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輝
(作者單位:安徽省阜陽市潁上縣十八里鋪鎮(zhèn)水利站 236213)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重點已經從投資建設逐漸轉化為運行管理,實現(xiàn)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價值最大化是當前相關部門和工作人員的首要任務。但從當前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運行現(xiàn)狀來看,還存在基礎設施設備損壞較為嚴重、工程運行效率低下等問題。對此,構建完善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績效考核指標體系,提高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水平已經迫在眉睫。本文以建立運行管理績效考核體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為出發(fā)點,對運行管理績效考核體系的原則和主要內容進行分析和探索。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績效考核是指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管理過程中,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方法構建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依據評價指標體系對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中的問題進行客觀分析,提出指導性的意見,實現(xiàn)運行管理工作的創(chuàng)新和改革,從而提高運行管理工作質量和效率,最大程度上保證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正常運行,保障農村居民的飲水安全和身體健康。因此,構建一個完善的農村安全飲水工程運行管理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對于運行管理績效考核工作的開展起著關鍵性作用。
在現(xiàn)階段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過程中,運行管理水平較低、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基礎設施設備維護能
河長制已建立,應加強水管單位和河長辦聯(lián)系,包括相互通報年度工作計劃,水管單位參與河長辦組織的水事執(zhí)法巡察,配合定期進行水事違法行為治理等。水管單位在水事違法行為立案查處需要強制措施的,除向上級行政機關報告外,也可向當地河長辦匯報反映,由河長辦組織實施強制執(zhí)行措施。另外水管單位應充分利用政府主導的水事違法行為集中整治活動,加大對疑難水事問題的清理。力薄弱、缺乏運行管理績效考核、管理部門服務水平有待提高等問題普遍存在,這些問題給農村飲水、飲水安全管理增加了困難。運行管理績效考核指標體系的構建有助于相關部門提升農村飲水安全服務質量,促進供水企業(yè)穩(wěn)定可持續(xù)競爭發(fā)展,保證居民的飲水安全,提升居民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中的參與度。
為了充分發(fā)揮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工作的價值,在構建運行管理績效考核指標體系的過程中,要保證其科學性和合理性,須遵循以下三個原則:
在制定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績效考核體系的過程中,首先要考慮是否能夠為農村的飲水安全工程帶來社會價值、經濟價值和生態(tài)價值的全方位體驗。其次在制定績效考核評價體系的過程中,是否結合了供水企業(yè)的實際情況,對于在運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即運行管理現(xiàn)狀有沒有進行準確的反映。
在運行管理績效考核體系制定的過程中,在真實反映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中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有沒有較強的規(guī)范性和可操作性,是否便于理解和分析。針對評價指標體系中的問題,指導人員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改進和完善,促進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績效考核體系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績效考核評價體系構建的過程中,應從供水企業(yè)的技術工藝、運營管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各個層面進行指標的描述,確保評價體系的可比性和可行性。
通過對當前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中存在問題的分析和研究,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績效考核體系可從組織管理、工程管理、安全管理、經濟與財務、群眾滿意度以及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等方面制定考核內容。
組織管理是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只有在確定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運行模式,明確了飲水安全工程的產權歸屬,建立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機構,配備了專業(yè)的管理人員,有了現(xiàn)代化管理設施的支撐,具備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確保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檔案資料的妥善管理,才能保證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因此在制定組織管理方面的考核內容時,應以工程產權、管理模式、機構的設備、人員的配備、基礎的設施條件、檔案的管理、制度的建設為主要考核標準。
工程管理是確保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順利正常進行的前提,而工程設施設備的完好是保證農村飲水安全的前提。作為飲水的供給工程,在工程管理方面,必須配備相應的水處理設備,以確保飲水安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設施設備損壞率較高,維修人員的專業(yè)素質和技術手段是保證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正常運轉的關鍵。因此在工程管理方面主要考核內容有設備是否完好、是否配套專業(yè)的水處理設備、工程運行中的維修率等。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首要任務是保障水質和水量的安全問題,從安全管理的首要任務出發(fā),主要考核內容有農村自來水的普及率;水質的安全保障,有無開展水質的日常檢測,水質是否符合人體飲水的安全范圍;水量的安全保障,是否能保證應急供水等。
現(xiàn)代化工程運行過程和經濟是緊密相關的,公益性較強的工程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也不例外。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要有充足的保障經費以及合理的財務管理制度,確保水價的合理性以及水費的收取率。財務以及審計的績效考核內容主要有:水價是否合理,水費在收取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沒有收不上來水費,資金支出和收入管理,賬務賬冊是否完備明晰等。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是惠民工程,主要服務對象是農民,因此在運行管理的過程中,應在保障基本效益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保障農民飲水安全。因此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績效考核體系應以農民對于工程的滿意度作為重要考核內容,如供水的質量農民是否滿意,包括水量、水質、供水的壓力、供水的連續(xù)性等;供水服務農民是否滿意;農村飲水安全運行管理中農民的參與度和農民對于工程運行管理的投訴率等,以此判定農民對于飲水安全工程的滿意度。
主要考核內容有工程保障能力、水源保證能力、政府監(jiān)管力度、政府扶持力度、經濟保障能力以及專業(yè)化管理隊伍配備情況等,通過以上內容對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做出評定。
通過有效開展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績效考核,對于不斷提升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效率和工作水平,充分發(fā)揮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作用,保障農村飲水安全,具有重要而積極的作用。在明確運行農飲工程運行管理績效考核必要性和迫切性的基礎上,應全面開展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的調研,明確運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遵循個性化與全面化、實行性、可行性等原則,構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績效考核體系,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穩(wěn)定與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