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苗
(木里藏族自治縣中學,四川 涼山州 615800)
探究性學習的關鍵在于學生,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它需要學生自我探究語文學習的真理,從中探究相關的知識,提升個人的文學素養(yǎng)。
它也是一種學習方式,主要是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讓學生通過探究知識,分析知識,從中養(yǎng)成自主思考和學習的習慣,以此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在高中語文探究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能夠逐步引導學生懂得如何發(fā)現(xiàn)知識點中存在的問題,從中分析這些問題,再思考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法,最終解決問題。它需要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懂得發(fā)現(xiàn)、思考、分析、找準方法,解決難題。通過這些循環(huán)過程,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閱讀是積累知識、提高學習能力、充實知識庫的關鍵。在高中語文課堂的教學過程中,關于閱讀方面的探究性學習,教師應當給予足夠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自主研究和閱讀,交流和分析,找到文章中的亮點,以此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比如,在閱讀《荊軻刺秦王》時,教師能夠讓學生共同閱讀另一篇文章《燭之武退秦師》,將兩篇文章進行對比探究。前者荊軻雖然忠心,但是,卻是用生命報效了國家,而燭之武則比較有智慧,不但達到了目標,還能夠巧妙的勸退秦軍。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分別探究一下兩篇文章中對于這些英雄人物的描述,從思想上,性格特征上,處事手法上等等進行對比分析。然后,再分別對比一下兩個人物最后的收場如何?如荊軻是如何接受刺殺秦王這個使命,他如何刺殺秦王,最終又是以怎樣的局面告終的?通過這樣情節(jié)分析的方式,讓學生從閱讀過程中掌握兩篇文章的相似之處以及不同之處,再進行總結分析。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也能夠幫助學生收集更多的信息。
文字可以創(chuàng)造情境,將一些死板,毫無生氣的畫面形容得活靈活現(xiàn),所以,每一個文字都是具有生命力的。它能夠創(chuàng)造出無數(shù)個情境,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的能力差異較大,且理解能力不同,教師可以借助情境教學的方法,結合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造出一些比較寫實的教學情境。比如,在進行《鴻門宴》教學時,教師能夠借助多媒體技術,選擇一些相關的視頻和音頻,以及畫面,呈現(xiàn)出當時的情境,讓學生了解當時項羽擺出鴻門宴的畫面,并隨著項莊舞劍,刺殺沛公的同時,搭配一些音樂效果,給學生一些聽力上的刺激,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融入到課本上所講述內(nèi)容的情景中。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探究每一步的問題,了解當時項羽是如何刺殺沛公的。也能夠有效地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又或者在進行《荷塘月色》教學時,教師可以布置一下課外任務,在正式講解之前,讓學生自己收集一下關于荷塘月色的資料,或者親自感受一下荷塘的景色,再到正式上課時,讓學生自己闡述一下對荷塘的看法,以及月色的美景。
語文知識所涉及的領域較廣,且內(nèi)容較多,所以,高中語文課堂的教學知識,不應當僅僅停留在書本上或者課堂上,應當給予學生足夠的空間,讓學生自己探知更多的文學知識領域,以此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比如,在進行《我有一個夢想》教學時,文章主人公馬丁.路德.金是一個追求自由民族的人。這篇文章主要是一篇政治演講。它主要闡述的是作者一生的夢想,主要包含了三個層次:政治、文化、經(jīng)濟。而面對這樣一篇慷慨激昂的文章,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談論一下,作為當代社會的一員,你們擁有怎樣的夢想,你們正在朝自己的夢想奮力前進嗎?讓學生能夠仔細回憶一下,反思自己的生活,找準自己的人生定位。又或者在學習《游褒禪山記》時,它主要講述的是一次外出經(jīng)歷的故事。由于現(xiàn)在家庭經(jīng)濟都是比較不錯的,大部分學生都有外出游玩的經(jīng)歷,教師能夠讓學生回想一下自己哪一次比較特殊的經(jīng)歷,并講述自己整個經(jīng)歷的心情和體會。并且,讓學生互相交流一下,自己外出時的所見所聞。這樣,既可以活躍課堂的教學氣氛,也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
結語: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如何合理探究語文知識的學習,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幫助。所以,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必須要結合詳細地教學情況和內(nèi)容,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的語文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