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 碩
(遼寧師范大學 體育學院,遼寧大連 116021)
自排球運動傳入中國以來,深受人們喜愛。尤其里約奧運會奪冠以來,中國女排重新站在世界巔峰,在女排精神的影響下,排球愛好者日益增長,隨著排球運動的發(fā)展,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在重大比賽的時候,隊員由于體力不支,核心穩(wěn)定性差,出現動作變形,不能很好的發(fā)揮應有的技術,從而與冠軍失之交臂,排球運動不僅靠的是嫻熟的技術,體能也是重要的保障,尤其靈敏素質,這一問題引起教練員和體育老師們的重視,發(fā)展靈敏素質刻不容緩??焖偕炜s復合訓練上世紀60年代興起以來廣泛運用于田徑項目中,以發(fā)展身體的爆發(fā)力和靈敏素質效果顯著,深受教練們的青睞。查閱大量資料發(fā)現快速伸縮復合訓練在田徑、足球、籃球方面研究挺多,但是對于排球方面的研究甚少,尤其是排球中的靈敏素質訓練。本文從快速伸縮復合訓練入手,結合排球運動特點,從而探討出靈敏素質與快速伸縮復合訓練的關系,使教練員科學合理的將快速伸縮復合訓練應用到排球靈敏素質方面,提高身體素質,從而獲得比賽勝利。為以后此方面研究提供參考。
閱讀大量文獻資料可知,快速伸縮復合訓練最早起源于歐洲的跳躍訓練,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間,快速伸縮復合訓練來源于前蘇聯教練員 Yuri Verkhoshan-ski 最早使用,這是一種提高肌肉爆發(fā)力的沖擊性訓練方法,是從一個高度跳下后迅速跳起的方式,1975年美國的一位教練員觀看的蘇聯的訓練后,提出Plyometrics這個專業(yè)名詞,從此以后Plyometrics廣泛的運用于美國的訓練基地,得到了教練們和運動員的認可,可是我們很難解釋這個方法的原理以及如何清楚的表達出動作究竟屬于何種類型,怎么解釋這個詞成為當時的一個熱點,Plyometrics按照拉丁語的意思譯為可拉長的測量,慢慢被世界上的教練員們所認識,后來Plyometrics被翻譯為 “增長式訓練”“彈力式訓練”后來一直叫著“超等長訓練”近年來作家學者們一致認為“快速伸縮復合訓練”,因為他們清楚的表現出肌肉受到刺激工作時的先被動的拉伸積累能力,而后快速主動收縮的過程[1]。
快速伸縮復合訓練又名超等長訓練,最早起源于歐洲,是一位田徑教練員提出的,專門訓練肌肉爆發(fā)力的訓練方法,從運動訓練的角度講肌肉受到外力作用進行離心收縮儲存能量繼而向心收縮的過程,快速伸縮復合訓練是指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使肌肉達到最大力量的練習,廣泛運用于跳深練習[2]。
靈敏素質是身體素質中的重要素質之一,定義是在運動過程中,由于外界原因,突然改變方向動作、變換體位、隨機應變的能力。他是人體力量與速度的綜合表現,不同的運動項目對靈敏素質有不同的要求,排球運動的特點需要良好的靈敏性[3]。
快速伸縮復合訓練對下肢爆發(fā)力的提高有著十分重要的效果,這可以從多個角度分析這一問題。比如在生理方面,肌肉在拉長縮短周期中,先進行離心收縮,利用牽張反射,儲存了彈性勢能比肌肉單純的向心收縮能產生更大的功率,在進行快速伸縮復合訓練的過程中,要求隊員盡量減少與地面接觸的時間,學會縮短減震時間,并積極對地面做出反應,因為對于排球隊員來說,極短距離的加速制動減速再加速,較低的彈性起著很大的作用,確定這移動的速度,移動的頻率,移動的時間,最終決定擊球的效果??焖偕炜s復合訓練對靈敏素質的提高有著十分重要的效果,這可以從多個角度分析這一問題,同樣在生物力學上也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釋,在快速伸縮負荷復合訓練中,肌肉很好的利用了這種非代謝的彈性勢能提高了動作的經濟性,同時還能改善肌肉彈性成分的力學強度和剛度,這種改良反過來影響著肌肉初始拉長時勢能的積累從而產生巨大的爆發(fā)力[4]。
決定快速伸縮復合訓練的效果包含了短時間內增加肌肉反射刺激以及釋放能量,包括主動肌的前負荷階段、離心階段和向心階段之間的耦連時間以及向心收縮。爆發(fā)力作為評價快速伸縮復合訓練的重要手段,對肌腱彈性勢能的改善,觸底時間的減少起著重要作用,在跳箱測試中,觸地時間的長短決定最后的成績,所以快速伸縮復合訓練對彈跳項目起著重要的作用,充分發(fā)展肌肉的彈性勢能的儲存和利用。
量和強度永遠是快速伸縮復合訓練訓練的關鍵,每次課的跳躍次數,雙腳接觸地面次數,是雙腳跳還是單腳跳,跳躍的距離,這些都是爆發(fā)力的重要測量指標,對爆發(fā)力的理解有很多,爆發(fā)力是指在最短的時間內人體張力已經逐漸開始增加的肌肉以最快的速度進一步增長肌肉力量的能力,這種力像炸藥一樣,能在在極短的時間內,經過迅速和強有力的肌肉收縮產生最大的加速度來克服阻力的能力。
排球場地移動具有不同方向的特征,單純的向上顯然不能準確的反應排球運動員不同方向的爆發(fā)力的能力,因為在實際的比賽過程中,比賽的激烈性與不確定性,使隊員有各個方向的移動和跑位,不同的方向意味著肌肉的作用點不同,用力的方向也不同肌肉張力的角度也不同,動作的幅度不同,最后導致做功的大小也不同。所以我們在平時的訓練過程中,一定要實際一點,采用不同方向的跳躍方式,有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的移動,也有側后、側前的沖刺等等,發(fā)展一種不同方向、不同程度的肌肉用力方式,使訓練更接近比賽,使訓練更接近實際的移動情況,充分發(fā)揮不同方向上肌肉工作的能力,符合專項的動作模式使移動更為高效。
爆發(fā)力是移動能力的基礎,不同方向的移動能力都受到相應肌肉的制約,不同方向的肌肉控制不同方向的移動能力,Peterson[5]等在下肢力量與靈敏能力的相關性研究中得出,下肢力量與變向速度有 60%的高度相關性。這表明下肢力量越強,對應的靈敏速度越好,排球場地都是短距離的移動距離,要求變向的速度要快,因此多方面的移動能力非常重要。排球隊員的移動能力的核心是低重心的快速移動,根據移動的特點,可以分為啟動力量、爆發(fā)力、制動力量、和反應力量。啟動力量是運動員以最短的時間內由靜止狀態(tài)發(fā)力的能力。在排球比賽中接發(fā)球的起動,攻防的來回各個方向的移動,都需要很好的起動力量,不同方向的跨跳能力,是爆發(fā)力的表現,在迅速變化之后,還要克服阻力做減速運動,這就是良好的制動能力,在排球比賽中,后撤步接完球后,要迅速的制動向前卡位。這些都是排球隊員要訓練的專項靈敏。
快速伸縮復合訓練對靈敏素質的提高有著非常顯著的效果,在排球項目中靈敏素質的一般表現為多方向、短距離的移動,跨跳等,徐萌[6]將快速伸縮復合訓練應用于足球運動員中,對比傳統的力量訓練對足球專項靈敏的影響,結果快速伸縮復合訓練組對足球專項靈敏影響比傳統的訓練方法效果更為顯著。張議丹[7]比較了兩種不同的快速伸縮復合訓練方式應用于腰旗橄欖球體能訓練中,最后對腰旗橄欖球專項靈敏的影響有著不同的顯著性效果,各項測試指標均得到了提升,對比第一種落地跳躍組,落地沖刺組更能提高腰旗橄欖球運動員的專項靈敏能力。
上述充分的表明了快速伸縮復合訓練與靈敏素質的關系,快速伸縮復合訓練有利于靈敏素質的提高。
排球屬于隔網對抗類技能項目,由于排球運動的專項特點,隊員們在比賽過程中需要不斷的跑動、不同方向的跳躍、不同方向的移動能力,還有一定的制空能力,由于一場排球比賽有時要持續(xù)1-2小時,這就要求隊員們面對重大比賽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即體能。排球當中的跳傳球、跳發(fā)球、網前的攔網技術以及各種姿勢各種位置的扣球能力都需要隊員有良好的彈跳力。所以排球隊員必須具備良好的基礎力量、速度、爆發(fā)力、耐力以及靈敏能力。在對排球隊員進行快速伸縮復合訓練的時候,一定要充分結合排球運動的專項特點,根據專項的動作技術設計具體的訓練方法和手段,以便于快速伸縮復合訓練更好的運用于排球運動當中,基礎力量是隊員進行快速伸縮復合訓練的基礎,在進行快速伸縮復合訓練之前,隊員一定要有一定的基礎力量做保障,訓練的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把握快速伸縮復合訓練的強度,制定訓練計劃,避免運動損傷,獲得更好的訓練效果??焖偕炜s復合訓練要與其他的訓練方法結合,取長補短,彌補快速伸縮復合訓練在提高排球隊員靈敏素質方面訓練的不足,快速伸縮復合訓練在對排球隊員的基礎力量、身體素質的條件、動作技術、離心收縮和向心收縮的耦連時間控制等要求很高。
快速伸縮復合訓練在排球隊員專項移動能力和跳躍能力方面效果顯著,要使快速伸縮復合訓練更好的運用到排球專項中一定要和排球的專項特點結合起來,確定正確的訓練方法、訓練手段和訓練負荷。排球隊員的反應能力和移動能力在平時的訓練過程中一般用信號刺激、目標移動的方法。信號刺激法是在運動過程中利用突然發(fā)出的口號,提高隊員對簡單信號的反應能力,或者是變化口號讓隊員做出不同動作以及高頻率動作的能力。例如,隊員在不同的距離上看教練員的手勢做不同的反應,如轉身、折返跑、移動、急停以及沖刺等等,或者隊員等教練的哨聲在規(guī)定的動作內做一哨聲一移動的高頻率練習。目標移動練習是在運動過程中隊員對移動的目標迅速的做出相對反應的能力。移動目標的練習方法首先對隊員的判斷能力的訓練,就是大腦對事物的預判能力和中樞神經的反應能力,對移動目標所發(fā)出的信號進行判斷并做出相應的反應。移動目標的訓練方法有任意的虛拋球訓練、跑動接球訓練,拋扣球訓練、聽信號的沖刺訓練、跑動加減速訓練、障礙接力訓練、反彈球追擊接球訓練等等,對于排球隊員來說,空中的移動、對手的扣球以及隊員的防守區(qū)域判斷自己好卡位,這些都需要迅速的做出判斷并做出相應的動作。判斷正確與否,往往會導致所選擇行動的正確與否。
訓練中應該注意控制訓練負荷,一般用練習的組數和練習的次數表示,在單腳練習過程中一般用腳觸底的次數或距離來表示,跳躍的高度越高,練習的負荷強度相應的越大,承受的負荷重量越大,練習的負荷強度越大。例如,一個隊員一開始是單腳跳練習3組,每組6次,以后的練習增加到5組,每組10次,逐漸增加。應該以能夠以負重深蹲一次自身體重的 1.5 倍臥推一次自身體重1.5倍。我們盡量保持每天接觸地的次數為25,每周100次,不能嚴格控制每天或者每周的觸地次數,可能會發(fā)生膝關節(jié)疲勞損傷。
總之,大家都知道排球比賽的不確定性,球場上的戰(zhàn)況瞬息萬變,排球隊員也是考察體能的運動,在球場上任何戰(zhàn)術和技術的發(fā)揮都要有一個強大的體能做支撐,隊員在球場的觀察能力、反應力都是對靈敏素質的考驗。所以,快速伸縮復合訓練在排球靈敏素質發(fā)展過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進行排球的靈敏素質訓練中要科學合理的運用快速伸縮復合訓練,注意快速伸縮復合訓練的影響因素以及注意事項,結合場地器材,和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區(qū)別對待每一位隊員,設計科學的訓練方法,提高隊員的靈敏素質,從而提高運動成績,奪得比賽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