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柔
王大花是個棄嬰。毛茸茸的時候被一戶人家買了給孩子玩,一身團肉兒在快被玩得奄奄一息的時候送到我這兒,沒幾個月就出落成一只大公雞。紅色厚實的雞冠,金黃色的翅膀,外加泛著熒光的綠尾巴,簡直就像是打畫里走出來的。
因為從小出生入死,王大花已非等閑之輩,知道第一時間鞏固自己的江湖地位是多么重要。小區(qū)里有好心人給流浪貓狗投放食物,那些餓急眼的家伙從四面八方奔來,只要這時候王大花在,它一瞪眼,盡管有的貓把臉已經(jīng)快湊到食物上了,也會看著王大花犀利的眼神默默退后。
因為長得好,王大花還經(jīng)常主動跟人合影。居然有一天一位奶奶站在小區(qū)當街夸了王大花十分鐘,說它懂得謙讓。我真納悶,這一切一只雞是怎么做到的呢?
王大花喜歡孩子、老人和女人,有眼力見兒,主動獻殷勤,這三類人摸它、逗它拍照,它都跟個職業(yè)模特似的讓怎么待著就怎么待著,可是見了成年男人,它身上每一根羽毛都充滿了警覺,誰都別想碰它。三號樓的一位大哥每次見到王大花都要追著拿腳踢它幾下,王大花倉皇躲了兩次之后,記住了這個仇家門牌號和上下班時間,掐好點兒就守在樓附近。只要那人一出來,王大花呼扇著翅膀,甩開黃色小短腿跑得那叫個快,瞬間沖到那人身邊,張嘴就啄,弄得這位大哥出門進門得留神,必須躲著一只雞走。后來他見到王大花可有禮貌呢!
大概王大花心里也清楚,光在江湖上有把子力氣不行,還得講修養(yǎng),所以最近它所有的時間都耗在下象棋上了。因為知道王大花不會受欺負,所以外面一暖和我就把它放出去了,太陽下山前它準在門外待著等回家。它一出門就半跑半飛往小區(qū)老頭們下象棋的亭子那兒趕,跟多著急似的。要是看見凳子上已經(jīng)坐滿了人,它會找自己熟悉的大爺拿嘴牽牽人家褲腿,大爺就會把它抱在腿上觀戰(zhàn)。如果它先到的,王大花就自己占個座站那兒看。它能一站幾小時,目不轉(zhuǎn)睛盯著棋盤,局不散它不走,連姿勢都保持不動。可惜沒人帶它玩兒。
王大花跟養(yǎng)鴿子的丁爺爺最好,因為他口袋里總能掏出來幾粒麻籽。有一次,丁爺爺剛擲地有聲地把棋子挪了一步,王大花就一次次地啄他上衣口袋,有了雞的提醒,丁爺爺悔棋換了一步。對面的大爺急了,揮起手扒拉王大花,非說它支招。真高看雞的智商,它能看出什么來啊,頂多是饞了。王大花也不干了,過去就是一口。最后的局面是,王大花站在棋盤上俯視一群老頭下棋,大爺們還都特別喜歡它。
因為不是養(yǎng)雞場,王大花在小區(qū)里也沒有找到自己的同類,所以就拿人當作了生活的參考,總是跟在人后面走。當你與一個小動物朝夕相處,就能發(fā)現(xiàn)它的性格它的心思,當然還有更多它的可愛。只有當王大花把米打翻在地,然后用倆腿兒刨得暴土揚長,我才意識到它是只雞。棄嬰成為雞精,贏得了大家的喜愛,也是難得的奮斗史。
(秋水長天摘自《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