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縣根 吳麗萍
(吉安市思源實驗學校,江西吉安 343000;吉州區(qū)韶山路小學,江西吉安 343000)
小學語文教師們已經(jīng)逐漸轉變了教學觀念,能夠應用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進行教學,這就使得小學語文教學效率得到大大提高,通過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逐漸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能夠通過閱讀來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為以后的人生打好基礎,這也是教學的意義所在。
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更好地讓學生理解小學語文知識,從中獲得豐富的營養(yǎng)內(nèi)涵。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閱讀理解的做題,提高學習成績,也可以提高學生對句子的排列、詞句結構的認識,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的思維更加縝密,有利于學生掌握更多的語文閱讀知識。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表達能力,讓學生的語言表達變得更加流暢清楚。語言表達能力包括兩方面的內(nèi)容:一是口語表達,二是寫作表達。通過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讓學生在口語表達上更加流暢,在寫作方面變得更加得心應手,能夠寫出一些好的文章,這樣可以對學生有很大的益處,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
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老師對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認識不足,大部分小學語文老師都是以考試為教學重點,對考試內(nèi)容進行認真講解,但是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卻不是特別重視。這是因為當前應試教育下,老師和學生所關注的重點都是在升學上面,所以,老師所講述的內(nèi)容也多與學生考試內(nèi)容相關,并沒有過多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這樣就導致了學生的閱讀能力普遍低下,不能進行正常的閱讀學習,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其次,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學習閱讀內(nèi)容的方式較為落后。老師還是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課堂上老師用大量的時間講述語文知識,留給學生發(fā)言和自由閱讀的時間很少,這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學生學習不專心,只是在被動地接受老師所講述的內(nèi)容,缺乏自主閱讀和實踐的機會。學生的學習非常被動,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也就無從談起。
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老師在課堂上過分依賴多媒體技術,缺乏自主和靈活的教學方式,完全按照多媒體的課件進行教學,并沒有去思考教學的意義。如果一味地依賴于多媒體技術,缺少必要的教學引導,就會照本宣科地講解,那樣學生就缺少必要的學習動力,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也無從談起。學生處在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很難形成好的學習氛圍,閱讀能力的提高也會出現(xiàn)問題。
在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下,老師們普遍都注重考試成績,鮮有老師對學生閱讀能力有所關心和關注,老師普遍對學生閱讀能力缺乏必要的引導,甚至有些老師禁止學生課外閱讀,認為課外閱讀就是浪費時間,并不關心學生的課外閱讀,這樣久而久之,肯定會打擊學生的閱讀熱情,使學生對閱讀失去興趣。由于小學生年紀較小,在閱讀當中肯定會遇到一些自己不懂的生字,這會阻礙學生進一步閱讀,這就需要老師在課堂上加以引導,遇到不懂的生字時學生也可以請教老師。但在目前的情況下,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老師和家長的注意力都在應試教育上,對學生的識字和閱讀并不是特別關心,學生缺乏必要的引導,學生閱讀量偏低,影響了閱讀熱情。
在以往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老師往往是在課堂上占據(jù)主體地位,滿堂灌,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感受,也沒有了解到學生的實際情況。老師需要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多與學生互動交流,了解學生的實際需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多發(fā)表意見和建議,這樣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從中獲益,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發(fā)揮學生特長,提高教學效率。老師需要讓每個學生都成為閱讀的主體,對學生加以引導和教育,遇到不懂的生詞,老師可以給學生解釋,但是最主要的還是鼓勵學生自主閱讀學習,自主發(fā)揮來解決問題。這樣是對學生負責,讓學生從小就樹立起自主學習的信念,為以后的閱讀學習打好基礎,使其能夠閱讀經(jīng)典,提高自身文學素養(yǎng),在語言表達和寫作方面都能夠學有所獲,獲取知識。
老師在教授小學語文閱讀知識的時候,可以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這一輔助教學工具,利用多媒體技術來增加課堂教學容量。老師可以將一些小學語文閱讀知識,通過多媒體技術當中的圖片和視頻的形式,將這些閱讀內(nèi)容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從中獲得視覺的快感,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這也是一種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方法。老師需要合理地使用多媒體技術這一輔助工具,增加課堂內(nèi)容的容量和新鮮感,讓學生感受到語文閱讀學習的魅力。例如,在講解《火燒云》這篇文章的時候,課文是通過云的形態(tài)和變化來解釋天氣的變化,老師可以將云的形態(tài)和變化的過程通過多媒體技術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能夠有更加直觀的感受,能夠感受到云的變化和天氣之間的關系。同時,老師可以讓學生從網(wǎng)上來尋找相應的材料,將課堂學習從課內(nèi)延伸到課外,這樣便于學生擴大視野,提高其語文閱讀的能力。
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時候,老師需要和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營造一種寬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課堂上就能夠進行閱讀學習和訓練,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有所收獲,這樣學生也愿意進行閱讀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另外,老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需要相互交流與合作,共同協(xié)商和探討學習中的問題,讓學生之間能夠形成自由討論問題的風氣,通過自主閱讀將閱讀量擴大,同時能夠讓他們在相互交流當中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提高學生閱讀的興趣,讓學生能夠學有所獲。
總之,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來說,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就需要老師平時多與學生進行交流協(xié)作,了解學生的實際需要,鼓勵學生進行自主閱讀,老師從旁進行指引,這樣才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以后在語言表達和寫作方面都能有很大的成績。