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張老侃
如今各個地方的“十八怪”已經(jīng)變成了一張牌——民俗牌,旅游牌,蠻吃香的,而最早打這張牌的是云南,什么“竹筒當(dāng)煙袋”、“姑娘像老太”、“粑粑叫餌塊”……這些民間諧語總是讓外面來的人睜大好奇的眼睛。
餌塊是一種餅子,為何稱“餌塊”呢?對此好象誰也說不清,總不會粑粑不進嘴拿給耳朵聽吧?
在“云南十八怪”中,吃得的東西還有雞蛋,“雞蛋串起賣”,是說用谷草把雞蛋拴成一串上街賣,這拴的技術(shù)真是蠻高的,四個雞蛋拴一串提著像九節(jié)鞭,有個小販故意搞笑,提“鞭子”上下顛,還口中念念有詞地說:“云南簡稱滇,滇池旁邊顛雞蛋,上顛下顛顛不爛,谷草串起滇雞蛋?!备阈?,云南雞蛋真的顛不爛么?接過來仔細一看,原來這是一串煮熟了的雞蛋。
一花引來百花開。云南十八怪走紅,別的省市也紛紛搞起了各自的“十八怪”來。陜西十八怪中,有一怪叫“扯面寬得像褲帶”。有多寬,褲帶再寬總沒有鋪蓋寬吧!重慶榮昌的特色小吃“鋪蓋面”,那才叫“面條寬得像鋪蓋”呢。“羊肉泡饃大碗賣”,這是陜西十八怪當(dāng)中的又一怪。其實西安的泡羊肉饃碗還不算大,因為西安是大城市,人們吃東西講究優(yōu)雅,而真正的大碗在陜西鄉(xiāng)下,有些地方“喝粥碗盆分不開”。吃晚飯時,各家各戶敞開門,捧一只大如面盆的粥碗,聚一堆聊天喝粥,那嚯嚯聲有如雷響??纯窗?,陜西十八怪中的以上三怪都是吃出來的。
重慶十八怪吃得更精彩?!安怀孕∶娌蛔栽凇?,因為小面幾乎就是重慶人最通常的早餐。還有一怪,”火鍋桌邊談戀愛“。大約在20年前,渝城火鍋業(yè)界有一奇怪食風(fēng),而火鍋店也有一不成文的規(guī)矩:吃火鍋至少4人一桌,連素不相識的也要求坐一堆,名曰“鑲起,打組合”,那時有的店是不湊滿人數(shù)不點火。當(dāng)時的客人窩囊??!若是遇到個貌丑的邋遢漢,才叫同桌的人惡心發(fā)嘔。然而,倘若是來了個二八佳麗,那又恨不得與之面對面地鑲起吃了!當(dāng)時每只鍋中都分格子,有時格底有洞眼,男士便瞅準機會將肉片塞過去,這邊佳麗筷子拈著后只是嫣然一笑,妙,這正是“火鍋桌邊搞戀愛”。
現(xiàn)如今,還有多少覓偶的男兒在懷念從前的“鑲起吃”?。?/p>
成都十八怪的名堂多,像“一日三餐吃泡菜”、“兔子腦袋炒起賣”、“串串燒烤滿街擺”;再有一句是“面板當(dāng)作大炮臺”。這又是啥意思?那是指做小吃的師傅揪起一砣砣面團便往面板上猛砸,震得面板上放的銅碟當(dāng)啷響,且聲響如放炮,此美食謂之“糖油果子三大炮”,乃是成都十八怪當(dāng)中一絕。
東北十八怪中有兩怪如今成了流行歌歌詞。一怪是“鮮菜不吃吃酸菜”,一怪是“豬肉粉條人人愛”。這歌便是《東北人都是活雷鋒》,“俺們這旮都是東北人,俺們這旮豬肉燉粉條”。末尾的一句道白竟然是:“翠花,上酸菜!”
新疆十八怪中有“大盤雞塊拌皮帶”,這里的皮帶其實是指一種很寬的面條,當(dāng)?shù)赜腥藢⒙槔彪u塊與面條拌勻了吃。
“海南十八怪,三條沙蟲一盤菜”。沙蟲又叫海腸子,屬海邊灘涂的特產(chǎn),拌香菜并紅燒,爽!
“河南十八怪,洛陽水席水做菜”。洛陽水席又稱三八菜,即是有三八二十四道菜。除了八個冷盤外,其余的十六道件件都帶湯,樣樣都有水,這在中華菜系中算是獨樹一幟了。
“湖南十八怪,豆腐越臭越好賣”。長沙火宮殿的臭豆腐,那才叫名聲響,頂呱呱。
“山西十八怪,醋缸醋罐隨身帶”;“山東十八怪,大蔥大蒜是最愛”……
華夏大地,各地的民風(fēng)民俗都獨具特點,這便是十八怪中的“怪”。其實呢,八怪、十怪、十八怪,那都是為叫著順口,雖然十八怪各地都有,但唯獨“云南十八怪”領(lǐng)了風(fēng)氣之先,并且還成為了一種文化現(xiàn)象。十八怪當(dāng)中包括衣、食、住、行等諸方面,而任何一地的十八怪,又必定有飲食烹飪方面的內(nèi)容,這也是最為旅游者和美食家們津津樂道的。這便是十八怪中必有吃,吃出來的十八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