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國鳳
(遼寧城市建設職業(yè)技術學院,遼寧 沈陽 110122)
項目化課程設計的三個基本原則,一是圍繞能力本位,制定課程目標,使學生通過學習知識掌握專業(yè)能力。二是根據能力要求,設計合理的項目和任務。三是讓學生主動起來,課程的過程設計以學生為主,讓學生愿意學、積極地學、興高采烈地學。因此項目化課程設計可以分為整體教學設計,項目情境設計和單元教學設計。
整體教學設計很重要,它是項目化教學改革成功的關鍵。需注意以下幾點:
1.課程內容以職業(yè)活動、工作過程為導向,課程突出能力目標。在整體教學設計中,無論是教學目標還是教學內容都要以真實的職業(yè)活動和工作過程為導向設計,并突出能力目標。以此也突出項目化教學改革的目的和形式,并達到學生愛學、樂學、興高采烈地學的教學效果。
2.課程內容的主要載體是項目和任務,課程實施過程精心設計,課程環(huán)節(jié)做到滲透職業(yè)道德、職業(yè)規(guī)范、職業(yè)核心能力,職業(yè)核心能力主要體現在與人交流、與人合作、自我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項目和任務是工作過程,通過完成完整的項目任務提高職業(yè)能力。
3.課程的實施與考核以學生為主體,課程教學遵循在做中學,邊做邊學,知識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做一體化。項目教學改革和傳統(tǒng)教學改革的不同就在于,從教師為主體到以學生為主體的角色轉變,從先講后練到做中學,邊做邊學的教學模式的轉變,從知識理論實踐分離到理論實踐一體化的轉變。
設計什么樣的項目?怎樣設計項目和任務?什么是合格的項目?項目中的每個情境如何設計?這是項目情境設計考慮的幾個重點問題。需遵循以下原則:
1.每個單元教學的項目和任務,較小的項目,培養(yǎng)學生的單項技能。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有綜合的大項目貫穿整個章節(jié)甚至幾個章節(jié),也會有小的項目只涵蓋了2、3個任務。這些小任務在設計過程中應考慮如何訓練學生的單項技能。
2.綜合項目,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技能。綜合項目為中型到大型項目,可以貫穿整門課程,綜合項目可分解為多個任務,串成一個大項目。也可設計2-3個綜合項目,使學生熟練運用綜合技能。這些大的項目在情境設計中要多花心思,盡量把職業(yè)能力和職業(yè)素養(yǎng)及職業(yè)道德包含在內,突出能力目標。
3.單元教學設計。一個教學單元通常為1-4學時,每個單元結構必須完整。單元教學目標應該這樣寫:通過完成××(具體任務),學生能運用××(知識),培養(yǎng)××能力,完成××(具體的事情或某個類型的事情)。設計能力實訓過程要以學生為主體、以專業(yè)活動、職業(yè)工作過程為導向。
案例引入或情境引入要有項目任務驅動,從發(fā)布任務,師生互動研究任務到學生合作完成任務,任務完成之后,對知識進行歸納、總結、討論、提高、系統(tǒng)化,教師對任務的功能要求進行擴充,提出新的任務。在項目化課程改革中應改變幾個觀念,一是要改變“先學后用”的觀念,應先做后學。二是要改變“沒有全面系統(tǒng)的知識不能操作”的觀念,三是要改變“減少學生出錯”的觀念。
項目的整體設計、情景設計以及單元設計都是為項目化課程實踐作準備的,在實踐的過程中應遵循以下原則:一是要以學生主體項目訓練為主線,線上學習討論、線下實踐。教師課下通過有效的學習平臺及云班課等手機App發(fā)布學習任務,學生通過學習平臺進行學習討論完成任務,課上進行項目任務實踐教學。二是教學內容要項目化,課程資源碎片化,滿足多層次需求。三是學習形式多樣化,學習檢測智能化,學習成果評測多元化。四是基于成果導向理念進行教學設計和教學組織,實現技能和職業(yè)素質培養(yǎng)與企業(yè)要求對接。五是充分運用信息化教學平臺,實施線上與線下混合教學,提高教學成效。六是以崗位要求和能力達成為目標,改革評價方式,構建多元評價體系。
通過計算機項目一體化實踐總結出以下體會:一是上好第一堂課和最后一堂課很關鍵,第一堂課是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關鍵,最后一次課是課程總結的收尾工作。二是在項目教學的同時,要兼顧知識的系統(tǒng)性教學。三是組織技能比賽,以賽促教。比賽是檢驗教學改革是否有效的關鍵。并能促進學生學習主動性和創(chuàng)新性,從而達到促進教學效果的目標。四是要保證所有學生獲益。任何一種教學改革都要以學生收益為總體目標,不是大部分學生收益而是全體學生收益。五是與企業(yè)建立經常性交流,課程改革需要具有較多企業(yè)實踐經驗和教學經驗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