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星原
(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區(qū)第一幼兒園,四川 雅安 625000)
雖然幼兒時期學生思想還不夠成熟,邏輯思維能力還不夠完善,但是他們卻具有極強的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尤其在教師和家長的引導下,大多數的學生都可以將自己的想法清晰地表達出來,幼兒時期學生的成長速度非常快,也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最佳時期。所以教師需要掌握正確的教學方法,有效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首先,很多幼兒在進入幼兒園之前在家里都是備受寵愛,家長對其基本都是“有求必應”,而教師的注意力并不能完全放在在某一個學生身上,這可能會在幼兒的心理上形成落差感,而且在進入幼兒園初期,幼兒相當于進入了一個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他們暫時性的失去了父母的庇護,會讓他們覺得沒有安全感,這樣就會導致幼兒在幼兒園中不能完全融入其中,也不愿意主動地去跟其他小朋友以及教師進行交流,這樣不利于其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
其次,隨著現在科技的發(fā)展,經濟的進步,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已經全面普及,人們對這些電子產品的依賴性也在逐漸加強,幼兒受周圍成年人的影響,也會更習慣于跟這些電子產品打交道,而忽視了與同齡人或者家長的交流。同時,由于當今社會的一些不穩(wěn)定因素,家長也會從小教育孩子不要隨意跟陌生人說話,這在保護幼兒的同時也會限制幼兒表達的欲望。
語言的學習對幼兒的大腦發(fā)育有著重要影響,而幼兒所處的環(huán)境、接觸的人群以及情感狀態(tài)都會對其語言發(fā)展產生影響。所以,教師要善于把握生活中的機會,增強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比如,在幼兒學習畫畫時,讓學生展開自己的想象,聯想生活中的一些場景,然后再通過畫筆展現出來,畫作完成之后再讓學生闡釋畫中所描繪的內容。也可以在給幼兒播放兒歌時,優(yōu)先選擇一些生活化的兒歌,像《兩只老虎》、《賣報歌》等等,讓學生一邊聽,一邊試著還原歌中的場景,在歌曲結束之后再用自己的語言還講述中的內容。教師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鼓勵幼兒進行表達,而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可以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減輕幼兒的緊張感與不安感,讓幼兒更加順暢的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從而達到培養(yǎng)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目的。
很多幼兒在一個新的環(huán)境中會變得羞澀,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時教師的角色就很重要。教師要注意觀察每一個的學生的狀態(tài),特別留意內向的學生,激發(fā)其說話的欲望。比如,可以對積極與教師和同學交流的小朋友進行口頭夸獎,或者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類似于小紅花、貼紙等等,這樣就會給內向的小朋友帶來動力,讓他們也逐漸積極發(fā)言。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師需要考慮到幼兒的差異性,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對不同的學生應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在面對內向的學生時,教師不能要求他們在短時間內就做出改變,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需要做的是引導,而不是強迫他們發(fā)言,要對他們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比如可以在課下與他們單獨聊天,了解他們的生活以及情感狀態(tài),真正走進他們的內心,讓他們放下防備,可以更輕松的融入周圍的環(huán)境。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讓學生去做一件他們原本就感興趣的事,會極大地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尤其是在游戲過程中去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既不會讓學生感覺到枯燥,也不會引起學生的排斥,會收獲更好的教學效果。比如,在玩老鷹抓小雞的游戲時,可以讓最先被抓到的“小雞”分享一個讀過的故事或者是自己親身經歷過的開心的事情,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以鍛煉幼兒的總結能力。也可以促進學生間的溝通與交流,讓他們更加了解彼此。
幼兒還處于學習知識的起步階段,所以對很多發(fā)音、詞匯以及語句等都掌握得不夠全面,這就會導致其在表達中會出現一些錯誤,教師要能及時發(fā)現這些錯誤并進行糾正。還需要注意培養(yǎng)幼兒表述完整的句子,讓他們明白只有把話說完整,別人才能明白自己所要表達的意思。同時,教師要教導幼兒文明用語,在與別人溝通時不要使用不文明的詞匯,不隨意打斷別人說話等。
幼兒時期是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會為以后的成長與發(fā)展奠定重要基礎。尤其是對語言的學習,影響著幼兒的智力發(fā)展和理解能力,也是學好各個學科的基礎。所以,幼兒教師的責任重大,幼兒教師不僅需要關注學生的生活以及學習狀態(tài),還要考慮學生的長期發(fā)展,掌握正確的培養(yǎng)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教學方法,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將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切實運用到課堂之中,讓幼兒勇于表達自己,養(yǎng)成正確的語言表達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