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秀花
高中語文新課標“課程目標”中的“交流與表達”部分共九條,強調了書面表達與口語表達并重的課程原則,把作文教學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文既是衡量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高低的關鍵,也是高考語文考查的重點。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老師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但高中語文教學中存在著重基礎輕作文的現(xiàn)象,對作文教學教師常常是訓練次數(shù)雖多,但指導卻蜻蜓點水、評講輕描淡寫,并沒有點燃學生的寫作激情,打開學生的思維想象,作文教學過程被嚴重弱化,這種急功近利的應試教育思想,從根本上影響了作文教學質量。走出作文教學認識誤區(qū),真正把作文教學落到實處,使學生真正愛寫、樂寫、會寫,既是提高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需要,也是全面提高作文質量的關鍵。下面筆者結合多年的作文教學實踐,將自己的體會闡述如下,與各位同仁交流共享。
一、注重詞匯積累,重視文本知識
作文是語言文字訓練的綜合表現(xiàn),它是將一些單一的字、詞乃至句子,通過一定的邏輯關系,嚴密地組合在一起,表達具有一定意義的主題。詞匯積累的越多,學生的作文表現(xiàn)力就越強,如同搞建筑工程,建筑材料越豐富,建筑工程就會越漂亮。當然,詞匯的積累,并不是讓學生單純地去記簡單的詞語,而是引導學生通過查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等方式準確理解詞語的基礎上去積累,并不斷的在交流和表達中熟練應用。積累的詞匯可以是教材上的,也可以是課外讀物的。
積累語文內容,重視文本知識。“重視文本”是新課標要求,而且很多課文的思考練習中有“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佳句”這樣的練習,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到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摘抄一些好詞佳句為寫作做好鋪墊,能夠讓他們有詞可用,有話可說,使他們自己的文字變得更加優(yōu)美,充滿文化底蘊。比如:在學完《登泰山記》這節(jié)課后,我就讓學生摘抄好詞佳句,并用其來寫游記(如登永昌的武當山記、游北海子等),學生各個面露喜色。
二、指導學生寫好日記,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
日記是學生表達自己思想最方便、最有效的形式,日記的記述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寫自己在一天中的所見、所聞、所做或所感的事,也可以寫自己讀過文章后的心得體會,如果沒有可寫的東西,也可摘錄讀過的文章中的好的字詞或句子,感受和欣賞妙文佳句,培養(yǎng)自己的寫作興趣,字數(shù)不限、篇幅可長可短,有話長說,無話短說,總之每天必寫一篇,長期堅持,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必然會提高。
對于初寫者,往往會出現(xiàn)無話可說或滿腹言語無法表達的情況。對于這樣的情況教師要鼓勵和引導學生認真去寫,寫一句簡單的話,甚至去寫一些簡單的詞語。以后要引導他們利用擴句的形式,將一篇文章逐步完善,直到寫到自己滿意為止。對于日記,教師要求每個學生必須認真寫,并不定期地進行抽查。當然,這不能流于形式,教師對抽查的日記要認真批閱,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可采用面批的形式,并給予及時正確的評價,要多給予鼓勵,恰當?shù)闹赋鲥e誤。對學生評價的過程就是提高作文能力的過程。在訓練中培養(yǎng)興趣,養(yǎng)成愛寫作的習慣,時間一長,學生自然會產生寫作興趣,作文水平也就自然會提高。
三、講評作文,形式多樣
講評作文時,對于好的文章,教師要拿到班里讀給學生聽,然后讓學生根據(jù)各自感受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最后教師結合文章及學生的評語做總評,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而真正掌握這類文章的寫法。
同時,開展多種形式的作文批改。如全閱評價、重點批改、個別面批、自批自改、互批互改等。由于筆者長期堅持,學生基本形成了良好習慣,評改細致,點評到位,大家的評改積極性相當高,并把批改作文當作了學習的好機會。這種做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增強了互動交流,提升了學生的寫作鑒賞水平,同時又為教師的評閱節(jié)約了大量時間。學生做到了能獨立修改自己的文章,樂于切磋交流,樂于相互展示和評價寫作成果。
在指導作文時,對于初學者,教師要讓他們寫命題作文,同時教師要寫下水作文,進行角色互換,用心體會此次寫作中的難點,這樣作文指導會更有針對性。先讓學生掌握各種命題的作文形式,漸漸地,教師可只給題材或范圍,也就是非命題作文的形式,讓他們在一定的范圍內想寫什么就寫什么,這樣,他們就會有話可說,也利于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四、構建情景,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現(xiàn)實、最活躍的部分。推進新課程下的作文教學,首先必須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和動機,增強寫好作文的信心。高中語文教學時間緊,學習任務重,如果只是一味地強調語文知識,其結果必然會適得其反。緊張而繁重的高中階段,需要教師為語言開發(fā)創(chuàng)造一種寬松的學習氛圍。
教師要善于把情境引入課堂,把激勵引入課堂,把美文帶進課堂,把生活帶進課堂。結合學生的情感、志趣、思考,把他們的視野引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讓他們關注、思考、分析各種復雜現(xiàn)象和社會熱點,增智廣識,提高洞察力。讓學生關注身邊事,收看新聞,寫作時評;閱讀報刊美文,寫下讀書筆記。如果教師善于誘發(fā)學生的生活積累,引導他們關注生活,產生強烈的寫作興趣,使學生產生一種迫切寫作的心理需要,激勵學生積極表達,作文教學一定會成功。
如針對今年的“和諧社會”“綠色能源”、中央提出“一帶一路”戰(zhàn)略、“環(huán)境保護”等熱點問題闡述表達自己的看法,在評閱作文時,教師評價應多看寫作過程,了解學生以前寫作水平,重視學生的寫作進步,組織交流學習,及時肯定進步,指出問題,讓學生在享受成功的體驗中熱愛寫作,自覺主動地投入到讀寫訓練之中。
綜上所述,高中作文教學是語文課改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轉變觀念,樹立“大作文”觀念,把作文與生活實際緊密聯(lián)系起來,要認真觀察生活中的感人故事,深入大自然,感受大自然,要著力建構作文情景,點燃學生寫作激情,開啟寫作智慧,促進學生愛寫、樂寫、多寫,體驗因寫作成功所帶來的愉悅感,使學生享受到寫作的樂趣和生命成長的快樂,凸顯生命的靈魂和活力。
作者通聯(lián):甘肅永昌縣第一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