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錢玉娟
午餐后,天氣比較悶熱,幼兒們?nèi)齼蓛山Y(jié)伴來到“甜甜街”的走廊里休息。突然麥兜大叫:“快看,這里有好幾只螞蟻!”幼兒們一窩蜂地圍了上去,幾個膽小的幼兒站在外圈觀望,一些膽大的幼兒急擁而上?!拔浵佋诟蓡??”“你看,螞蟻爬到洞里去了?!薄拔浵仌粫覀儯俊睈倫偱艿轿疑磉呎f大家在抓螞蟻。我透過窗戶已經(jīng)看到了,但假裝吃驚地說:“在哪里發(fā)現(xiàn)螞蟻的?真厲害!你們先安靜地觀察一下,看看它們在干嗎。千萬不要嚇著它們,等教室里其他小朋友都吃完飯了我就過來啊!”悅悅馬上將我的“口令”傳達給外面的小家伙們。幼兒們就一個個安靜地蹲在那里看著這群小螞蟻,這正是激發(fā)幼兒探究螞蟻秘密的絕好時機。
雖然可以觀察螞蟻,但是幼兒們并不了解它們的相關(guān)知識。于是,我將問題再次引向深入:“通過近距離的觀察,你們發(fā)現(xiàn)螞蟻有什么秘密嗎?”“老師,螞蟻實在太小,看不清?!薄翱磥砦覀冞€是需要找一些資料,那今天回家請你們找一找關(guān)于螞蟻的知識,然后來講給大家聽,看看誰找到的知識最多?!钡诙?,幼兒們帶著找到的圖片以及制作的簡單的表格來園。小煜兒還帶來了放大鏡,小米帶來了“螞蟻工坊”。然后,一場“螞蟻知識交流大會”開始啦!在大家的介紹下,我們一起了解到:螞蟻是昆蟲,頭大,有一對觸角,身體有三節(jié)。螞蟻喜歡在地下筑巢,成群穴居,螞蟻王國里有一個從不勞動,專門產(chǎn)卵的蟻后,她是整窩螞蟻的媽媽。螞蟻王國里還有成千上萬的工蟻和兵蟻。工蟻負責造房子、搬運和儲藏食物,兵蟻則守在洞口保衛(wèi)家園。螞蟻認路的本領(lǐng)很高,視覺很靈敏,螞蟻之間靠觸角的碰撞來傳遞信息,報信的螞蟻會在路上留下食物的氣味和自己的特殊氣味,引導同伴去搬運食物。
幾天以后,嘉嘉說:“老師,我們想喂小螞蟻喝水,吃點東西,可是我們不知道給它吃什么?!蔽艺f:“哎呀,真的,小螞蟻來我們教室這么多天了,都沒有吃過東西呢!可是它們吃什么呢?我們一起去書里找找答案好嗎?”第二天,我?guī)砹藘杀纠L本《螞蟻和西瓜》《螞蟻的日記》。幼兒們也通過繪本了解到了螞蟻喜歡吃植物的嫩葉、人類食物的殘渣和甜的食物。
當幼兒在接觸這些小蟲子時,家長們往往因為怕臟、怕被咬,所以盡可能地減少幼兒們與小昆蟲接觸的機會。當幼兒們對這些小動物產(chǎn)生探究興趣的時候,教師的引導顯得十分重要。我們得給幼兒們一些小小的目標和問題,一步一步地激發(fā)他們探究的興趣。一下子給太多,幼兒們記不住,反而消減了他們的積極性;什么也不給,他們的興趣點又很快就會消失。
想要幼兒的自我價值得到認同和提升,我們便要學習聆聽幼兒自創(chuàng)的知識、價值及理念,并相信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他們才是真正的主導者。在觀察螞蟻的活動中,我運用開放教學的策略,為幼兒提供了更多獲取信息的渠道。當幼兒們遇到問題時,不急于直接給出答案,讓他們自己去探索,自己想辦法去尋求答案。信息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每個人都去參與獲取信息,并在交流之后,每個人都會有收獲。在案例中,我還引導幼兒們從開始蹲在墻角觀察螞蟻發(fā)展到去操場上捉螞蟻并近距離觀察螞蟻、了解螞蟻的生活習性,幼兒們不僅學習到了螞蟻的知識,還學會了一種自主學習的方式,即整個活動的探究過程。
“螞蟻”是大自然中隨處可見的一種自然資源。從成人來看,它的知識難度可能遠遠超出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但是幼兒們對它感興趣,我們就要試著去挖掘其價值。與其我們給他們知識,不如讓他們自己去探究和發(fā)現(xiàn)他們想要了解的點在哪里。本次活動于我有很大的收獲,是幼兒給了我靈感和機會去了解他們。在探究過程中,幼兒們還發(fā)現(xiàn)了蝸牛,發(fā)現(xiàn)了蒲公英,這些都是特別好的資源。我們會繼續(xù)和幼兒一起探究,和幼兒一起成長,也期待會產(chǎn)生更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