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蔡金歡
幼兒教育工作者共同的使命是:守護孩子們的童心。孩子的世界應該是充滿童真與童趣的,而游戲可以增加孩子們童年的快樂,游戲是幼兒極有意義的一種學習方式,通過“做中學”“玩中學”“生活中學”,可不斷積累幼兒的學習經驗,讓他們更加清楚地觀察和認識這個世界。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經說過:“兒童社會充滿簡單之美?!钡牵绾握J識和發(fā)現兒童世界的美,卻不簡單。雖然每個人都是從純真的兒童時代走過來的,但長大之后卻大都遺忘了童年,常常會將成年人的價值觀強加到孩子的身上。意大利幼兒教育家蒙臺梭利也說過:“在與兒童打交道的過程中,成年人會慢慢變得自私自利,或以自我為中心。他們只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來看待與孩子有關的一切,結果只能使他們之間的誤解越來越多。”
然而“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想法已使“拔苗助長”式的超前教育和強化訓練成為當今社會一種現象級問題了。浙江特級教師朱靜怡說:“幼兒在園的一日活動就像是一串美麗的珍珠,一日活動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就是一顆珍珠,教師要讓每一顆珍珠閃亮發(fā)光?!庇變簣@一日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應該被賦予教育意義,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得到成長,得到教育。這看似簡單,但想要做到、做好,卻不容易。
夏天的天氣總是陰晴不定,時不時地會來那么一場大雨,似乎是在彰顯夏季獨有的熱情與活力。雨天過后,蚯蚓總會到地面上來透透氣。孩子們都興奮極了,他們正圍著一條笨拙地慢悠悠扭動身軀的蚯蚓嘰嘰喳喳。“哎呀,它想去哪里呀?”“它是不是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它一直扭啊扭的,是不是要死了?”“我們救救它吧!”小男孩們和幾個膽子大的小女孩甚至要伸手去捉蚯蚓,而幾個膽子小的女孩則早就躲得遠遠的,在遠處張望著,又害怕又好奇。因為到了吃飯的時間了,我對他們說:“小朋友們,要吃飯了,蚯蚓在找路呢,等吃完飯再來看蚯蚓好不好?”平時孩子們吃飯總是慢吞吞的,但那天,孩子們吃得可迅速了,因為都要迫不及待地看蚯蚓去??赐暌院螅⒆觽冃老驳嘏艿轿疑磉呎f:“蚯蚓還在呢!”很快就到午睡時間了,我對戀戀不舍蹲在地上看蚯蚓的孩子們說:“小朋友們,我們去睡覺啦!蚯蚓也要休息了,快和它說再見吧!”孩子們雖然不舍,但還是聽從了我的建議,高高興興地去午睡了。
每每想到這件事,我心中就感慨不已:孩子眼中的世界跟我們大人眼中的世界截然不同。在孩子的眼里,雨后蚯蚓爬上地面可能是迷失了回家的方向,他們會擔心它,他們并不知道雨水堵塞土壤,蚯蚓需要呼吸才是它們爬上地面的真正原因。他們并不以成人的科學眼光來看待世界,而是以他們獨特的視角,以一顆熾熱的童心來感受自然,感受生命的神奇。
沈從文兒時在湘西的學堂里讀書時,便喜歡和小伙伴們爬上樹枝捉蟋蟀,或者跑到學堂外辨別各種植物。他在回憶錄中寫道:“我在自然里學到的東西比在學堂里多得多?!贝笞匀痪褪且槐景倏迫珪?,把孩子放置到自然之中,讓他們通過感受表達自己的想法,將會有許多令我們驚嘆的發(fā)現。你會發(fā)現,孩子靠自身去感受而得知的信息并不比直接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遜色。孩子的世界應該是自由與輕松的,充滿想象與情趣的。然而我們總是愛用自己知道的知識來告訴孩子,替孩子給事物下定義。我們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所看到的、聽到和感受到的,尊重孩子的童心和童真。
當今社會,家長都非常注重孩子們的教育,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在感到欣慰的同時,又感到有點兒沉重,特別是看到孩子們每個周末奔波于各種輔導班時。有的家長甚至為孩子制定了長遠的計劃,每天的時間都排得滿滿的,舞蹈課、鋼琴課、英語輔導班,明明應該自由自在享受童年的孩子,卻被家長束縛在各種補習班中。家長們努力提供最好的教育條件,希望有朝一日,孩子能夠成龍成鳳,有所成就。家長為孩子能夠流利地背誦九九乘法表、唐詩、美文為豪,卻忘了他們只是四五歲、天真爛漫的孩童。以愛為名,漸漸讓重擔侵蝕了孩子們純真的童心,而孩子們也被迫接受著這些“愛的負擔”。
守護童心,似乎成了我們幼兒教育工作者一個共同的主題。孩子的世界應該充滿童真與童趣,洋溢著幸福與歡樂,對世界充滿了好奇與探索,這是童心使然,也是孩子的天性使然。蘇霍姆林斯基為了保護童心,創(chuàng)辦了藍天下的學校,他說:“我們的學校將來就在藍天下,在綠草地上,在大梨樹下,在葡萄園里,在牧草場上?!弊尯⒆釉诖笞匀坏膽驯е斜M情地游戲,做最真、最初的自我。只有擁有童心,才能真正健康地成長。讓我們做童心的守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