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重陽
(貴州省大方縣馬場鎮(zhèn)石丫小學,貴州 畢節(jié) 551600)
在新課程的教學理念下,情境教學法已經深入人心,它生動、直觀、有趣的內容呈現(xiàn)方式受到教師和學生的喜歡,使學生徹底擺脫了以往那種枯燥的說教,進入有成功體驗,有教師賞識、贊揚的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輕松學習,快樂成長,使他們無形中對小學語文學習產生情感,激發(fā)起學好語文的興趣和熱情。的確,有效的情境創(chuàng)設能從多方面培養(yǎng)學生情感,對于啟迪學生智慧、開拓學生思維方面都有所助益,拓寬了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和方法。同時還能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師生均能獲益,收到了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多年的一線教學實踐證明,有效的情境創(chuàng)設不但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激勵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習效率,而且還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了鍛煉,使學生學有所用。本文就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情境創(chuàng)設的應用談幾點自己的認識。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課效果如何,往往要看教師備課時的準備程度和課前的導入。小學語文教師要想上好一堂課,必須要了解小學生的心理需要,并據(jù)此在課前創(chuàng)設有效的情境,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產生強烈的代入感,從而使課堂教學效果取得意想不到的收獲。比如,在教《桂林山水》之前,可以先給學生觀看了幾段搜集整理的旅游視頻。這幾段視頻都比較全面、完整地還原了人們在桂林山水中看到的景色,當?shù)厝藗兩畹那榫耙约叭藗兇┧笤诠鹆稚剿械南矏傂那?。接著再給學生播放幾張桂林有名的景點,讓學生在煙雨、光影、植物、動物、田園、村舍、名園、古跡等景色中陶醉,遐想。最后,可以給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有人問桂林的風景美在哪里,你該如何介紹?下面跟我一起走進課文,尋找答案。”通過這樣的導入,學生已經完完全全沉浸在桂林山水的美麗景色中了,再讓他們學習課文就有水到渠成的效果。
小學生對抽象的事物和相關概念、知識都比較模糊,可是他們對自己身邊熟悉的,感興趣的事物都會樂此不疲。針對這種情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就要應用學生熟悉的生活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融入生活,減少學生心理壓力和不良情緒,使其樂于參與,提高學習質量。還以《桂林山水》為例,教師不能開門見山就給學生講桂林的人文、地理環(huán)境,要融入一些游客游玩的照片,如戲水、觀賞的圖片,調動學生興趣,讓學生融入其中。然后再循序漸進,層層遞進,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學生不但能夠自然地接受,而且學習效率高。所以,只要教師有心、用心,并站在學生的立場上,結合學生的心理需要創(chuàng)設情境,肯定能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推動語文教學的發(fā)展。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受到啟發(fā),全身心地投到入課堂學習中,常用的方法就是提問學生。如今有了多媒體,又有了情境教學方法,教師完全可以用更加有趣、有效的情境創(chuàng)設方法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這里我們仍以《桂林山水》為例,比如要讓學生了解桂林山水為什么那么美,為什么被稱為“甲天下”,教師可讓學生分組設計導游解說詞,其他學生當游客,聽“導游”講解。一組講完之后再換一組,如此可以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讓其他同學在不同的解說詞中,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全方位地了解桂林山水不一樣的美。這樣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教學效率也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總之,創(chuàng)設情境是語文學科的需要,是學生發(fā)展的需要,更是現(xiàn)代教育的需要,它有力地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關系,讓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主人,從而輕松、愉悅地學習,變學習為一種快樂,一種享受,一個成功的語文教師,必須花大力氣去做好這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