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蘭州市第十七中學 王金霞
中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也是學生身心發(fā)展和個性特征形成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由于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征,會出現(xiàn)敏感、沖動情緒不穩(wěn)定等情況,有些學生還會出現(xiàn)嚴重的心理問題。而家庭教育作為中學生接觸最早的教育形式,成為對這一階段學生心理發(fā)展造成重大影響的關鍵因素。我結(jié)合多年來對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研究,提出了幾點重要的建議。
第一,家庭關系的不和諧,會嚴重影響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家庭是心靈的港灣,家庭關系的不和諧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首先是夫妻關系不和諧。父母作為孩子最親密、最信賴的人,他們關系的和諧與否能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影響。父母之間經(jīng)常發(fā)生爭吵、沖突會使孩子缺乏安全感,嚴重的會導致孩子心理機能的變化。其次是親子關系。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識開始覺醒,對父母的管教和干涉會產(chǎn)生逆反的心理,如果家長不能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科學地對待孩子的心理變化,很容易使親子關系緊張,甚至惡劣,這對孩子的心理會造成不良的影響
第二,家長對孩子過高的期望,會使孩子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巴映升?、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心愿,但是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講,家長過高的期望,會給他們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如果無法得到及時疏導,很可能會使學生的心理產(chǎn)生問題。
第三,教育方式的不當,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F(xiàn)階段的中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家長會竭盡所能,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對孩子給予過多的照顧。很容易使學生形成以自我為中心、心理承受能力差、較為脆弱等心理問題,以至于在學習及社會交往中遇到逆境時,出現(xiàn)一定的心理問題。
第一,營造民主、良好的家庭氛圍。中學階段的學生自我意識開始覺醒,他們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肯定。作為家長應該及時地認識到孩子心理狀態(tài)的變化,將孩子看成家庭中重要的成員,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見和想法。另外家長還應營造一種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家庭成員間互敬互愛。
第二,以正確的態(tài)度、教育方式進行積極的教育。在家庭教育中,過分嚴格和溺愛都是不正確的教育方式。因此家長應及時地調(diào)整自己不當或錯誤的教導方式,鼓勵孩子自立自強,任何事情都要經(jīng)過自己的努力來完成。另外,家長還應注重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通過言傳身教,為學生傳遞正確的教育理念,使孩子在潛移默化、耳濡目染中得到積極的引導和熏陶。
第三,加強溝通,激勵為主。對家長來說,處于青春期孩子的教導工作是非常困難的。這就需要家長首先了解一些關于青春期教育及生命教育的知識,并放下家長的身段,與孩子進行平等的、朋友式的溝通,通過溝通了解孩子的內(nèi)心和心理狀態(tài),將對造成孩子困擾的因素或負面情緒進行及時的疏導,并給予具有針對行的心理輔導,以此來增強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進而促使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
綜上所述,家庭因素是影響中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為了促使學生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這就需要家長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家庭教育觀念,在充分重視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基礎上,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同時還應加強與孩子的溝通與交流,充分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并營造和諧、民主的家庭氛圍,使孩子在溫馨的家庭中得到充分的尊重和愛護,進而形成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為其今后的健康成長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