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曰
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有一句經(jīng)典臺詞:“你可以叫醒一個熟睡的人,卻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兩年前該劇熱播時,王越不太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可現(xiàn)在他卻十分透徹,因為一張借條。
幾年前,實在的王越被同事誣陷而失業(yè)后,便在自家小區(qū)門口盤下一個小超市,成了個體工商戶。因價格實惠,又臨近小區(qū),小超市客源不斷,王越也憑借其性格優(yōu)勢,很快就和小區(qū)里年齡相仿的顧客打成一片,日子久了成了朋友。
其中,王越與小區(qū)居民趙贏、張猛最為要好,幾乎每天晚飯后,三人都會在小超市相聚聊天,偶爾在小超市里就地取材,吃個火鍋喝點兒小酒,若趕上王越有事外出,趙贏或張猛便成了臨時店主,幫忙看店,無論是賣出的貨還是收到的錢,從來都沒出過岔?!罢媸翘幊闪藢嵲诟鐐儍毫耍幸淮?,趙贏突患急性闌尾炎,還是我和張猛交替,輪番到醫(yī)院陪夜護理的?!?/p>
趙贏有個小毛病,喜歡借錢,數(shù)目倒是不大,還得也很準時,倒相安無事。沒想到事情突然有了轉(zhuǎn)折。
去年年初,趙贏像往常一樣向王越借錢,說是“和朋友做生意,錢全投里了,還需要10萬元周轉(zhuǎn),年底能還。這回可不白借,按照月利息8分付”。
王越心想彼此已是四五年的朋友了,還在同一小區(qū)知根知底,加上張猛在場做見證人,還算靠譜,就把手頭僅有的10萬元借給了趙贏。趙贏也是講究,當場寫下借條,標明借款金額和還錢日期,簽上名字后,遞給王越。出于信任又礙于情面,王越?jīng)]細看借條,直接揣兜里了。
轉(zhuǎn)眼,還錢的時間到了,趙贏卻遲遲沒有回應。最后,王越不得不去趙贏家催要錢款,意外在他展開借條時突然發(fā)生——趙贏的贏字,下半部分本是月貝凡,結果借條上寫的卻是月女凡,名字出現(xiàn)了錯誤。
“看來沒有趙嬴這個人,即便有,也不是我?!壁w贏揮了揮手里的身份證,不僅沒有還錢的意思,還顯得有些得意。
“分明是你給我寫的借條,你咋就不是你了?”王越激動地指著借條上借款人“趙嬴”二字,再看看面前的趙贏,想討論公道,卻不知道該怎么辦,一時語塞。
他只好奔向張猛家,尋求幫助。
“心放肚子里,這錢他還定了?!睆埫涂隙ǖ卣f,并講述了自己姨媽的遭遇,論證所言非虛。
2011年,姨媽的女婿向姨媽借了50萬元購房,寫下借條,承諾2011年12月還錢。當時姨媽想著只要女婿對女兒好,還不還錢無所謂,走個形式而已。結果好景不長,2019年,女婿和女兒離婚了,房子作為婚后財產(chǎn)需平均分割,姨媽當然不同意,因為女婿是用向她借的50萬元買的房。于是面對不肯還錢的女婿,姨媽將他起訴到法院。
可就在起訴前準備證據(jù)時,姨媽卻暈了過去。原來,借條上寫的還款日期是20011年!也就是17992年之后!法庭上,女婿更直言不諱,承認借條是自己寫的,但應按照借條上的還款日期,20011年還錢。法院審理后,認為借條上的時間屬書寫時的筆誤,最終判決還清借款本金50萬元。
姨媽的勝訴和自己的遭遇有點兒類似,盡管王越也依舊不知該如何證明趙嬴就是趙贏,但他覺得,這些借條上的貓兒膩,終逃不出法律這張網(wǎng)。他將趙贏起訴到法院。經(jīng)審查和筆跡鑒定后,法院認定借條上的簽名確實是趙贏字跡,趙贏看責任難逃,立即在法庭上答應還清欠款。
(文中人物均用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