空間,有些孩子養(yǎng)成了任性、自私、浪費的性格,且責任感不強、合作意識薄弱、意志力不夠堅韌。
為此,服務于航宇社區(qū)微笑小屋的志愿者聯(lián)合各界志愿者共同發(fā)起“愛在仲夏·為愛上色”志愿服務項目。王波說道:“我們依托航宇社區(qū)現(xiàn)有陣地,通過手工制作、義賣募捐、道德講堂、參觀紅色圣地等活動形式,逐漸完善孩子的動手能力、協(xié)作能力、人際溝通能力等,以此培養(yǎng)他們的愛心和健全的人格。”
在運行“愛在仲夏·為愛上色”志愿服務項目時,王波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其實社區(qū)里老年人更多,而他們需要的服務更具體,是不是應該針對他們來進行相應的志愿服務,“我們在社區(qū)走訪時,發(fā)現(xiàn)社區(qū)有2036 名‘三線’援建老人。他們的很多孩子已經回到大城市,而他們因為對遵義的無限眷念,就留下來成了空巢老人?!?/p>
于是,王波和志愿者們以志愿服務推動居家養(yǎng)老為載體,在共青團匯川區(qū)委的幫助下,發(fā)起了“青春作伴夕陽紅”志愿服務項目,將社區(qū)微笑小屋作為“青春助老站”,建立了1支常態(tài)化工作隊伍,由西部計劃志愿者核心團隊成員5人管理,負責老人們的定期家訪。
“青春助老站”剛開始只在航宇社區(qū),后來匯川區(qū)有6個社區(qū)相繼建立了這樣的助老站,僅日間照料板塊就為老人提供多功能活動室7間,為老人量身定制了一個提供日間照料、醫(yī)養(yǎng)結合、康復理療、上門服務、精神慰藉、老年學校、緊急救援及“青找”失物招領服務為一體的一站式公益志愿服務平臺。
王波介紹,可以說只要老人有需要,“青春助老站”都可以滿足,讓老人們心有依靠,逐步形成了“助老”心有依靠、“伴老”心不孤單、“敬老”心感溫情、“愛老”信心滿滿的志愿服務格局。
他們還聯(lián)合經常聯(lián)系的47個公益性組織參與到該項目的志愿服務中來,各界志愿者搞義剪、開義診、做義賣,很快得到社會的關注,3000多名對“三線建設”有特殊感情的青年也陸續(xù)加入到志愿服務中來。社會對這些老人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受益老人擴大到5000余人。
這些年來,隨著“青春作伴夕陽紅”志愿服務項目的實施,他們開展活動300多次,志愿服務時長達8萬余小時,媒體報道100余次,催生了一批志愿服務組織,比如:中西醫(yī)義診協(xié)會、“青找”青年科技志愿者協(xié)會、義剪協(xié)會、老年登山協(xié)會、匯心公益社、筑夢公益社、春芽公益社等。
現(xiàn)在的航宇社區(qū),孩子和老人們都得到了志愿者們很好的服務。而他們也在彼此的陪伴中度過了很多溫情時光,孩子們經常陪伴著老人,讓他們感受到缺失的溫暖;老人們有的輔導孩子學習,有的教孩子人生的道理,有的陪孩子做手工……讓他們在玩耍中,也能學有所成。
一個共同的夢想、一個共同的目標,讓一群充滿青春活力的大學生,從各地匯聚到航宇社區(qū),選擇用一到三年不等的時間去換一個難忘的回憶。
回憶三年來的點點滴滴,王波記得70多歲的張爺爺,子女經常不在身邊。由于行動不便,天花板漏水,老人無法修理。志愿者了解后,立即聯(lián)系修理工幫助老人修理天花板,并幫助老人掃地、抹桌子等。
陳爺爺早年生病導致半身癱瘓,每年都要去417醫(yī)院做12次康復治療,如何去醫(yī)院就成了他最大的困擾。志愿者得知這一情況后,就主動送老人去醫(yī)院,并幫助老人辦理住院手續(xù),直到老人住進病房才離開。
志愿者帶領小朋友到空巢老人家里陪他們聊天,幫助他們做家務。徐奶奶已經80歲高齡,子女不在身邊,她見到孩子們非常地高興,還給小朋友們分發(fā)糖果,給他們講“三線”建設故事。
為了培養(yǎng)孩子們有一顆愛與感恩的心,志愿者們組織社區(qū)小朋友、家長等共80余人在珠海路國貿廣場進行“愛在仲夏·為愛上色”愛心義賣活動,通過賣報紙、手工餅干、陶瓷娃娃和手工編織品等募捐資金,其中手工餅干、陶瓷娃娃均由孩子們親手制作,所募集的資金購買學習用品捐給匯川區(qū)山盆鎮(zhèn)貧困小學生,為山區(qū)的孩子獻出一份綿薄之力。
……
“這三年的志愿者生活,使我學到了許多在學校和書本中學不到的知識和本領,讓我在每一件平凡的事中感受到無比的快樂和光榮?!蓖醪ㄖv道,在志愿服務的生活中,不管是愛心物資免費發(fā)放活動,還是慰問孤寡老人的活動,或是關愛留守兒童的活動等,我都熱心參與,踐行志愿服務為人民群眾的精神。真正做到用三年的時間,做一生難忘的事!
和王波一起在航宇社區(qū)微笑小屋服務的程貴,也有一樣的心情,“‘做一生難忘的事’,就是當時大學畢業(yè),選擇做這個事情的初衷,在這里我真的成長了很多,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微薄力量幫助到他們?!?/p>
“雖然我們平時做的只是一些很小的事情,但卻得到了他們的真心相待,這是生活中最難能可貴的感情。”程貴告訴記者,在社區(qū)最讓我們感動的是,那些爺爺奶奶會主動與我們拉家常,共同分享喜悅之事,有時還要給我們帶蘋果啊糖啊之類的。一個老爺爺?shù)膬鹤釉诒本┕ぷ鳎o他買了特產,他還給我們送了一份。還有的奶奶會幫我們志愿者勾襪子、做鞋,家里包餃子也會給我們送來,我們與社區(qū)的爺爺奶奶就像一家人一樣。
在航宇社區(qū)內,記者隨機采訪了一位老爺爺,提到這些志愿者,他是由衷地稱贊,“孩子們都很不錯,給我們提供了很多服務,也幫助我們實際解決了很多事情?!彼€說道,志愿者活動的開展給社會傳遞出滿滿的正能量,大家應該為志愿者們點贊。
青春因奉獻而燦爛,因奮斗而美麗。在這過程中,他們都很自豪地說著:我是一名光榮的志愿者。所做的一切雖然是微小的、平凡的,但是很有價值、有意義,讓青春更充實、更活力、更燦爛。
如今,志愿者們已真正把航宇社區(qū)當作了“家”,把社區(qū)的群眾當作了“家人”,而航宇社區(qū)的居民們也把他們當成了這里的一份子,組成了一個溫暖的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