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素梅
高中教育的價值何在?它在哪些方面作用于學生,更為深刻持久地影響著學生發(fā)展?銅陵一中在提升立德樹人實效的探索與實踐中找到了答案。據(jù)校長王屹宇介紹,學校以“做有溫度的教育,辦有魅力的學?!睘槔砟?,構建了多層次、多類型、多元化的德育體系,在確保教學質(zhì)量高位攀升的同時,鍛造和提升了學生“為學”時的思維品質(zhì)、“為人”時的綜合素養(yǎng),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
“怎樣讓學生有感情、有溫度、有理性、有角度地去感受這個世界,同時又能發(fā)現(xiàn)自我、培養(yǎng)能力?《一中一月》提供了這樣的平臺。”王屹宇口中的《一中一月》是該校學生于2013 年3 月自主創(chuàng)辦的一份報紙,一直以來,該報遵循“尊重事實,傳播理想,開啟民智”的原則,聚焦校園大型活動以及國內(nèi)外備受關注的重大事件,并對其進行調(diào)查、報道和評論。這份報紙分正刊和副刊兩部分,正刊主要刊登校內(nèi)新聞、社會熱點、專題報道、人物采訪等,副刊分為萬象、生活、探索、文學四個版面。
“《一中一月》組稿團隊是學校最前衛(wèi)、最自主、最勇敢的學生團體,每一個《一中一月》成員都有那么一點勇于探險的精神和理想主義?!眲?chuàng)刊人張弘毅如是說。
張弘毅在2013 年創(chuàng)辦《一中一月》時才上高一,一天,他將一份獨立制作的A3 紙大小的小報貼在學校公告欄上,引起了師生關注。小報雖然略顯稚嫩和粗糙,但文筆大膽、尖銳,對學校管理提出質(zhì)疑和批評。原本以為他會被政教處嚴處,沒想到結果恰恰相反?!斑@個學生身上有一些珍貴的東西,是學校過去的教育很稀缺的。我們不應該壓制他,而是要保護他、幫助他?!蓖跻儆钫f。
從此,《一中一月》成了學生個性成長的新陣地。學校提供印刷費支持張弘毅辦報,并幫他把關,他也成了首任主編,從最初的單兵作戰(zhàn)到不斷招兵買馬,該報現(xiàn)有業(yè)余編校人員150 人左右。報紙雖被校方“收編”,但風格依舊鋒芒畢露。從班級、學校到銅陵市的大事小情,都在他們的“針砭”之列。
作為評論文達50%以上的學生刊物,《一中一月》打破了以往??某R?guī)運行模式,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主導,多角度反映當代青年學生的精神面貌與道德思想。目前,該報下設編輯部、宣傳部、財務部、廣告部等多個部門,并成立6 大新媒體,報紙每期印刷量達4000 份,社會取閱點37 個,每期約300 份流向省外,網(wǎng)站每月瀏覽量在2000 人次左右。
“學生們懷有一顆‘折騰’的心,常對學校批評多、表揚少。他們曾對食堂進行專題報道,很多事實都用數(shù)據(jù)說話,雖然內(nèi)容‘扎心’,但報道對食堂發(fā)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蓖跻儆钫f,“《一中一月》有很濃的《南方周末》味道,這個味道保留至今。我認為,批評可以,但如何用正確的眼光打量這個社會,學校在愛護他們的同時更需要引導和培養(yǎng)?!?/p>
銅陵一中教育者面對學生成長中的需求與困惑時,持有的那份開明與寬容令人佩服?!拔覀冇X得學生們很有思想,他們心里有話要說,就應該讓他們表達?!蓖跻儆钫f,“《一中一月》雖然曾榮獲全國校報評比一等獎,也于2016 年掛牌成為《安徽青年報》學生記者站,但學生從不承認這是一份校報,他們自稱是‘獨立’的第三方。我們很驕傲,它是學生的寶貝,就是我們的寶貝,我們要呵護它?!?/p>
《一中一月》的發(fā)展并非一帆風順。第三任主編劉文潔在辦報時就遇到了困難,當時家長反對的聲音特別多。據(jù)家長反映,劉文潔為了《一中一月》的采編工作經(jīng)常忙到凌晨3 點,林澤宇作為《一中一月》企劃部部長,花費較多時間拉廣告,家長擔心他們這樣會影響學習和身心健康,便找學校商量能否讓孩子們退出辦報工作。家長、孩子、班主任三方對此有了一定的分歧。為了解決問題,學校專門舉辦了一期《一中一月》辦報沙龍,把矛盾擺到桌面上談。
兩名學生的班主任方平當時參加了沙龍,“本來我擔心家長、孩子雙方尖銳對立,已做好了調(diào)停準備??陕犃撕⒆觽兊慕涣骱?,家長的立場轉變了,還鼓勵他們繼續(xù)加油好好干。因為我們都看到了孩子在辦報過程中提升了自身的綜合能力與素養(yǎng),由衷地欽佩他們。”
后來,學校想了一個折中的辦法,規(guī)定《一中一月》主編高二時必須卸任。“《一中一月》對學生的品德修為和思維品質(zhì)培養(yǎng)起到了積極作用,這些孩子的學習不僅沒受影響,而且都考上了理想的大學。”方平說,“張弘毅考上了中國政法大學,并保送讀研;劉文潔考上了南開大學;林澤宇考上了中山大學?!?/p>
“同學們,你們是銅陵的未來,國家的希望,希望大家學思踐悟、雕刻自己、激揚青春。”2018年,銅陵一中文科實驗班“浮山地理和歷史文化遺存保護”社會實踐課題組的學生收到了銅陵市委副書記、市長胡啟生的一封回信,信中肯定了他們“知行合一”的精神和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懷。這緣于學校著力打造的學生發(fā)展性課程和成長性課程,101 個研究性學習課題、42 個學生社團及諸多選修課、主題活動課程等,將“立德樹人”滲透在每一門學科中。
據(jù)“浮山地理和歷史文化遺存保護”社會實踐課題組指導教師方平介紹,該課題組所撰寫的調(diào)查報告榮獲安徽省青少年科技論壇二等獎。作為地理教師,方平更看重學生把地理原理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用課堂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yǎng)他們了解社會、觀察世界、認識人生的正確態(tài)度與價值觀。
為突出“立德樹人”主線,銅陵一中教師在自編校本教材中將游與學緊密結合,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與實踐能力,提升人文及道德素養(yǎng)。
銅陵一中于2013 年成立社團聯(lián)盟,有藝術、體育、思想、人文、科技等五大類,共有學生社團50 個,其中市級優(yōu)秀社團5 個。該社團積極貫徹新課程理念,一切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需要為中心、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努力探索全面育人環(huán)境、多彩自主的教育活動,并形成了以學生為主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的“三自”體系。
“社團培養(yǎng)了學生‘帶得走’的能力,也促進了拔尖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培養(yǎng)。”據(jù)王屹宇介紹,考古學社是該校含金量最高的社團之一。該社團是學生陸敏慎因熱愛考古而自發(fā)成立的一個社團,后來成為安徽省首個依托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成立的社團。近3 年該校先后5 人獲北大考古夏令營優(yōu)秀營員稱號及北大自主招生初審資格,陸敏慎在考取全省高考文科第6 名的成績后,也堅定并欣然地選擇了北大考古學專業(yè)。
“學生們不僅要有大愛、大德的情懷,還要有愛的能力?!蓖跻儆畋硎荆拔倚5闹驹阜栈顒尤坑蓪W生自己組織,他們的服務意識極強。”近年來,銅陵一中圍繞培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根本目標,把學生志愿服務作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內(nèi)容。2016 年該校成立志愿者協(xié)會,開展了豐富的愛心志愿服務活動。
“立德樹人,不只是一種概念,它還體現(xiàn)在他人需要幫助時,利用所學技能做力所能及的事?!睋?jù)紅十字社團社長、高一學生古樂言介紹該社團為普及醫(yī)療衛(wèi)生救護知識,弘揚人道主義精神做出了積極貢獻。
“北山何蒼蒼,花木何芬芳;黌舍嵯峨接大荒,弦歌永不輟;蔚為邦國光,生聚教訓憶越王……”走進銅陵一中校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本書雕塑,上面鐫刻著校歌《北山之歌》歌詞。銅陵一中始建于1938 年抗日烽火之中,是一所歷經(jīng)80 余年風雨的老校。經(jīng)歷過戰(zhàn)火紛飛,學校承載著有識之士的強國之夢,堅守著辦學者的教育初心,立德樹人的辦學宗旨始終貫穿學校的發(fā)展演變之中。
“我們將校歌印在錄取通知書上,新生入校時,要求學生唱會;舉辦畢業(yè)成人禮時,學生也要唱?!蓖跻儆钫f,在80 余年校史的價值傳承與重塑中,該校為國家和民族培養(yǎng)了一大批文理并重、平正通達的人才。院士校友陳星弼現(xiàn)已年近90 歲,令人感動的是,他依然能將校歌從頭唱到尾,每次唱時他都熱淚盈眶。他說,在那個抗戰(zhàn)的年代,青年學生走出校門去參軍,一路走一路唱,眼淚把路都打濕了。王屹宇說:“院士老人家的話觸動了我們。學校既要讓學生埋頭讀書,精進學業(yè),也要讓他們抬頭看世界,造福蒼生?!?/p>
多年來,銅陵一中連續(xù)舉辦主題為“責任與擔當”“夢想閃耀星空”“奮斗點亮青春”“砥礪、奮斗、擔當”的成人禮活動,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同時,學校每年畢業(yè)季向每一個畢業(yè)生贈送《憲法》,使學生意識到肩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八械倪@些形式,初衷都是喚醒學生的靈魂,讓‘成人’成為其人生旅途上的應有之義?!蓖跻儆畋硎?。
新媒體平臺“北山之子”微信公眾號由銅陵一中優(yōu)秀畢業(yè)學子自發(fā)創(chuàng)建,平時進行校友的生活分享、思想交流。在高考沖刺階段,“北山之子”為高考學子提供高校專題介紹、備考建議、志愿輔導等,成為一中畢業(yè)生與在校生溝通交流的橋梁。
近年來,銅陵一中陸續(xù)邀請知名學者、杰出校友等來校開壇講學。該校桂山書院大講堂現(xiàn)已開講33 期,講學者中有院士、國務院參事、知名教授、金牌教練等。他們紛紛從四面八方返校,與學弟學妹交流互動,見證母校發(fā)展,重溫師生情誼?!拔蚁?,這就是不忘初心、感恩母校的北山之情。”王屹宇說。
學成以報國的使命深深烙在每個一中學子心中?!皬母呖冀嵌葋碇v,一中有很多成績可以說。但對教育者來說,有趣的還是對人的培養(yǎng),這是教育的本源。不僅僅是高考狀元令我們驕傲,每個學生的成長都值得自豪?!蓖跻儆钫f,“隨著德育的深入開發(fā)與拓展,我們欣喜地看到學生們的反思與批判、責任與擔當、自我與家國,更看到了他們閃爍光芒的自由獨立的思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