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瑾
藝術實踐活動屬于情感表達的一種方式,教師要采用開展藝術實踐活動的方式激發(fā)出學生的抽象思維,使其形成豐富的想象力,加深對美術知識的了解,為將來的學習和成長奠定基礎。而初中美術實踐活動也是藝術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全面發(fā)揮出中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
在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融入藝術實踐活動可以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的諸多弊端,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重新認識美術。另外,還可以拓展美術教師的教學空間,使教師可以科學指導學生美術作品,在平衡以往固有思維模式的同時,科學指導中學生感悟并體會藝術元素的多種表現(xiàn),有效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促使其創(chuàng)新意識的形成和個性化發(fā)展。
在人美版初中美術教材中,每個學期都會安排設計與應用的部分,學生認真學習這一部分是做好美術藝術實踐活動的關鍵。在美術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為學生構建可以發(fā)揮其才能與個性的情景。
例如教師在進行《生肖的聯(lián)想》這一課程教學時,便可以讓學生設計和聯(lián)想自己的生肖,然后將學生劃分為多個小組,激發(fā)出他們參與課堂學習的熱情,結合著美術教師的指導進行高質量的學習。
另外,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運用聊天的方式開展,如你知道自己的父母是什么生肖嗎?學生就會爭先恐后地發(fā)言,這時,教師可以畫出自己的生肖圖,然后邀請學生在自己的畫本上畫出自己的生肖圖,但需要注意的是,學生應重視動物的特征。
在學生完成繪畫以后,教師提示學生可以依照自己的想法來畫出生肖。然后美術教師繼續(xù)鼓勵學生說出自己喜歡的生肖進行創(chuàng)造。
在此之后教師需要進行適當總結,可以向學生展示相應的圖畫,再討論與展示中進行總結,想要畫好生肖圖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為仿物法(即為將生肖設計成為植物或者生活的用品等);其次為添加變形法(即為將生肖添加一些形狀,進而改變其造型結構);再次為裝飾法(即為借助貼紙等方式來對生肖圖進行裝飾,以便使圖畫更加新穎獨特);最后為廢物改造法(通過收集廢物來對圖畫進行改造)。
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中學生就會有明確的學習目標,然后依照自己的喜好來進行聯(lián)想與想象,進而繪制出自己喜歡的生肖圖,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提升中學生動手能力,同時還可以進一步培養(yǎng)中學生良好的意志與品質。
使學生樂于學習、主動學習一直都是教師最為關注和重視的問題。但當前初中生階段的學生有著頑皮,依賴性較強以及意識不成熟等特征,主動學習已經(jīng)成為中學生的障礙和難關。
在初中美術教學中,以往傳統(tǒng)的被動接受、不思考以及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已經(jīng)在中學生心中根深蒂固、生根發(fā)芽,他們不僅不會自主挖掘教材以外的知識,也不會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延伸分析和思考。所以,美術教師想要改變這一教學現(xiàn)狀,讓中學生成為課堂教學主導地位,藝術實踐活動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其可以使學生自己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以及自主參與教材研究學習。
美術屬于藝術學科類型,是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學科,同時也是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學科。初中美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不斷轉變和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借助藝術實踐活動來提升中學生對美術學習的積極性,讓其從以往的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在教學過程中,美術教師可以借助網(wǎng)絡來為學生查找一些資料,如掛畫、畫冊以及光碟等,讓學生在觀賞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繪畫能力。另外,美術教師還可以借助聲音或圖像等方式來刺激學生感官,進而調動學生美術學習興趣。借助豐富且全面的素材資料,可以使學生脫離課堂教學的枯燥與乏味,還能夠加強學生對美術的感性認識,讓學生在藝術熏陶與感染中加強自身創(chuàng)造能力。
結合全文,美術屬于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有效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審美能力,同時還可以加強學生藝術修養(yǎng)。另外,在課堂教學中融入藝術實踐活動可以加強學生藝術素質,減少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負擔,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與熱情的同時,還可以全面發(fā)揮出中學生的個性與潛能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