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鵬展
(河北省靈壽縣牛城學區(qū),河北 靈壽 050500)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A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首要任務就是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學生學習英語的初始階段,讓學生體會到英語就在我們身邊,讓他們從一開始就對英語產(chǎn)生興趣,消除學習過程中可能形成的畏懼心理,使他們充滿自信。平時課堂教學中,要注重詞匯教學的趣味性,使他們始終保持學習英語的興趣。小學階段,如果學生能夠一直喜歡學習英語,那我們的教學就是成功的。
教授詞匯,首先要教會小學生發(fā)音。在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掌握字母或字母組合的讀音規(guī)則,從而掌握正確的拼寫形式,以增強學生對單詞的記憶能力。在教學新詞時可用音形結(jié)合的方式列出已學過的相似詞,逐漸加強對所學新詞的音形印象。如教授throat時,可以列出goat , coat ,boat 進行音、形、義上的比較,這樣既起到了溫故知新的作用,又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拼讀單詞的能力,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識記單詞時要做到眼、耳、口、手、腦并用,將單詞的音、形、義融為一體,這樣記憶效果會更好。小學生認識客觀事物,以形象思維為主。因此,教師在進行詞匯教學時,要為他們提供直觀、形象的感性材料,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手段,豐富學生的直觀經(jīng)驗,從而加深對所學詞匯的理解和記憶。同時,盡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鞏固詞匯的機會。
直觀化教學有助于增強語言的真實性、形象感,易于調(diào)動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學習用品時,向?qū)W生展示一種物品說 This is a...(It is a ...).在教學水果單詞時,除了利用實物,也可以利用圖片。學生在直觀的教學條件下很容易將所學物品與其相應英文單詞的聽、說、讀、寫對上號,這樣可以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直觀教學手段除了展示實物、圖片,還可以使用簡筆畫、借助教師的表情、手勢、動作等多種形式。
在游戲中獲取知識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習方式。游戲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掌握并運用新詞匯,符合小學生活潑好動的年齡特點。在鞏固詞匯時,如果是可利用實物展示的單詞,可采用“Touch and guess”游戲;如果是抽象的詞,就采用“What’s missing ? ” 游戲。抽出一張單詞卡,讓學生猜哪個詞不見了。還可以巧編歌謠,把新授詞匯放在自編的歌謠中,讓學生在有節(jié)奏的吟唱過程中、在輕松的氣氛中熟悉新詞。可以鼓勵學生自己編歌謠,既可以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又可以發(fā)展他們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結(jié)合音樂游戲來組織教學活動,可以使小學生獲得音樂美的感受,體驗音樂的節(jié)奏美,選擇符合小學生特點及發(fā)展水平的歌詞,便于小學生記憶,使小學生充滿興趣。例如:在“Head Shoulders、Knees and Toes”歌曲中,頭、肩、膝蓋和腳趾都是小學生熟悉且容易觸摸到的,邊唱邊讓小學生做動作,容易使小學生產(chǎn)生積極性,隨著小學生認知水平、記憶力、模仿力的發(fā)展,歌詞的選擇范圍可逐步擴大,還可以根據(jù)兒童的能力和水平,自由創(chuàng)編、自由模仿。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小學生會對身體其他部分也產(chǎn)生興趣,從而主動想要學習“嘴、鼻子、眼睛等”部位的英語詞匯。變被動為主動的過程,就是學習效率及效果無形大大提高的過程。教師的教學也變得輕松、高效,教學積極性也相應提高,在這樣的相互作用中,英語教學的展開就不再是讓人頭疼的問題了。
故事具有形象生動的特點,通過英語故事學習活動,小學生可以同時獲得日常生活中英語知識,用英語組織的故事學習活動通常從一個英語故事的學習開始,根據(jù)故事的情節(jié)將英語的學習滲透到日常生活中去,使英語學習更加生活化。故事教學能夠豐富小學生的英語詞匯。小學生聽故事,并企圖將聽過的故事講出來,這就會促進小學生言語的發(fā)展。故事中那些陌生的詞匯會引起他們的追問和復述,這就在不知不覺中豐富了他們的詞匯。通過引導小學生了解故事當中的情節(jié),體驗故事中人物的情感變化。讓小學生在理解和體驗故事發(fā)展變化的基礎上,學習故事中英語語言的表達。還可以根據(jù)小學生的掌握情況,組織小學生學習按照故事語言的結(jié)構(gòu),用學到的英語詞匯進行簡單的故事創(chuàng)編。例如,在教小學生學習 “bathroom、dining room、bedroom、chicken、living room”時,就可以采用故事的形式,創(chuàng)造家庭的故事情景,例如: “I can take a shower in the bathroom”.“I am playing in the living room”.等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全部使用英語教學,小學生就會比較感興趣,同時還可能根據(jù)自己所熟悉生活事物,創(chuàng)編了許多英語句子,最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詞匯教學不只是單詞教學,單詞只有組成句子和話語之后,才能實現(xiàn)其交際功能。要確定詞義和用法,必須有具體的情景和語境。在學生掌握了單詞的發(fā)音后,可以訓練他們用單詞組成短語或句子。這樣,學生在鞏固了新詞的同時,還復習了以前學過的句型,提高了他們運用語言的能力。
對于某些一詞多義的單詞,例如have 這個單詞,只有在具體的情境下,學生才能夠更好地理解。在語境中操練詞匯,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小學生在學習一個新詞匯時,往往想知道一些與其相關聯(lián)的詞,這給詞匯的擴展提供了良好的機會。詞匯教學溫故知新的教學方式可以從多方面進行,如同音詞、形近詞、字母組合的相同發(fā)音、同義詞、反義詞、同類詞等,以達到溫故知新的目的。如教授動詞hear 時,可將它與同義詞look 和同音詞here 進行關聯(lián)的比較。如教授park 一詞時,可引導學生聯(lián)想與之有關的單詞,如tree, lake,flower, grass,path,bridge 等。教師引導學生回憶關聯(lián)的詞匯群,這樣一來就可以滿足不同程度同學的求知欲望,使每個學生都學有所得。聯(lián)想能促進人的思維、記憶和想象等心理活動,通過聯(lián)想使學生達到學習、復習、記憶詞匯的目的。
在教授一些合成詞時,不用當作一個生詞來教,而應該指導他們找出這些單詞是由那兩個較簡單的詞合成的。利用分析合成詞的方法,學生在學過的詞的基礎上,就很自然推測出合成詞的含義來。這樣,使他們有種成就感,也激發(fā)了學習英語的興趣。掌握這種方法,還可以擴大學生的詞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