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明霞
(南通市易家橋中學,江蘇 南通 226001)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國……”2019年10月1日,天安門廣場成為世界矚目的中心,長安街上,人民軍隊精神抖擻,接受統(tǒng)帥的檢閱,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這次閱兵是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建設成果的充分展示,體現了中國軍事裝備的信息化水平和戰(zhàn)斗力。
21世紀是信息化的社會,積極推進信息技術教育,促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教學的改革,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需要,是深化基礎教育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是提高綜合國力和全民素質、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型人才的需要。新課程標準中無不體現著“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促進學生多方面且富有個性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教育理念。
博物館是拓展學生課外知識、提高學生個人素養(yǎng)的理想場所。易家橋中學自2018年申報江蘇省博物館課程項目以來,建立了“易博”博覽館,使之成為學生了解南通、了解中國、了解世界的窗口。作為一名信息技術教師,深深體會到博物館走進信息技術課堂,猶如教海中引進了一溪活水,學生學得主動、快樂,教師教起來得心應手。在平時的教學中,筆者結合博物館課程項目開展了一系列的教學活動,通過教與學把信息技術與博物館課程融為一體,整合優(yōu)質教育資源,引導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chuàng)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方法,發(fā)展其核心素養(yǎng)。本文將圍繞“建設主題博物館”的教學來談一談筆者對信息技術教學策略的思考。
教育家蘇霍姆林說過:“教師要把人類的智力財富傳授給學生,并能在他們的心靈中點燃求知的欲望和熱愛知識的火種?!毙抡n程倡導教師創(chuàng)設生動具體的情境,以激發(fā)學生對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求知欲,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和使用信息技術、參與信息活動的態(tài)度。
筆者借助計算機網絡展示不同博物館,通過博物館的展品陳列、知識介紹,引導學生從自己身邊熟悉的場景入手,自己設計博物館,例如家庭博物館、班級博物館、環(huán)保博物館等主題,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
郭沫若說:“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自己學習,自己研究,用自己的頭腦來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來做這種精神?!庇纱丝梢?,自我探究學習顯得尤為重要。
學生明確了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后,進行自主探索學習(分析任務、找出方法、自主學習)。在整個探究過程中,筆者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運用搜索引擎查詢博物館的信息,結合自己已有知識,獨立獲取、分析和處理信息,利用WPS文字、Photoshop等軟件自主探究建設主題博物館的雛形。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體驗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建設主題博物館”這一實際問題,獲得知識的感悟和操作能力的提升,促進自身信息素養(yǎng)的達成。
《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指出:“學生在使用信息技術時要學會與他人合作,學會使用與年齡發(fā)展相符的多媒體資源進行學習?!苯處熆梢酝ㄟ^觀察、參與、巡視、指導等方式積極參與調控,從而不斷深化學生對知識的探索過程,形成自主自強、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
在“建設主題博物館”的過程中,筆者根據學生合作情況進行適時點拔,啟發(fā)誘導。指導各學習小組將出現的問題進行有機整合、適當提升,小組內成員進行分析討論,找出方法,以求開闊思路,確定本小組的博物館主題。通過思維的碰撞產生智慧的火花,一個個個性鮮明的主題博物館誕生了:動漫博物館、綠色博物館、愛心博物館……實現真正的“小組合作”,提高課堂實效性。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只有活動而無評價,學生就不能獲得最佳的、積極的和有效的發(fā)展?!?/p>
在展示交流階段,各小組派代表展示優(yōu)秀作品,主題博物館形式多樣:網頁版、動畫版、圖文結合版……采用學生自評、互評、師評等多樣化評價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交流信息、表達信息的能力,對創(chuàng)作者也是一種鼓勵,對其他學生也起到了促進作用。新課程所倡導的學生評價體現在“發(fā)展”上,即發(fā)展性評價。筆者根據學生完成情況,以發(fā)展的眼光對學生進行科學的評價,以促進學生的主動發(fā)展、可持續(xù)發(fā)展。
在課堂總結階段,筆者指導學生梳理、總結本節(jié)課所學的內容,鍛煉學生歸納能力,鞏固所學新知識,加深對本課所學知識的理解。將學生單純對博物館的熱情升華為對知識理性的渴求,引發(fā)學生心靈感悟,激發(fā)深入學習的欲望,鼓勵學生去探尋解決問題的其他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式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
相對于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形式,易博博覽館的教育環(huán)境更具有立體感,更能引發(fā)學生的興趣點,能對學生所學知識的及時補充、拓展與延伸,它作為博物館的縮影,讓學生不出校門,盡覽天下博物館風采。筆者通過博物館課程項目與信息技術的結合,拓展學生學習的空間,增加學生知識的儲備,從而達到優(yōu)化課程設置,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代又一代的中國青少年是先鋒力量。作為一名黨員教師,筆者深知肩上的重擔,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