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
(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縣第六幼兒園,貴州 六盤水 553600)
所謂的幼兒手工教學,即為幼兒老師為幼兒提供各種工具、各種材料,讓幼兒對材料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加工改造,進而形成新事物的美術活動。手工活動教學可以為幼兒提供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讓幼兒體驗動手學習的快樂,在快樂中獲取知識,在開心中取得收獲。另外,手工活動教學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激發(fā)幼兒用創(chuàng)造性的想法表達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獨特的認識來了解客觀事物。由此可見,手工活動教學在提高幼兒創(chuàng)造性和空間知覺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教學優(yōu)勢。
幼兒時期的孩子身心發(fā)展尚不健全,其思維等各項能力皆處于待開發(fā)狀態(tài),在面對事情時,其思維轉換能力較弱甚至不具備,即難以從他人角度思考問題[1]。因此,幼兒園教師在開展手工教學活動時,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年齡、按照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制定和實施教學計劃,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并采取循序漸進、因材施教的方式進行教學。例如,在開展折紙手工活動時,教師可以讓幼兒事先觀看相關的操作視頻或折紙模型后,并針對小班、中班和大班的不同分別掌握好折紙的難度。對于小班的幼兒需要利用簡單的材料和折紙工序,而對于中班和大班的幼兒則需適當增加材料和工序方面的難度。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給予幼兒充足的自我發(fā)揮的空間,但也要對于幼兒的疑問及時給予幫助和解答,因材施教,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進而逐漸全面地提升幼兒總體的動手能力。
一些幼兒園手工活動教學的形式較為單一,在材料的使用上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不僅造成幼兒園教學資源的浪費,還難以提升手工活動教學效果。對此,教師應高效整合手工活動所需的資源材料,進而為幼兒們提供一個更加豐富的創(chuàng)作空間,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準備手工材料時,教師應
按照具體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進行準備,同時還應充分考慮不同班級層幼兒的特點,將幼兒園中一切可利用的資源進行整合,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和形式,不斷提高手工材料的使用率[2]。同時,教師也應該重點培養(yǎng)幼兒節(jié)約資源的意識,將可再次利用的資源進行收集,以供下一節(jié)課中繼續(xù)使用。例如,教師可讓學生保留日常生活中的包裝紙、水瓶等,并將其利用在手工課堂中。在制作的過程中,也應增強幼兒節(jié)省材料的意識,避免出現(xiàn)浪費現(xiàn)象,以提高資源利用率的同時逐漸強化幼兒的個人素養(yǎng)。
手工活動教學的開展對幼兒綜合能力的提升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在傳統(tǒng)的手工教學活動中,教師常常會根據具體的操作步驟對幼兒進行層層教學,這種模式下幼兒雖然進行了手工鍛煉,但對幼兒的思想和創(chuàng)造力具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在進行教學時,教師應重視對幼兒的啟發(fā)式和引導式教學方式的使用,發(fā)揮出手工活動教學的優(yōu)勢和特色,從而在培養(yǎng)和提高幼兒主動學習意識的同時激發(fā)其創(chuàng)造力等潛能。例如,針對不同的節(jié)日,如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兒童節(jié)等,教師應為幼兒準備充足的手工材料,讓他們手工制作節(jié)日禮物。在制作過程中,教師應適時給予一定的指導性意見和幫助,但是不能過多干涉幼兒的創(chuàng)作,促使保留自己的創(chuàng)作思想,制作出獨一無二的作品[3]。除此以外,教師還應重視對幼兒審美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引導幼兒在生活中多多觀察身邊的一些手工作品,進而逐漸增強幼兒對藝術的感知,不斷地開發(fā)其創(chuàng)新性思維以及作品的制作設計能力。例如,在折紙、剪紙等手工活動中,在教師將相關的技巧告訴幼兒后,應由幼兒進行自由創(chuàng)作,從而提升幼兒對藝術的敏感度。
在開展手工活動的時候,在一些鉛筆、剪刀、膠水等應用的過程中,如果不夠小心,就很容易會對幼兒產生傷害。幼兒在操作上可能會不小心被剪刀劃破,不小心吞食橡皮泥等。在手工活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對幼兒安全意識的培養(yǎng),讓幼兒更好地保護自己,避免受到傷害,這對幼兒日后的成長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手工教學活動前,教師要對不同工具的使用方法進行詳細的講解,并對一些工具的危險性進行明確的闡述,并可以利用一些案例和故事來進行介紹,這樣幼兒的理解效果可以更加深刻[4]。例如,在剪刀工具的使用之前,教師可以利用《不能玩大剪刀》中的小點點或《大耳朵圖圖》的親身經歷來告訴幼兒剪刀只能用來剪紙不可以傷害自己,并且不能將剪刀對著別人,避免對同伴造成傷害。在活動的過程中,教師也要有意識地對幼兒的秩序感進行培養(yǎng),讓他們更好地遵守課堂秩序,這對幼兒的成長來說也是非常關鍵的。比如,針對幼兒對“警察叔叔”的崇拜心理,可以組織開展角色游戲《交通警察》,讓幼兒扮演他們所崇拜的“警察叔叔”,使之懂得橫穿馬路要走斑馬線,走失時要找警察叔叔幫助,能較熟練地說出父母的姓名、家庭住址、電話號碼或用電話求救。
總而言之,對于幼兒階段的啟蒙教育來說,手工活動教學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在相關教學實施的過程中,要確保教學活動具備較強的趣味性、針對性以及創(chuàng)造性,并且結合幼兒特點,突出幼兒的主體性學習地位,對于教學內容進行合理選擇,提高教學活動的可操作性與實用性,更好地對幼兒的思維能力進行培養(yǎng),讓幼兒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