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峰
(遼寧省高速公路實業(yè)發(fā)展有限責任公司,遼寧 沈陽 110000)
目前的建筑工程深基坑支護設計和施工還存在著很多不夠完善的地方,本文針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護設計和施工現(xiàn)狀,進而提出了深基坑支護工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在設計上對基坑支護設計單位、設計方案的提交、坡項堆載、結構施工臨建的布置等的要求進行了明確說明;在施工上對施工方案編制與下發(fā)、施工過程控制、地下水控制等進行了詳細闡述。
基坑支護是應用于房屋建筑、地下工程、橋梁工程等以及其它一些基礎設施,它的使命是確保主體工程基礎部分的順利實施,而支護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工程經(jīng)濟效益、工程進度、施工安全。深基坑支護又不是建筑產(chǎn)品,它是為完成建筑產(chǎn)品而采取的措施之一,一旦完成了基礎工程后,也就是完成了它的使用使命,因而它的施工成本高。支護工程一般都是按懸臂構件來考慮的,隨著深度的增加懸臂的長度也增加或者是在中間部分增加內(nèi)撐。受地質條件、地下水的情況、巖土成份的不同也會直接影響支護工程的造價。它的施工技術有:樁基工程、噴射砼技術、錨桿技術、鋼筋砼、多層支撐換撐、土方開挖、基坑排水、地基土處理等。
目前,設計人員用的極限平衡原理是一種簡便實用的常用設汁方法,其計算結果具重要的參考價值。但是,將這種設計方法用于深基坑支護結構,只能單純滿足支護結構的強度要求,而不能保證支護結構的剛度。眾多工程事故就是因為支護結構產(chǎn)生過大的變形而造成的。鑒于上述實際,在建立新的變形控制設計法時,應著重研究支護結構變形控制的標準、空間效應轉化為平面應變和地面超載的確定及其對支護結構的影響等問題。
開展支護結構的試驗研究(包括實驗室模擬試驗和工程現(xiàn)場試驗),雖然要耗費部分資金,但由于深基坑支護工程投資巨大,如經(jīng)過科學試驗再進行設計時,行定會節(jié)省可觀的經(jīng)費。因此,工程現(xiàn)場試驗是非常必要的。通過工程實踐積累大量的測試數(shù)據(jù),可對同類工程的成功打下基礎,為理論研究和建立新的計算方法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資料。
基坑周圍環(huán)境的保護應采取經(jīng)濟合理、安全可靠的技術方案。首先要考慮采取積極性防護法,即采用合理的設計與施工,將基坑支護結構的變形減小到最低限度。針對環(huán)境條件,確定必須保護的對象,根據(jù)必須保護的對象,根據(jù)允許變形值,采取不同的加固方法,預防較大變形并減少其影響程度?;又車h(huán)境的保護方法主要有:
當建(構)筑物基礎落在基坑開挖影響邊界線范圍內(nèi),且基礎與圍護結構距離較小,無法隔斷施工場地時,可考慮基礎臨時加固法。加固可采用樹根樁或錨桿靜壓樁技術,在有經(jīng)驗的地區(qū)也可采用壓漿方式。
當鄰近建(構)筑物的基礎部分或全部座落在基坑開挖影響邊界線范圍內(nèi)時,設計人員應引起足夠重視,當基礎有部分落在基坑開挖影響邊界線范圍內(nèi)時,一般應采取措施,避免或減少土體變形對建(構)筑物的影響,可在需保護的建(構)筑物與基坑擋土結構之間設置隔斷體,隔斷體可采用鉆孔灌注樁、高壓旋噴樁、深層攪拌樁、樹根樁等構成墻體,其作用主要承受施工引起的側向土壓力,也可起到阻擋局部水土可能出現(xiàn)的流失等作用。
攪拌樁重力式擋墻因其加固費用較低、較好的止水性能、施工速度快等特點,在基坑工程中得到較廣泛的使用。但重力式擋墻自身的變形較大,基坑影響范圍相對也較大,設計時可考慮復合擋墻技術,即攪拌樁擋墻中根據(jù)變形計算要求插入適量的鉆孔灌注樁以增加強度,減少墻體變形。當重力式擋墻變形過大時墻體自身可采用補強的方法,該方法施工方便,技術簡單,結構也較穩(wěn)定,與原擋土墻形成新的復合擋土結構。
在圍護設計開始前,一定要做好管線的排查工作。設計時應適量布置監(jiān)測點,對輕型管線可遷移至安全區(qū)域,或者直接開挖暴露,及時跟蹤調整管底變形,基坑工程結束后再進行覆埋。對于無法遷移的大口徑管線可采用隔斷法進行處理,當水平位移能滿足要求而沉降不能滿足要求時,可采用注漿法處理,并在施工過程中加強監(jiān)測,注漿法的加固深度應大于影響邊界線。
為了緩解基坑降水對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通常采用設置止水帷幕(如深層攪拌樁、注漿帷幕、旋噴樁、素混凝土墻及素混凝土排樁墻等),將降水影響范圍基本限制在基坑以內(nèi)。但止水帷幕造價較高(尤其是后三者),施工難度大,易發(fā)生滲漏現(xiàn)象。另外由于旋噴樁、素混凝土墻及素混凝土排樁墻等止水帷幕剛度大,抗拉強度低,對地基土體位移的適應能力較差,當?shù)鼗馏w位移增大時,止水帷幕易產(chǎn)生裂縫而發(fā)生滲漏。
基坑支護系統(tǒng)作為一種臨時性的設施,其設計一般安全儲備較小,也就是說大多數(shù)基坑支護體系的可靠性都有一定的適用前提和附加條件,而地下工程施工又是一項可變因素最多的工程,一旦設計前提不符,就使設計方案潛伏著事故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