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新沂市新安中心小學 王文化
時下,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是時代賦予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使命和追求。作為教師,我們一定要認識到這一點。但是檢視一下課堂,在這方面我們做得還很滯后。為此,我們要強化對這一課題的研究,強化這一方面的實踐。下面就這一話題,結合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來具體談一談。
無論做什么事情,如果是在自覺的情況下去做,最后的結果可能就會更好。換句話來說,就是如果我們能夠有這方面的意識,就能夠很好地調動我們的積極情緒。而有了這種積極的情緒,我們就能夠主動地去思考,從容地去應對??梢?,具有一定的意識,對于我們做好一件事情是何等重要。對于培養(yǎng)創(chuàng)造行為而言,其實也是這樣。
在課堂教學中,要學生有創(chuàng)造的意識,首先,我們教師要具備相關的意識??梢哉f,這是我們培養(yǎng)學生具有這方面意識的一個方向性問題。筆者認為,在這方面,我們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適切地引導學生學會“換個角度”去思考問題:“解決這道題目,你還可以想出其他的一些方法來嗎?試試看”……經過這樣的處理,相信會很容易激活學生,讓他們產生一種理想的心態(tài)和狀態(tài)。
確實,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深切體會到課堂教學中,如果我們所設計的活動,能夠引導學生自主去發(fā)現,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意義重大。教學“認識時與分之間的進率”這一知識點的時候,筆者通過談話提出活動要求:同學們,請將你們的鐘面取出,如老師一般去做,看時針走一大格,分針則又走多少,先自己撥動撥動,然后再與同學分享自己都有著怎樣的發(fā)現。這樣的設計是讓學生通過操作去發(fā)現。可見,在教學當中,我們要在學生明確欲解決的問題之后,通過自主的活動去發(fā)現,這應該是我們培養(yǎng)他們創(chuàng)造意識的關鍵所在。
在教學過程當中,要想讓學生從內心里想去參與或者完成一定的活動,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教師應該敏銳地捕捉到學生的所思、所想。筆者認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通過一定的渠道,讓學生產生一定的學習動機,引導他們向著最有利于他們發(fā)展的方向以及我們所期待的目標進發(fā)。當然,在這一過程當中,有一個最為關鍵的因素需要我們去把握住、處理。這就是我們一定要對學生的一些行為進行適切的激勵。
認識到這一點,這就需要教師要掌握必要的有關激勵方面的一些技巧。一般來說,我們可以通過具有感染力的語言來實現。通過語言這種方式,可以說是課堂評價最為普通的一種方式,也是力度和效果較為理想的一種方式。實踐證明,只要我們的語言能夠打動學生,就能夠給學生以無限的自信,同時也會給其他學生以最大程度的“刺激”。
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動機,還離不開對學生的活動行為和過程表現進行評價。談到評價,筆者認為,我們應傾向于指向性評價,而不是一味地對學生進行精神方面的觸發(fā)。要將這種指向性的評價做好,筆者認為如果能夠采用個別交流的形式,效果就非常好。而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教師認真進行課堂觀察。另外,在評價內容上,我們要給學生一種方向上的指引:教學“時、分、秒”這一內容,筆者就側重于對學生能不能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能不能主動地去克服思考過程中的一些困難等方面進行評價。所以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重過程評價和指向評價,重點關注學生自我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毅力,以及敢于挑戰(zhàn)的態(tài)度進行評價。
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上文所談及的兩個方面,可以說是一種基礎性的要求。而學生創(chuàng)造力到底如何,關鍵還是看他們的思維水平怎樣。這也就是說,我們要真正讓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得以發(fā)展,就要學習相關的理論,切實做好對學生思維的培養(yǎng)工作。當然,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是一項系統的工作,我們要通盤考慮。特別是要根據小學生的特點,以及數學學科的規(guī)律特點,進行適度的考慮和統籌的安排。
結合以上分析,筆者認為,在小學階段,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主要是培養(yǎng)他們的發(fā)散性思維。之所以這樣說,這主要是由發(fā)散性思維的特點所決定的。另外,我們還要認識到,這種思維特點又是與小學生的特點相契合的。我們知道,發(fā)散性這種思維重在思維的無向性、范圍的不確定性,特別是其具有新異性。而這些特性與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又是有著很多的相通之處的。所以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主要對學生進行這方面思維的培養(yǎng)。
教學“11~20 各數的認識”,在教學活動之中,筆者就結合一年級小學生的特點,借助于直觀形象,引導學生動手操作。這樣的設計,一方面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參與活動,讓每一位同學得以展示自己;另一方面,在具體活動時,鼓勵學生標新立異,這又使得學生的身心處于最佳的狀態(tài),讓他們專注于學習活動,從而培養(yǎng)了他們的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在小學階段,要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需要我們在思想上給予高度重視的同時,強化這方面的研究和實踐。特別是作為教師的我們,一定要摒棄一些落后的教學方式,敢于和善于打破思維的定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