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 勇
(湖南工程學院 體育教學部,湖南湘潭 411104)
PBL教學理念是1969年加拿大McMaster提出的,隨后受到廣泛的關注,并且在醫(yī)學界廣泛的推崇。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引入到我國,被運用到工程學、生物學、管理學等多學科體系中,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學成效,但在體育教育領域運用甚少。素質教育理念下,高校教育需要踐行以人為本教育理念,而將PBL教學理念運用到高校體育教學中,實現(xiàn)這一教育模式。以PBL教學理念為導向,開展的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活動,不僅創(chuàng)新教師教學模式,更帶動學生主體性,以問題為導向,促進師生互動交流,增強學生體育教學參與興趣,進而培育學生終身體育運動意識。因此,研究PBL教學理念的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模式改革十分重要,不僅是學生未來發(fā)展的需要,更是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模式改革需要。
PBL是一種以問題為基礎,立足于學生實際發(fā)展需要,注重學生思維能力、自學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培育的教學理念。PBL教學理念提出以問題帶動學生學習主動性,主張在教學中教師應設置相關的問題,以此增強學生學習動力,因此,PBL教學理念既是一種學習方法,又是一種教學策略。以PBL教學理念為導向,開展的教育教學活動,在教師的引領下,遵從學生為教學主體,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結合課程知識內容,為學生設置教學問題,以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為單位,促進學生討論、分析、思考問題,進而促進學生完成教學任務。
將PBL教學理念運用到高校公共體育教學中,具有以下幾方面價值。只有教師意識到,PBL教學理念運用價值,才能促進PBL教學理念在公共體育教學中的推廣。首先,以PBL教學理念為導向,開展的高校公共體育教學,需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以問題為導向,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主探究、分析知識,對知識形成感悟,并且掌握體育知識。例如:在教學氛圍營造中,可以借助情境教學方法、導入教學方法實現(xiàn),帶動學生問題探究興趣。其次,以PBL教學理念為導向開展的公共體育教學,在教師的引領下,設置教學活動,學生借助已學知識進行問題解決,帶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與他人相互幫助下解決問題,分析學習成果,進而增強學生團體合作能力。例如:設置探究性教學活動、小組討論教學活動、辯論教學活動,使學生在體育活動訓練中提升體育技能。最后,以PBL教學理念為導向開展的公共體育教學,重視培育學生分析、判斷、思考、觀察、邏輯思維、實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發(fā)展,進而培育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由此可見,將PBL教學理念運用到高校公共體育教學中具有可行性,有助于增強高校公共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基于體育是一門綜合性課程,涵蓋體育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如果要上好體育教學課程,首先應重視體育理論教學的開展,豐富學生體育知識體系,使學生將所學體育知識更好的運用到實踐中,規(guī)范學生體育行為。在以往體育教學中,教師在理論教學開展中,大都以一言堂、灌輸式教學方法為導向,教學氛圍沉悶,缺乏師生互動性,影響到學生體育學習成效。因此,在高校公共體育教學中,教師運用PBL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模式,帶動學生體育學習積極性。例如:在學習籃球知識中,部分學生都喜好籃球運動,但只有學生具有豐富的籃球知識,才能更好的掌握運球、投球技能,在籃球運動比賽中展示自己。因此,在籃球理論知識學習中,教師為學生設置相關的籃球問題,例如:最喜歡的籃球明星是誰?為什么喜好他等?如果學生說喜好哪一位明星,教師滲透相關明星的資料,告知學生任何進行訓練,并且在此教學過程中,滲透相關的籃球知識,增強學生籃球學習動力。
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資源,豐富學生籃球理論知識。例如:教師整合公共體育知識,將所有體育知識運用信息技術制作成課件,在籃球實踐教學開展中,引領學生學習相關的課件知識,增強學生對籃球技能、籃球相關知識的掌握,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實訓平臺,讓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教學中,教師發(fā)揮引領作用,規(guī)范學生訓練模式,幫助學生解答籃球知識困惑,增強師生互動模式,使師生在一問一答幫助學生學好體育知識。
受到傳統(tǒng)教育弊端的影響,以往公共體育教學開展形式較為單一,訓練模式陳舊,不能夠滿足學生對體育多元化的需要,影響到學生體育參與積極性。因此,在高校公共體育教學開展中,以PBL教學理念為導向,重視體育訓練的多元化模式,培育學生體育學習、參與興趣,進而使學生在公共體育教學開展中有所收獲。首先,在公共體育教學開展中,教師尊重學生主體性,了解到學生對體育教學的訴求,根據(jù)體育課程知識,為學生設置多元化訓練模式。例如:在公共體育教學開展中,根據(jù)學生喜好為學生開展瑜伽、短跑、籃球、足球、鉛球等體育活動,使學生根據(jù)自身意愿參與都其中,使每一名學生在公共體育教學開展中都能夠得到體育鍛煉,進而足球學生身體素養(yǎng)。其次,在訓練模式上突出多元化,體育項目活動訓練,改變以往單一的訓練模式,融入游戲訓練方法,增強訓練的趣味性、針對性,讓學生在訓練中得到快樂,進而培育學生體育學習積極性。例如:在跑步訓練中,教師開展成語接龍比賽,以學生小組合作為單位,進行小組PK賽,每一個小組接住成語,小組成員跑一百米,同時其他小組向在場學生普及跑步技能,教師準許其他學生提出質疑,在質疑中引領學生分析問題,促進學生完成體育接龍大賽,幫助學生掌握體育知識。
綜上所述,將PBL教學理念運用到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模式改革中,是踐行素質教育的一種有效渠道,不僅促進學生對體育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更在此教學過程中促進學生能力、素養(yǎng)、思維的提升。因此,在高校公共體育教學中,以PBL教學理念為導向,創(chuàng)新單一授課模式,進而提升高校公共體育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