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潔
(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第四小學,江西 贛州 341900)
“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是一句流傳已久的順口溜,從這句話開數學的重要性也是顯而易見的。數學是一門工具學科,而生活則可以概括成是一門科學。小到家中日常生活,大到世界經濟風云巨變,都離不開數學的運用。那么什么是數學思維?數學思維是學生學習數學時進行思考的方式,也就是思維方式,一種思維能力。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有時運用數學思維來解決,難以解決的問題可以迎刃而解;數學其自身的嚴謹性,對學生的邏輯思維培養(yǎng)是很好的鍛煉,遇到復雜的問題時,良好的數學思維會讓人有條不紊地展開層層分析,數學思維較好的人通常比較理性,受感性思維影響相對更小,可以使問題解決的更加客觀可靠。因此小學生的良好數學思維養(yǎng)成,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至關重要。
一切學科都來源于生活,換句話說,生活是最好的老師。數學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植根生活,在小學階段接觸到的數學知識,很多都可以用生活中淺顯易懂的呈現方式來達成學習目標。在真實的情景教學下,抽象的數學概念更容易為學生所接受[1]。小學數學的教授要善用生活中的現象“舉例子”: 以講解5>4為例,老師可以對學生說:老師這里有4個小紅花,準備獎勵給5個表現優(yōu)異的同學,一人得到一個獎品,那么請問同學們老師的獎品夠不夠分?在講解過程中,可以請5位同學站到講臺上,老師講4朵小紅花分下去,那么問題的答案就非常明顯了, 同時可以一并講解“=”,向學生提出問題,解決5=5的問題,并且可以提出新問題,發(fā)現兩個題目之間的不同之處,通過這一問讓學生學會對比反思。課堂因為貼近課堂而變得生動起來,枯燥的教學活動也因此變得形象,課堂氛圍和教學質量都可以得到保證。
小學階段,數學思維的養(yǎng)成對趣味性要求比較高,這是數學的學科性質所必然決定的,如果能將知識點講解與趣味教學融為一體,一定會事半功倍。教育界倡導了很久的寓教于樂,是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堅持的原則之一[2]。通過網絡手段可以收集與知識點相關的資料,備課時融入到多媒體課件中加以展示,這是行之有效且形象生動的授課方式。例如在比較流行的動畫片中可以截取有關數學知識的運用的片段,作為課前導入進行播放,并設置適當的思考題供學生討論,既能夠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可以通過趣味教學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無處不在,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學數學也可以趣味橫生。
逆向思維和發(fā)散思維是目前數學教學中一直倡導培養(yǎng)的兩種思維能力。發(fā)散思維(Divergent Thinking),又稱輻射思維、放射思維、擴散思維或求異思維,是指大腦在思維時呈現的一種擴散狀態(tài)的思維模式。它表現為思維視野廣闊,思維呈現出多維發(fā)散狀,如“一題多解”、“一事多寫”、“一物多用”等方式,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能力。發(fā)散思維起著基礎性作用和保障性作用,為思維集中時提供更多的可用解決方案,也為數學的解題思維提供更多可能。逆向思維,顧名思義也就是反其道行之,也可以稱為求異思維,它是對司空見慣的約定俗成的既往思路予以否定態(tài)度,敢于逆向而行,從思維的其他角度開辟更多思維途徑,針對問題的對立方位入手深入地進行探索,樹立新思想,創(chuàng)立新形象。當所有人都被固定思維束縛住只有一個思考方向時,獨辟蹊徑的朝相反的方向思索,這樣的思維方式就叫逆向思維。在思維活動中人們已經被慣性思維所圍困,習慣于沿著事物發(fā)展的正方向去思考問題并尋求解決辦法。其實,很多問題的答案不妨從后往前推理,走一條從來沒有走過的路來思考,從末端推理回到已知條件,逆向思維有時可以讓問題變得豁然開朗。此方法在數學應用題解題過程中經常碰到,具備逆向思維和發(fā)散思維的學生往往可以更快得做出正確解答[4]。
語言能力與思維能力是邏輯思維培養(yǎng)的重要能力,數學學科有其獨特的數學語言,同時數學語言也是數學思維的載體。數學學科是一門精細邏輯學科,提升語言能力也是提升學生思維型發(fā)展的先要條件。在小學教學中,針對已作答的題目,解答后編制相應的題目,以此來訓練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這一做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更是有力地促進了學生思維靈活度的提升,對小學生而言,能夠找出邏輯規(guī)律并逐層分解,最后內化于心,是一項必須掌握的學習方法,為更好地學好數學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5]。
與此同時,教師要做好個人備課工作,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細致考慮,保持教師思維的靈活性,學生則要積極思考,跳出書本,看問題要從多個角度來看,尋找不同的解決方案,使自己在探索學習的過程中萌生學習興趣,更好地學好數學這門學科。
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學科,無論在日后的工作還是學習中都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學生的綜合數學素質,使小學生的數學思維更加活躍,促進小學生全面發(fā)展是新時代背景下新課改的要求,更是普及素質教育必經之路。教師要從自身做起,講求課堂的趣味性和高效性,善用資源,將數學與生活聯系起來,在營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同時,還要對學生加以正確引導,讓學生迅速掌握自主解決問題的技能,在全方位能力提升的過程中,養(yǎng)成正確的數學思維,將學習數學變成一件真正有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