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留記
(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十礦職教中心,河南 平頂山 467000)
安全生產是一個古老的話題。作為煤炭企業(yè)因為工作環(huán)境、設備的特殊性,安全生產顯得更為重要??墒敲禾啃袠I(yè)的安全事故卻頻頻不斷、不能杜絕。原因分析證明所有煤礦安全事故的發(fā)生90%以上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為造成的,真正由于不可抗拒自然災害和技術裝備所造成的不足10%。也就是說在煤礦安全事故中人是事故的直接制造者,他們忽視了安全、忽視了生命存在的可貴性。安全意識的淡薄也就導致了不安全行為,最終釀成了一系列悲劇的發(fā)生。安全事故給我們很大的啟示,是要安全還是要生產,看似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筆者認為這是可以兼顧的。
企業(yè)安全文化的培育工作是一項百年工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企業(yè)安全文化建設,重要的是讓安全意識深入每個職工的心中。要讓職工對安全有積極性、主動性,逐步使職工做到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別人傷害的“三不傷害”原則和“自主管理”,逐漸形成煤礦企業(yè)職工安全習慣。在企業(yè)內創(chuàng)造一個充分體現“安全第一”的氛圍,使每個職工形成一個互相監(jiān)督、互相指導的安全管理體系。變強制管理為員工的自我管理,變領導的監(jiān)察督導為職工的我要安全,形成職工人人都自覺地保護自己與他人的身心健康與安全。
煤礦一線從業(yè)人員的流動性大,文化程度不高,安全技術素質參差不齊。給煤礦安全培訓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難。針對這一特點,筆者提出以下觀點:
首先,對煤礦新工人培訓工作應讓其對煤礦工作環(huán)境有個大概的認識,對煤礦高危行業(yè)的了解,從心理上讓新工人產生對安全的緊迫感。其次,可以組織新工人到實操培訓基地和警示教育基地,學習實際操作技能,安全事故案例,并寫出心得體會。再次,學習煤礦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讓新工人養(yǎng)成正確的工作態(tài)度以及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識。
安全培訓機構是培訓的主體單位,承擔著煤礦工人的安全技術和安全資格培訓,是培訓“本質安全人”的具體實施者。培訓、考核、獎懲一體化的運營機制是安全培訓工作順利進行的重要保證。安全培訓是保證一線煤礦企業(yè)安全生產的重要因素,結合煤礦實際,建立適應煤礦企業(yè)的培訓機構需加大對實操培訓基地的軟硬件投入。在硬件方面,建立與一線生產環(huán)境相符的實操實訓基地,建立具有聲、光、電、圖像等多用途的警示教育基地。以及其他綜合配套設施(如良好的住宿環(huán)境、好的就餐條件等等)。在軟件方面,拓寬培訓機構教師的業(yè)務進修渠道,提供教師到一線生產企業(yè)參觀學習的途徑,提高職教教師的個人專業(yè)素質。建立一支既具備專業(yè)理論知識又具備實踐經驗的教師隊伍,以保證培訓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另外,采用走出去和請進來的方法,學習先進的教學、管理等,最終提高安全培訓質量。
培訓機構應始終站在生命的高度去對待培訓事業(yè)。及時了解培訓新形勢、新特點,使培訓工作具有針對性,提高培訓效果。通過開展“優(yōu)質課”、“優(yōu)秀教案”、“優(yōu)質課件”等各類型的評比活動,提高教師授課水平。定期開展教科研會議,總結在教學、教管等各環(huán)節(jié)所出現的問題與好的經驗,及時對出現的問題做出改進并推廣好的經驗,提高培訓質量。
教師作為安全技術培訓的骨干力量,應注重教學方法的研究,實現傳授知識與技能的結合,使學員有效地把所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把以安全技術為主題的理論教學與實操教學緊密地結合起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如案例、多媒體、網絡等)提高培訓效果。另外,可以在給學員授課時適當地加入一些安全心理學的內容,讓培訓學員了解安全心理學在生產一線的重要性。
培訓基地按照《大綱》的要求進行學時培訓以外,可與一線生產單位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一線生產單位掌握著大量的生產新工藝、新設備、新技術。通過溝通渠道的建立,一線生產單位把自己在生產技術等方面的優(yōu)勢與培訓基地的在培訓資源上的優(yōu)勢形成互補。為安全生產與安全培訓發(fā)揮一定的作用。另外,建立跟蹤調查制度,對培訓職工的反饋意見,進行綜合分析、梳理,提高培訓的針對性。
人的本質安全包括兩方面基礎性含義,一是人在本質上有著對安全的需要;二是人通過教育引導和制度約束,可以實現系統(tǒng)及個人崗位的安全生產無事故。
人的本質安全是一個可以不斷趨近的目標,在實施的過程中又有具體小的階段性的目標組成。人的本質安全既是過程中的目標,也是由諸多目標構成的過程。 本質安全型的職工可通俗的解釋為:想安全,會安全,能安全。即具備自主安全理念,具備充分的安全技能,在可靠的安全環(huán)境系統(tǒng)保障之下,具有安全結果的生產管理者和作業(yè)者。白國周班組管理法的“三勤”、“三細”、“三到位”、“三不少”、“三必談”、“三提高”體現了安全第一的理念,堅守安全管理制度,在任何時候都把安全二字放心上。
安全培訓工作涉及面廣,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性、長期性工程。因此,須由培訓機構單一行為向全社會共同重視的轉變,形成以培訓部門為主體,全社會齊動員的大格局。
加強安全培訓的宣傳力度,利用形成立體式、全方位的培訓方式。通過多種手段,宣傳安全培訓的重要性。定期舉辦以安全主題的“安全活動”,鼓勵職工積極參與安全活動中來。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如歌舞晚會、講故事等。讓廣大職工時時刻刻感受到安全就在身邊。另外,通過舉辦以安全培訓為主題的知識競賽,提高廣大職工的各方面的綜合能力和素質。
安全培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業(yè),廣大的安全培訓工作者應再接再厲,以生命的高度對待培訓工作,使安全培訓為煤礦安全生產貢獻自己的力量。通過安全培訓,最終達到本質安全人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