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漢才 甘保波 黃麗君 莫家金
廣東省羅定市人民醫(yī)院,廣東羅定 527200
乙型病毒性肝炎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肝臟炎性病變特點,嚴重損害青少年健康,受到世界范圍內關注。如延誤診治,部分患者惡化為肝癌或肝硬[1]。這就需要開展HBV診斷與治療工作。一般臨床在診斷標準中納入特異血清病原學檢查及肝功能檢查,在滿足條件情況下,檢測HBV-DNA、DNA-p等,以此較好辨別疾病[2]。感染復制情況不容易判斷,一些時候有漏洞出現(xiàn)。僅利用陽性表型指標無法很好辨識疾病,也不能展現(xiàn)患者體內乙肝病毒活動狀況,使得病情評估不正確,發(fā)生較高誤診率,阻礙患者治療,帶來較高死亡率。定量PCR法的使用,可直接了解患者體內HBV復制與傳染性,且便于選取治療方案,準確判斷療效。為準確評估乙型病毒性肝炎,本院2016~2017年本院387例表面抗原陽性的患者采用熒光定量PCR(FQ-PCR)法檢測患者乙肝病毒標記物陽性表型血清標本HBVDNA情況,現(xiàn)將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選取2016~2017年本院900多例表面抗原陽性的患者中選取387例作為研究對象,全部實施乙肝DNA檢測。取387例HBV標記物模式的血清標本。全部患者中男200例,女187例;年齡17~67歲,平均(45.8±4.1)歲;體質量40~86kg、平均體質量(68.8±11.5)kg;單身150例,有配偶237例。
乙肝兩對半使用英科新創(chuàng)的試劑。乙肝DNA定量試劑使用達安基因試劑。乙肝兩對半所用儀器:帝肯EVO-2dinical150/8。SIEMENS BEPⅢ;乙肝DNA定量所用儀器:羅氏cobasZ480實時熒光定量PCR系統(tǒng)、生物安全柜、上海安亭TGL-16gR高速冷凍離心機、杭州博日CHB-202恒溫金屬浴等。按照操作要求進行,通過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法)檢測乙肝病毒標記物陽性表型血清標本。通過FQ-PCR法定量分析并檢測乙肝病毒標記物陽性表型血清標本HBV-DNA,嚴格遵照操作要求開展。陽性,>1.00+002IU/mL,陰性,<1.00+002IU/mL。
乙肝五項也稱為乙肝兩對半,依次為:(1)乙 肝 表 面 抗 原(HBsAg)、(2)乙 肝 表 面 抗 體(抗 -HBs)、(3)乙肝 e 抗原(HBeAg)、(4)乙肝e抗體(抗 -HBe)、(5)乙肝核心抗體(抗 -HBc)。其中,加號是陽性減號是陰性,分析并統(tǒng)計乙肝病毒標記物陽性表型血清標本HBV-DNA熒光定量測定結果。
將本次研究數(shù)據輸入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2.0表格中,顯著性檢驗組間乙肝病毒標記物陽性表型血清標本HBV-DNA陽性率。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8.0版對數(shù)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s )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HBV-DNA定量測定結果可知,在疑似乙肝患者血清標本387例中,HBV-DNA陽性187例,陰性200例,定量最高及最低分別為7.70E+009IU/mL、2.71E+003IU/mL。
從ELLSA法檢測乙肝5項與熒光定量PCR法檢測結果情況看,與大三陽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乙肝病毒標記物陽性表型血清標本HBV-DNA經ELLSA法檢測乙肝5項與熒光定量PCR法檢測結果分析
乙型肝炎因為HBV而誘發(fā)的一類肝炎性疾病,這種疾病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及生命,是引起肝衰竭、肝硬化等不容忽視的一類因素[3]。這種疾病受到世界范圍內關注,乙型肝炎診療歷史較長,我國乙型肝炎患病率非常高,受到各臨床學者重視,國內感染HBV人群較多。所以,預防與診療乙型肝炎具有突出的意義。
HBV表面標記物及乙肝5項如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體(抗 -HBs)、乙肝 e抗原(HBeAg)、乙肝 e抗體(抗 -HBe)、乙肝核心抗體(抗-HBc)依然被廣泛地應用,同時表面標記物在檢測患者傳染性與病程方面起到突出作用,通過HBV表面標記物與乙肝5項在診治疾病方面已經有一段時間,且得到普遍使用,表面標記物在傳染性疾病檢測方面起到重要價值,而ELISA檢測方法因為受限于自身靈敏度影響其中病毒復制水平不高,如病毒復制水平較低,這種檢測手段會使個體出現(xiàn)漏診或誤診情況[3]。對這種疾病的診斷在以上方法基礎上,診斷乙型肝炎患者上述五項外,然后結合血清HBV-DNA深入分析,如此較為科學、準確性,也更有效[4]。
PCR技術用于HBV-DNA水平定量檢測當中,可用作HBV感染非常精確的一項指標,其在HBV復制、感染等一些方面發(fā)揮了突出作用[5-6]。而因為PCR測定需要昂貴儀器設備,且對醫(yī)師人員提出了較高要求,無疑阻礙了這項技術使用[7]。
FQ-PCR為臨床基因診斷提供了有效途徑,定量HBV-DNA,真實呈現(xiàn)了HBV感染、復制狀況,修正ELISA測定結果解釋,完全封閉管檢測的應用,無需進行PCR后處理,防止了交叉感染的出現(xiàn);且使用實時檢測技術,獲得的Ct值與原始模板數(shù)量表現(xiàn)出一種線性關系,具有非常高定量準確率,相比普通PCR,更為靈敏,同時因為熒光探針的使用,以光電傳統(tǒng)形式直接探測PCR擴增中熒光信號變化所得的定量結果,為此,具有非常高的光譜高精確性及DNA雜交高特異性,解決了常規(guī)PCR諸多不足,用于臨床早期疾病診斷中,用于疾病評估及治療結果的診斷[8]。
在臨床診斷HBV感染經常使用的手段是ELISA法檢測,這種檢測是人體對HBV的免疫反應狀態(tài),也是現(xiàn)階段診斷乙型肝炎比較常用的一項指標。HBeAg陽性者具有非常高的HBV-DNA定量陽性,從中可見,ELISA法檢測乙肝兩對半是非常不錯的監(jiān)測手段,但FQ-PCR能夠準確無誤呈現(xiàn)HBV-DNA復制水平變化,便于觀察疾病病程及治療效果。
有學者證明乙型肝炎HBsAb發(fā)生后,血清中依然存在DNA復制,而時間推移下,HBV-DNA的檢出率開始減少[9]。鮑淑華[10]研究指出,對觀察組進行具體比較后,活動期標記物表型和非活動期標記物表型比非活動期HBV-DNA水平要高,以鑒別病毒復制水平的形式引導臨床病情診治,這和此次研究結果有相似之處,為實驗實施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有研究[11]在ELISA檢測基礎上,采用PCR技術通過HBV-DNA檢測手段測定各乙肝病毒標記物陽性表型組合,在各種陽性組合當中,乙型肝炎E抗體HBeAb、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核心抗體HBcAb中HBV-DNA水平為(5.4±1.3)E+004IU/mL。具有最高陽性組合比例,這個比例達到30.9%,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體HBcAb陽性等組合中中HBVDNA水平為(1.2±0.3)E+004IU/mL。然后比例達至22.8%,(HBV-DNA水平在陽性組合ELISA檢測出中有時會比其余組合低)乙肝病毒的高復制性,使其具有一定威脅性,僅借助陽性率檢測,不能準確無誤評估病情,如在其實驗當中,比較并分析兩組HBV-DNA水平,得知觀察組HBV-DNA水平偏高,通過分析病毒復制水平來指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評估。
在本次研究中,結果:HBV-DNA陽性、陰性例數(shù)分別為187例、200例,定量最高、最低分別為7.70E+009IU/mL、2.71E+003IU/mL。和大三陽組比起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通過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法)、FQ-PCR法定量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HBV-DNA含量,具有較高診斷率,為患者臨床治療提供了合理有效的措施,從一定程度上可以體現(xiàn)機體HBV復制與感染狀況[12-14]。
總之,通過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法)、FQ-PCR法定量分析可準確呈現(xiàn)HBV-DNA復制情況,防止漏診及誤診情況發(fā)生,此種檢測手段成本低,操作較為方便,以此更好指導實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