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娟
(河北民族師范學院,河北 承德 067000)
“人文”一詞始見于《周易》,原意為修飾。為了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建設交通強國這一要求,2018民航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會議指出,建立“平安機場、綠色機場、智慧機場、人文機場”標桿體系,對標全球一流機場,打造和運營集內在品質和外在品味于一體的現代化民用機場。此處的人文二字被賦予了新時代的特征,與《周易》中的“人文”有本質的不同?!叭恕币庵敢匀藶楸?,“文”意指文化為重。就是在保證旅客效率出行、尊嚴出行、品質出行的基礎上提供個性化、多樣化的服務,展現空間品味、環(huán)境品味、文化品位和服務品味,彰顯中華文化自信,更好滿足大眾日益增長的美好出行需要。
在政策的指引下,我國的人文機場建設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雖然仍處于起步階段,但一些勇于進行嘗試的機場在充分解讀政策綱領后,結合自身的實際特點和優(yōu)勢,在人文機場的建設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可喜的成績??偟膩碚f,最先進行人文機場建設嘗試并取得成績的機場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地處一線城市,地理位置優(yōu)越,旅客資源豐富、基礎設施完善、實力雄厚的機場,如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等。二是地處經濟欠發(fā)達城市,但當地文化底蘊深厚、地域特色鮮明、民族文化傳承悠久、旅游資源豐富的機場,如寧夏銀川河東機場、鄂爾多斯伊金霍洛機場等。這一現象充分說明,人文機場的建設固然有經濟因素影響,但經濟因素絕不是人文機場建設好壞的決定性因素。人文機場重“人”,重“文”,雙管齊下、雙拳出擊。既要讓旅客感到舒心、省心、放心、開心,又要在機場建設中融合空間品味、環(huán)境品味、文化品味和服務品味,對旅客上心,對文化傳承用心,不是簡單的用金錢堆砌出千篇一律的范式機場。下面讓我們分別來感受一下優(yōu)秀人文機場的用心之處。
成都雙流機場從安全、服務、環(huán)境等方面入手,處處體現“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首先,安全是人文機場建設的先行官。沒有安全,一切人文建設都是空談。作為空防安全第一道防線的安檢站,地位尤其重要。機場以安檢“班組”這一最小安全生產單位為著力點,讓安全文化理念在班組里落地生根,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讓廣大安全員的責任意識由被動的“要我安全”向主動的“我要安全”轉變,做到了對安全隱患零容忍。其次,雙流機場喊出“真情服務”的口號,為了提升旅客的過境體驗,機場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在過檢高峰時,變直行排隊為“雙向直行+蛇形排隊”,減少了旅客等待的時間。針對特殊人群,如老幼病殘孕、軍人、晚到旅客等開通專屬通道,讓旅客感受到機場服務的貼心與用心。再次,雙流機場大力改善機場環(huán)境氛圍,將“四川特色”融入到安檢中來,利用民俗、風景、國寶熊貓等元素,對安檢通道進行升級改造,讓旅客在等待安檢的過程中,既開拓了眼界又歡愉了內心,減少了旅客等待安檢的焦慮感。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是陜西對外展示的窗口單位,在人文機場建設的道路上,咸陽機場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弘揚了陜西的歷史文化,宣傳了陜西的文化旅游產品,實現了服務品質的升級,繼而提高了咸陽機場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咸陽機場從四個方面打造人文機場,首先,全方位展示陜西文化元素,不論是航站樓、交通樞紐的建筑還是廠區(qū)、飛行區(qū),還是通往機場的地鐵、高鐵、高速等配套設施上,都有文化元素的體現,形成了規(guī)?;夯臋C場人文空間。其次,在建筑中融入傳統(tǒng)建筑符號和語言,西安歷史悠久,建筑風格自成一脈,機場建筑沿襲了陜西建筑獨特的風格,辨識度極高。諸如秦始皇、顏真卿等歷史名家膾炙人口的故事也被機場用現代的藝術形式展現在游客面前,形成了機場獨一無二的文化品牌。再次,咸陽機場深度挖掘陜西當地的文化風俗、歷史傳統(tǒng)、名族個性等因素,把兵馬俑、剪紙、皮影等元素應用于機場設施的建設之中;在機場中開辟專門空間,展示陜西特色的手工藝品,并提供原料和講解,使旅客可以親身參與到手工藝品的制作中來,領略陜西藝術之魅力;在機場定期舉辦民俗文化演出,展現陜西當地文化。最后,咸陽機場抓住了國家大力發(fā)展人文機場的契機以及陜西政府對機場發(fā)展提供的優(yōu)惠政策,與空港新城一起打造“臨空經濟區(qū)”,帶動區(qū)域發(fā)展。
河東機場被譽為寧夏自治區(qū)首府的空中門戶。2016年12月27日,河東機場T3航站樓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時至今日,在河東機場,“以人為本”已經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份堅持。首先,機場采用先進設備,不斷提高旅客體驗的舒適度。河東機場全部采用雙視角X光機進行安全檢查,雙視角下讓危險物品無所遁形,且判斷準確,無需復檢,這一舉措大大節(jié)省了旅客排隊等候安檢的時間,提高安檢效率和安全性;引入人臉識別系統(tǒng),使旅客在安檢和登機時無須手持證件和登記牌,只需站在攝像頭視線范圍內“刷臉”即可,節(jié)省了時間又解放了旅客的雙手,減少了旅客對登機牌過分關注的焦慮感。其次,河東機場為特殊人群給予貼心關懷,這種關懷不僅體現在為特殊人群開辟專屬空間這種“硬標配”上,更多的是從需求者角度出發(fā),外觀設計、文字標語、內部裝飾等處體現貼心“軟裝潢”,營造家的溫馨。比如母嬰專用的“媽咪小屋”,白色的小院,綠色的植物,紅色的房子、大大的奶瓶標識,帥氣“門衛(wèi)”大黃蜂,還有滿屋子的玩具,家一樣的感覺讓媽媽和寶寶們拍手稱贊。再次,河東機場在行走通道中融入民族印記、民俗印記,向游客展示獨一無二的特色文化。機場中都有大量狹長的行走通道,猶如“雞肋”一般的存在,長而窄的設計使行走通道利用起來十分困難。河東機場依據行走通道的實際特點,建設民俗一條街,把老一輩寧夏人生活的場景真實還原,一個個獨立、形象又具特色的小院讓游客們流連忘返,通過行走通道時再也不覺得冗長無味,既增長了見聞,又享受了時光。
人文機場首先要“以人為本”,而以人為本簡單來說就是要滿足顧客的各種需要。對于旅客來說,最先要滿足的就是安全需要。因此增強安全意識,加大安全力度,保證安全運行,讓顧客放心出行,是優(yōu)秀的人文機場最先要具備的品質。其次面對著品味越來越高的顧客,千篇一律的范式機場已經不能再滿足大眾不斷增長審美需求。機場,既要美的賞心悅目,又要美的別出心裁,還要美的低碳環(huán)保。建造綠色機場,用環(huán)保創(chuàng)新的材料,獨具匠心的設計,把美景、把文明、把低碳思維展現在旅客面前,讓旅客在欣賞美景的同時又增強了環(huán)保出行的意識,一舉兩得。再次,滿足了顧客的安全需要,審美需要后,與旅客出行最直接相關的需求就擺在了機場的面前,那就是便捷需要。給機場賦予智慧,讓機場成為旅客出行的一位“大管家”,讓旅客可以用最少時間,耗費最少的精力就得到需求的滿足,給旅客最貼心的的關懷,這是智慧機場,也是未來優(yōu)秀的人文機場必須要具備的品質。因此,總的來說,未來的人文機場,要想做到“以人文本”,必定能夠同時滿足旅客的安全需要、審美需要和便捷需要,必定是集安全、綠色、智慧、人文為一身的“四有”機場。
隨著全球一體化的推進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攀升,人們的出行需求越來越迫切。飛機作為最安全、最快速的交通工具,正逐漸取代鐵路出行、公路出行,成為普羅大眾最喜愛的出行方式。天南海北的人聚集在機場,機場也就成為了把所在地推向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窗口。如何在這一方天地中把當地的風貌展現在旅客面前,是機場建設中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建設人文機場,展現人文風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當地傳承百年乃至千年的民族符號、民俗符號。集當地百年智慧于一身的民俗傳統(tǒng)、風土人情、民族習俗是最能體現當地特色的元素,也是在建設人文機場的過程中最應該首先展現的內容。民族符號、民俗符號的展示,在機場層面來講,既響應了國家對“四有”機場建設的號召,又增加了有別于其他機場的獨具魅力的元素,還向游客展現了當地風土人情,為當地旅游事業(yè)的發(fā)展增添助力,提高了機場的層次地位和影響力。在旅客層面來講,既拓展了視野,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大限度的了解當地的文化歷史,又享受了時光,減少了待機時間的不適感和焦慮感,愉悅了身心。因此,未來人文機場的建設,必定會融入當地的民族元素、民族元素。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有特色才有優(yōu)勢,這是人文機場建設的必由之路。
社會越發(fā)展,人們對服務的要求就越高,服務意識就越強。這里所說的服務不是低層次的服務,不是機器都可以完成的制式服務,有著有規(guī)范的語言、規(guī)范的答案。優(yōu)秀的人文機場提供的服務應該是高層次的服務,是人與人之間有情感交流的服務。這種服務也不是人與人之間被動的責任式服務,而是用心交流的真情服務。人文機場的建設最后還是要回歸到“人”字上,建設人情機場、人味機場,這是任何智慧機器無法做到的也無法替代的。讓員工有責任感,讓顧客有歸屬感,營造家的氛圍,這才是未來優(yōu)秀的人文機場所應到達的層次和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