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明
“讓游泳者到水中去”是交際語言教學理論的核心思想,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避免單純傳授語言知識的教學方法,要突出交際能力、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只有在有聲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習語言,才能更好地引發(fā)學習興趣,喚起學習積極性,促進其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熟練運用英語的目的。因此,英語教學中應設計合理有趣、真實生活化的教學活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交際,在教學中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學以致用。
為摸清學生英語課堂交際學習的行為與心理,更好地促進小學英語課程改革,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最近,我們對本校三到六年級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進行了調查,調查主要采用的是問卷和座談的形式。調查結果表明,目前,制約小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主要障礙有:1.輕視英語口語;2.學生的“惰性心理”;3.英語語言環(huán)境的匱乏。那么,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交際能力呢?
所謂開口能力,就是通常講的言語表達能力,即英語課程標準上強調的語言技能的能力。在英語學習中樂于參與、積極合作、主動請教,以“說”為口語表達訓練的起點和突破口,使口語交際成為學生輕松而充滿樂趣的事情,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使學生輕輕松松地進行口語交際。因此,我們必須創(chuàng)設英語口語交際的時機,有的放矢地開展多種形式的訓練。對于小學生來說,關于英語交際的話題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自我介紹,介紹家庭成員和朋友,介紹自己的家,介紹一個動物,等等。如:在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3B Unit8 We are twins!這單元的句型Who’s he/she?He’s/She’s….時,我設計了小記者采訪的形式,進行自我介紹,學生很容易地掌握了本單元句型。
說英語笑話,說英語小故事,說自己的愿望,發(fā)布短新聞,等等。如:譯林版小學英語的Cartoon time 板塊,教學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情況設計不同的活動,“閱讀、理解、欣賞”是基本要求,有時學生讀完之后的會心一笑就是最好的反饋;對動畫配音、情景表演等提高要求的活動形式。Cartoon time 板塊每個故事都是那么生動形象,引人入勝,學生對此都非常感興趣。這樣,讓他們復述故事,他們也就很樂于參與。
問候、告別、致謝、致歉等等。
演童話劇,演小劇本,演課本劇,等等。新教材每課都給我們提供了大量的富有生活氣息的對話,由此可以引導學生把自己和自己想表達的意思替換到對話里,還可以借用手偶或頭飾進行表演。這樣既給學生營造了用英語進行口語交際的機會,也促進了知識轉化成能力,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小學生英語課堂交際能力主要指學生能用英語做事情,善于用英語交流。在質疑問難、小組討論,集體評議等訓練活動中表現(xiàn)出的一種組織與協(xié)調,溝通與表達、傾聽與評價、團結與合作的綜合能力。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要強化“三種意識”與“三種習慣”的培養(yǎng)。
第一是角色意識。人類在社會交際活動中各有各的身份,因此,注意角色意識的培養(yǎng)非常重要,只有進入角色,交際才能投入情感并注意說話的分寸。課堂交際中是組長還是組員,是模擬文本中的角色還是生活中的角色,是主角還是配角,都應該清楚,都應該強化這種意識。
第二是團隊意識。要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競爭意識,用集體的力量和智慧解決學習與生活中的困難。
第三是互動意識。要引導學生專心傾聽他人的講話,把別人的話聽清楚,弄明白,能得其要旨;引導學生掌握實事求是、一分為二、鼓勵為主的原則,參與自我評價、互相評價,邀請教師評價,通過提出修改的意見和建議,達到互相提示、共同進步的目的。
第一是學講英語,并逐步養(yǎng)成講英語的習慣。要用英語的語音、詞匯、語法來交流,而不是用漢語進行交際。第二是學會傾聽,逐步養(yǎng)成尊重別人的習慣。傾聽,也是現(xiàn)代人在口語交際中必備的基本素養(yǎng)。認真聽,才能作出準確的應答。沒聽清楚就發(fā)表意見,那是魯莽;沒聽完就打斷別人的話,那是不禮貌;至于答非所問,甚至“牛頭不對馬嘴”,那更是一種淺薄。第三是學習禮儀,逐步養(yǎng)成禮貌待人的習慣。人類交際一方面是通過言語表達,另一方面是通過非語言因素,它包括交際時的目光、姿勢、情態(tài)語、觸摸語、近體語,甚至于輔助言語、類言語等等,而且常常上把言語和非言語這兩種工具混合使用,非語言交際符號也是人類傳遞與交流中不可忽視、功能獨特的工具,使用好就能做到文明交際,禮貌待人。
語言能力的提高不僅依賴課堂教學的學習與習得,作業(yè)也是一個很好的輔導手段。英語作業(yè)不能一味地抄寫單詞、課文。幾年我在口頭作業(yè)的布置上嘗試了一些新的做法:對低年級的學生,我們要求他們將課堂上學到的語言回去和周圍的小朋友說,和家長說,跟讀錄音磁帶;對于高年級的學生,做了個有益的嘗試——英語錄音作業(yè)。錄對話時,同學可以分角色朗讀錄制下來。分角色朗讀錄制,既讓學生投入得起勁,更增加了他們之間的合作交流機會。在合作學習中,學生主要面對的是自己的同學,就敢說、敢問,通過合作學習、互相糾正、取長補短。
總之,教師要以課堂教學為平臺進行說話訓練,開啟每個學生的思維,讓每一張嘴都動起來,變“金口難開”為“口若懸河”,真正使口語訓練落到實處,使學生在課堂中及課外“敢說”。只要我們堅持不懈,不斷探索,總結經驗,我們的口語教學就會邁上一個新臺階,讓我們?yōu)榕囵B(yǎng)應用型人才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