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幸幸
(浙江省慈溪市碧海學校,浙江 慈溪 315300)
法國童話《小王子》有這么一段。小王子馴養(yǎng)狐貍后,第二天又去看它?!澳忝刻熳詈孟嗤瑫r間來?!焙傉f。小王子問:“為什么?”“比如,你下午四點來,那么從三點起,我就開始感到幸福。時間越臨近,我就越感到幸福。我就發(fā)現(xiàn)了幸福的價值……所以應當有一定儀式?!薄皟x式是什么?”小王子問。“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焙傉f。 我認為我們的語文教學也需要這種儀式的幸福感。
想到陳寅恪先生每次上課,都是先在黑板上寫好要講的重點,然后坐到椅子上,閉著眼睛等待著上課。他也聽學生朗讀課文,哪怕讀錯了一個字,都必須停下來重讀,再小的脫漏也逃不過他的耳朵,那些文章典籍就像長在他心里一樣。某天陳先生突然眼前漆黑,什么都看不見了。這時候,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叫女兒趕緊通知學生今天的課不能上了。失明之后,他仍堅持上課,不過,教室改在家里的大陽臺上。課前,陳先生坐在書桌前,安靜地等待著。上課的時間到了,助手黃萱搖了搖鈴,陳先生立即起身,離開書桌,換好長衫,拄著拐杖走到陽臺,摸索著坐到黑板前的藤椅上,開始上課。過去,講到激動處,陳先生便會閉目良久。失明之后,他總是睜大眼睛,望著前方……是的,上課是一種儀式,我們的語文課更應該講究儀式。
朗讀是一種出聲的閱讀方式,就語文學習而言,朗讀是最重要的。朗讀是閱讀的起點,有助于情感的傳遞。朱熹要求學生從小養(yǎng)成正確朗讀的習慣,還要求讀書必須逐字逐句透徹理解,進而深入體會,反復揣摩。因為認識到朗讀的重要性,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我想著把朗讀變成一種儀式,讓孩子們體會到朗讀的美感。
我做了兩件事,第一件是每周兩次的早讀課讀我指定的經(jīng)典詩文。早讀每個學校都有,其他學校不是每個早讀都讀詩文。在我看來中國幾千年文化遺傳下來的詩詞歌賦,那都是無窮的寶藏。早讀內容有時候是課內的,有時候是課外的。不僅把課內文言的朗讀背誦問題解決了,對文言的主題思想有一定的感悟。課外文言的補充朗誦,增加了學生對文言的熟悉度,也加強了學生自身文化的修養(yǎng)。第二件是每節(jié)語文課上課,首先讀當天所授的課文。無論是這節(jié)課是本課的第幾課時,我都會要求全篇朗讀。有時候文章很長,可能讀完半節(jié)課時間就過了。我也不在乎。我國宋代大理學家朱熹也非常主張朗讀。他說:凡讀書,需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牽強暗記。而且要“逐句玩味”、“ 反復精詳”、“ 誦之宜舒緩不迫,字字分明?!蓖瑫r,我定期開展朗誦小舞臺活動,讓孩子上臺拿著話筒,我和其他學生坐在下面當觀眾靜靜地聆聽。每次學校有朗讀比賽,我的學生都會踴躍參加,穿上演繹服裝,展示自我的風采。
俗話說:“字如其人,打鐵還需自身硬。”教師掌握寫好漢字的規(guī)律和技巧,有利于恰當?shù)刂笇W生。教師寫好字,有利于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寫字示范,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在我們學生當中,有些學生因為寫字不專心,有時也會撕掉讓他重寫,就這樣循環(huán),舊的作業(yè)寫完,新的又來了,長期下去,學生還哪有心情去讀書,畫畫,參加課外活動。其次,現(xiàn)在不論是中考,還是高考,題量大,每張試卷都要扣分的??荚囍?,寫字的好壞,直接影響考生的命運,幾分的差距,就可能讓我們與好學校失之交臂。
翻開學生作業(yè)本,有的筆走龍蛇、龍飛鳳舞,似秋風乍起,吹亂一地稻草;有的或大或小、參差不齊,如丘陵起伏、重山疊嶂;有的胡涂亂抹、錯字連篇,像黑云翻墨,書寫極不規(guī)范。七年級這一年,我會特意每周固定一節(jié)課學寫字,期末會把學生的作品進行展出!展出一些進步比較大的對比字體,以及一些寫得特別好看的字體。在指導學生把漢字寫好、寫美的過程中,通過認識字形使學生發(fā)現(xiàn)和認識美,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讓孩子用自己的手把字寫好寫美,比單純欣賞別人的好字所受到的審美教育要大上好多倍。
文藝評論家梁文道說過:“如果一個人很早的時候就意識到人性里面的陰暗、邪惡,知道自己控制不了那種欲望、那種動力,你就會明白人生很不簡單、很復雜,世界很可怕、有很多意外、很多我們不能控制的東西。然后你有可能變成性格比較平和的人,至少你不會再犯傻。所以閱讀是一種精神操練,閱讀能夠改變我們自己,讀書不是讓人變壞,而是讓我們對人性有一個縱深的理解。”文學名著與經(jīng)典是公認的最好的文學作品,它們是經(jīng)過歷史沉淀歲月淘洗出來的精華,經(jīng)歷了一代又一代的琢磨與探究,我們可以從中窺探對于人性的思考,尋覓靈魂的歌唱,收獲心靈的棲居。
初中有三年,名著閱讀我堅持三年。每天要求學生回家至少看半小時書,每天的回家作業(yè)都要寫一篇讀書筆記。讀書筆記的要求我基本也不限定,但我每天會把寫得好的同學分發(fā)給同學們看。每周會安排一節(jié)作業(yè)整理課讓大家拿著書靜靜地閱讀。學生看書,我也看書,我們大家就是一起看書。一個月看不出效果,兩個月可能也看不出效果,但幾年肯定會有效果。讀書次數(shù)多了,每到那周的整理課時間,同學們會提前準備,上課鈴響起我來到教室就是一片安靜。我就輕輕走進教室,拿起出看著。蔣勛說:“如果一個人從小接觸的就是粗糙的東西,那么他也許就不太能學會對精細的審美?!彼蚤喿x儀式中要強調的,不僅僅是文字的意義,還有文字之美的意義。佛祖拈花而迦葉微笑,經(jīng)典名著的閱讀也是需要這樣的領悟和緣分的。當有了一定的契機和內涵之后,邂逅心儀的經(jīng)典名著,仿若水光瀲滟雙眸,清水滌蕩靈魂,而個中的意義與價值自然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